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影響面板、關節、腎臟等多個器官。從根本上講,小兒系統性紅斑 狼瘡,與成人系統性紅斑狼瘡是相同的疾病,但是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預後較成人差,並且治療應考慮藥物的副作用,尤其是對小兒生長髮育的影響。
- 患病情況如何?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患病率尚不清楚,15 歲以前兒童發病率為 0.53~0.6/10 萬。本病患兒中女性、男性比例為 8∶1。本病可發生與任何年齡的兒童,但更常見於 5 歲以上者,並在 10 歲以後的人群中患病率越來越高。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呢?本病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但懷疑與遺傳、激素、免疫因素有關。本病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女性、外界環境中紫外線、感染、藥物等刺激。
- 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有什麼症狀?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最常見的初始症狀,表現為逐漸發生的發熱、體重下降。此外還可以伴發多個器官的症狀,如皮疹、口腔潰瘍、脫髮、乏力、面色蒼白、血尿等。
- 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如何治療?本病的治療以羥氯喹和糖皮質激素結合為主,根據病情輕重,可相應增加藥物劑量。治療的關鍵點和目標在於,確保患兒長期生存率、儘量改善藥物毒性、改善生存質量,並且對患兒和家屬進行指導。治療難點在於疾病影響多個器官,常常需要多學科根據疾病嚴重程度,來進行個體化治療。
- 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有什麼危害?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急、進展快,開始時即可表現多個器官受累,如果不積極治療,病情惡化快,可因感染、腎功能衰竭、肺出血、腦出血、心肌梗死等死亡。
- 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若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大大改善患兒的生存質量,患兒恢復情況較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發熱:表現為孩子體溫升高,可有面容潮紅;
- 體重下降;
- 皮疹:尤其是面部出現“蝶形”的紅斑;
- 貧血:覺得乏力和感覺筋疲力盡,可有面色蒼白;
- 血尿;表現為尿液變紅色,或者洗肉水樣;
- 心悸:心慌、自己能察覺到心跳得很厲害,心跳時胸前區悶悶的,脹脹的;
- 肌痛;
- 脫髮;
- 腹瀉。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劇烈胸痛:胸前劇烈的疼痛,胸部脹脹的,悶悶的,不舒服,孩子可因疼痛而哭喊。
- 呼吸困難:表現為張口呼吸,鼻翼隨著呼吸用力煽動;躺著喘過不氣,要坐起來才能好一些;伴有呼吸加深,加快。
- 三凹徵:由於呼吸極度用力,導致吸氣時鎖骨上方、脖子正下方的凹陷處、肋骨的間隙出現非常明顯的凹陷。
建議就診科室
- 兒科
- 小兒風溼免疫科
- 小兒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
當醫生懷疑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時,根據病史、症狀、體徵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來進行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視診、觸診、叩診以及聽診:患者需要掀起上衣,充分暴露胸部,坐或躺在檢查床。醫生可通過視診、觸診、叩診以及聽診的情況,來觀察皮疹的情況,以及初步評估心、肺、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此項為無創檢查。
- 血常規:患者需要配合抽血進行檢查,醫生通過檢查來看白細胞情況,以及評估有無貧血、感染等。
- 尿常規及尿沉渣檢查:需要取樣患兒尿液,進行檢測。醫生通過檢查來分析可能出現的血尿、膿尿、細胞管型等。
- X 線檢查:患者需要根據醫生要求站好,擺出合適體位,不要佩戴項鍊、金屬扣等飾物,根據醫生要求,先深吸氣後屏氣。X 射線機處於工作狀態時,放射室門上的警告指示燈會亮,此時候診者,一律在防護門外等候,不要在檢查室內等候拍片。患者沒有特別需要陪護的情況下,家屬不要進入檢查室內陪同,以減少不必要的輻射。醫生可以通過胸片明確肺臟受累程度。
- 生化全套:需要抽血檢測。醫生通過這項檢查,進一步評估肝臟、腎臟功能情況,來輔助診斷,並未治療提供依據。
- 心電圖檢查:檢查時患者需要平躺,充分暴露胸部。此項為無創檢查,醫生通過這項檢查來看心跳的速度、節律,觀察有無心肌梗死。
- 抗核抗體檢查:需要進行免疫熒光學檢查。抗核抗體陽性有著重要意義,抗雙鏈脫氧核糖酸抗體與疾病活動程度密切相關。醫生通過這項檢查,結合以上檢查結果,排除其他疾病後,可基本確診。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發現有這些症狀的?
- 家裡父母或兄弟姐妹有這樣的症狀嗎?
- 孩子有沒有喘不上氣?
- 孩子有沒有慢性肺病?
- 孩子最近有沒有感冒?
- 孩子最近有沒有服用什麼藥物嗎?
- 孩子最近有沒有長時間日晒?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症狀?
- 還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出現嗎?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什麼治療方法最有效?
- 這些症狀會一直影響孩子的生活嗎?
- 平時還需要注意什麼?
日常主要是要積極配合治療,另外從飲食、運動等方面給孩子提供營養支援,防止再次感染。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後:術後 1~2 天禁食,胃腸功能恢復後,可食用流食,如藕粉、雞蛋湯等。術後 1 周左右可食用半流食或軟飯,如稀飯、麵條、餛飩等。出院後多吃有營養、易消化的食品,如瘦肉、魚、雞蛋、水果和時令蔬菜等。術後應臥床休息家屬可 1 天多次按摩患者下肢,防止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隨著患者身體的恢復,逐漸增加活動,如由臥床到下地慢步行走,再到正常行走。
- 用藥期間注意事項:對患兒多鼓勵、安撫,使其精神愉快,積極配合治療。服用羥氯喹應在每 4~6 個月做全面眼科檢查。避免暴晒,可以塗抹防晒產品、使用防晒衣等物品和帽子等,避免誘發病情加重。避免服用誘發狼瘡的藥物,如普魯卡因醯胺、對氨基水楊酸、青黴素等。
- 飲食:用藥治療期間,吃有營養、易消化的食品,如瘦肉、魚、雞蛋、水果和時令蔬菜等。
- 運動:治療期間適宜,減少帶著孩子到人多的地方戶外活動,如散步、購物等,以儘可能避免孩子細菌、病毒感染的可能。症狀緩解後,應逐步恢復日常活動或學習,避免過於勞累。
- 其他:注意天氣變化,適時新增衣物,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咽炎等發生。
本病的治療以羥氯喹和糖皮質激素結合為主,力爭短期內抑制症狀進展,恢復臟器功能,消除感染等其他誘因,綜合多學科來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藥物治療
大多數患者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
- 糖皮質激素:是治療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主要藥物和首選藥物,如潑尼鬆。能夠迅速地控制一般症狀,短期內抑制自身免疫反應。長期用藥應注意其副作用,如嚴重細菌感染、骨質疏鬆、高血壓、生長髮育停滯、消化道出血等。應用糖皮質激素時加用維生素 D 和鈣劑,預防出現繼發性骨質疏鬆。
- 羥氯喹:對控制皮損、關節肌肉疼痛等有較好的療效。在於糖皮質激素同時使用時,可減少激素用量。副作用為可沉積於視網膜,嚴重可引起失明。
- 免疫抑制劑:常用環磷醯胺、甲氨蝶呤。這類藥物作用效果不如糖皮質激素迅速,因此不作為首選藥物或單一使用。這類藥物可抑制機體免疫系統,並且抑制作用持久,對狼瘡引起的腎損害、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和肺損害有較好的效果,可作為長期維持治療使用。
- 丙種球蛋白: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也有一定治療效果。主要用於重症患者,或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無效的患者。
- 靶向生物製劑:如抗 CD20 單抗、抗 CD22 單抗、抗 CD40 配體單抗等。其中抗 CD20 單抗與環磷醯胺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靶向生物製劑的興起,可能使治療更加的高效、低毒副作用、作用更持久。
手術治療
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效果肯定,但是存在一定風險和復發的可能,造血幹細胞移植不作為常規治療方案,對於部分難治性的患者,可以作為一種治療選擇。
其他治療方法
- 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對於肺部重度炎性改變,誘發呼吸衰竭的患者,應及時進行治療,常用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
- 機械通氣:對於疑似呼吸衰竭的患兒,應及時機械通氣。在呼吸機的幫助下,控制及改善患兒的呼吸功能。如果呼吸道分泌物過多,可用吸引器械,吸出痰液,避免阻塞呼吸道。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本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當疾病持續進展,患兒免疫防禦系統會進一步損傷肺組織,嚴重影響肺功能,引起肺出血,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引起死亡;還可損傷多個臟器,引起多部位臟器功能受損,如:心肌梗死、腦出血、腎功能衰竭、關節腫痛等,嚴重影響患兒身體健康。
- 經過正規治療後,有效的治療方案能夠及時控制自身免疫反應,恢復臟器功能,改善患者症狀,消除誘因,患者可恢復良好,還可以改善生長情況。
本病病因目前還不清楚,可能與遺傳、激素、免疫等因素有關。
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遺傳因素:由於基因發生了一系列“故障”,如基因突變,影響了機體的免疫系統,在外界環境刺激下,免疫調節紊亂而發病。
- 激素因素:如雌激素、孕酮、催乳素。可能是因為這些激素影響了機體,使機體的免疫應答出現了異常。
- 免疫因素:許多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患兒有免疫缺陷,但具體的病因還不清楚。
哪些人容易患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
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多見女性兒童。此外,外界環境的刺激都會增加患病風險,如日晒、感染、藥物等。
- 感染:細菌、病毒的感染,可引起機體免疫系統的“防禦”,使原本異常的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導致發病。
- 日晒:尤其是紫外線強的地方日晒,如海灘日光浴或游泳,可引起機體免疫異常,導致發病。
- 藥物:如抗菌藥物青黴素,或者抗結核藥物異煙肼,可引起免疫異常,導致發病。
- 女性: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多見於女性兒童,可能於激素有關。
- 家族史:近親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則孩子患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風險高,可能與遺傳有關。
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最常見的初始症狀,表現為逐漸發生的發熱、體重下降。一些患兒首次發病,就可以影響多個器官,如出現皮疹、心悸、口腔潰瘍、脫髮、貧血、血尿、肌痛等。急性起病的患兒可有呼吸困難、劇烈腹痛、腹瀉、胸痛等。
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常見症狀有哪些?
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常見症狀包括:
- 發熱:通常為是最早的症狀,可表現為面色潮紅、體溫升高。
- 體重下降。
- 皮疹:為鮮紅色紅斑,常位於面頰,可呈“蝶形”。隨著疾病進展,紅斑可在全身多個部位發生。
- 貧血:覺得乏力和感覺筋疲力盡,可有面色蒼白。
- 血尿:尿液顏色呈紅色或洗肉水樣。
- 心悸:心慌、自己能察覺到心跳得很厲害,心跳時胸前區悶悶的,脹脹的。
- 肌痛:表現為肌肉痠痛。
- 脫髮。
- 呼吸困難:表現為張口大口呼吸,鼻翼隨著呼吸用力煽動,躺著喘過不氣,要坐起來才能好一些,伴有呼吸加深,加快。
- 腹瀉:大便次數增加,可至 5~10 次一天,糞便不成形或稀水樣,糞便量多。
- 胸痛:胸前劇烈的疼痛,胸部脹脹的,悶悶的,不舒服,咳嗽時疼痛可加劇。
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感染
- 肺出血
- 心肌梗死
- 腦出血
- 腎衰竭
本病的預防主要是消除誘因,如避免暴晒、預防感染、避免服用誘發本病的藥物等。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避免暴晒:孩子生活中注意防晒,塗抹防晒產品、使用防晒衣等物品和帽子,避免在海灘日光浴、游泳等。
- 預防感染:在平時注意時節和天氣變換,根據天氣冷暖,及時增減衣物,注意保暖。冬春季流感多發期注意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等。
- 避免服用誘發本病的藥物:如普魯卡因醯胺、對氨基水楊酸、保泰鬆、磺胺等藥物,以免誘發或者加重病情。
- 定期體檢:對於家屬或兄弟姐妹患病的孩子,應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體檢,評估生長髮育及臟器情況,及早發現異常。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