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硬腦膜下血腫: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小兒硬腦膜下血腫?是指血液聚集於蛛網膜和硬腦膜之間腔隙,多由外傷或凝血功能低下所致。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主要病因有新生兒產傷、外傷和凝血功能低下。主要危險因素有早產或難產、各種意外性腦外傷等。
  • 小兒硬腦膜下血腫是如何分期的?按照症狀的出現時間分期,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以及慢性期。
  • 小兒硬腦膜下血腫有什麼症狀?主要表現為昏迷、癲癇(口吐白沫、全身抽搐)發作、瞳孔不等大(雙眼瞳孔大小不一)及呼吸節律異常、煩躁哭鬧不止、身體抽搐、嘔吐等。
  • 小兒硬腦膜下血腫如何治療?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清除血腫和藥物降低顱內壓等。確定出血部位、清除血腫以及預防持續出血是治療的關鍵。治療難點在於降低對臨近腦組織的損傷。
  • 小兒硬腦膜下血腫有什麼危害?血腫過大可致相鄰腦組織受壓,可導致呼吸抑制、抽搐,甚至危及患兒生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精神虛弱,嗜睡,表現為長時間睡覺不醒;
  • 煩躁、哭鬧、容易激怒;
  • 意識障礙,如昏迷等;
  • 小兒前囟張力增高,膨隆(頭顱前邊增厚突出)。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昏迷;
  • 瞳孔不等大:兩側瞳孔大小不一;
  • 短促呼吸、呼吸減慢像嘆氣樣;
  • 一側身體感覺喪失,大小便無法控制等;
  • 全身抽搐、口吐白沫。

建議就診科室

  • 小兒急診外科
  • 小兒神經外科
  • 小兒重症醫學科
  • 小兒康復醫學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硬腦膜下血腫?

當醫生懷疑是硬膜下血腫時,常要結合外傷史、實驗室檢查及相應影像學表現即可確診此病。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作用是觀察受傷部位、有無開放性損傷等,以及通過神經查體,綜合判斷本病病情,以及為下一步檢查和治療提供依據。
  • 血常規檢查:目的是檢查相應血細胞數目是否有所變化,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出血過多者可有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數量減少。
  • 凝血因子檢查:目的是為尋找本病病因,本病可見凝血因子缺失或降低。
  • 頭顱 CT 檢查:懷疑此病首選檢查手段,目的是快速診斷血腫位置、大小,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案選擇提供依據。
  • 磁共振:可觀察是否為持續出血,為血腫臨床分期、治療治療提供依據,還能與其他疾病進行鑑別診斷,適用於慢性出血者。由於本檢查時間長,故不建議首選。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頭部哪裡受傷了?怎麼受的傷?
  • 都有什麼症狀?
  • 出現症狀有多久了?
  • 曾到別的醫院就診了嗎?他們都做了什麼檢查和治療?
  • 來之前用過什麼藥?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病情嚴重嗎?
  • 如何治療?
  • 治療效果如何?
  • 能否完全治癒?
  • 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 出院以後需要注意什麼?飲食、生活應該注意什麼?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對於出院後需要繼續用藥者,必須按醫囑定時定量服藥,不能隨意增減藥量及種類。對於需自行購買藥物者的患兒,家長不能購買醫囑以外的藥物,勿信“偏方”。需要觀察患兒用藥後的情況,如只出現輕微噁心、胃區不適等症狀時,家長應該給予安慰、解釋(如:這是藥物的副作用)。若出現劇烈嘔吐、視物模糊、頭痛難忍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 術後注意事項:
    • 做好傷口的保護消毒工作,保持傷口周圍紗布乾燥,避免接觸病菌較多物品。
    • 如有引流管,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觀察引流液有無異常,如出現血性液體增多、引流管堵塞等,及時告知醫生,切勿自行處理。
    • 及時翻身、擦拭身體等避免褥瘡產生;遵醫囑行下肢按摩,防止靜脈血栓形成。
  • 複查:一般出院後 1 月後到院複查,後可每 3 個月複查 1 次。主要檢查專案有血常規、CT 檢查,目的是觀察血腫是否徹底清除和是否還有炎症存在。
  • 飲食:
    • 若為手術患者,神志比較清醒的患者術後第 1 天可以飲食,但是最好吃流食如稀飯、牛奶等液體較多的食物;第 3 天可以使用一些半流質的食物如:八寶粥等;術後 1 周可以正常飲食。
    • 若為保守治療未手術者,可以食用營養豐富的食物,如肉、蛋、奶類,還有青菜的補充。
  • 運動: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需要臥床休息,遵醫囑在意識清醒情況下,可以下床活動,輕微的走動即可,絕對禁止大幅度的運動(如跑步,跳繩等)。
    • 若為保守治療者,運動也不能劇烈,防止摔倒,避免症狀加重,血腫增大等。
  • 其他:積極做好個人的衛生防護,保持個人衛生健康。如果出現頭痛、頭暈、肢體不穩等症狀,還需要進行康復訓練,家屬可幫其按摩肢體每天 30 分鐘、早晚熱水泡腳 15 分鐘,如有必要有條件建議去康復科或鍼灸科進行鍼灸理療。

明確診斷後應立即手術治療,目的清除血腫緩解症狀。手術後給予藥物支援治療。

藥物治療

  • 補液支援用藥:目的是維持體液酸鹼平衡和補充迴圈血容量。常用藥物如氯化鈉注射液、氯化鉀、葡萄糖等。
  • 降顱內壓藥物:目的是降低顱內壓,保護大腦,緩解臨床症狀。常用藥物如甘露醇。
  • 止血,防止血栓形成藥物:作用是止血,防止持續出血,防止血栓形成。常用藥物如氨甲環酸、氨甲苯酸、維生素 K、肝素、魚精蛋白等。
  • 糖皮質激素:目的是血腫快速吸收,減輕受壓腦組織的炎症反應,利於緩解症狀。常用藥物地塞米松、可的鬆等。

手術治療

硬腦膜下血腫清除術:目的是清除血腫、減輕對鄰近腦組織的壓迫,緩解臨床症狀。

其他治療方法

介入穿刺引流術:目的是穿刺引流血腫。但是不作為最優治療方法,雖然創傷小,但是硬腦膜下血腫常識凝固半凝固狀態,穿刺引流效果不佳。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硬腦膜下血腫也許會增大,壓迫周圍神經組織導致中樞神經症狀加重(如癲癇,意識障礙等),嚴重者可永久性癱瘓或者呼吸抑制死亡。
  • 經過正規治療後,一般治療效果都比較良好,相應的症狀會減輕或消失,完全恢復後並沒有任何不適,生活質量較高。

常見病因有顱腦外傷和凝血功能障礙。

小兒硬腦膜下血腫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產道對新生兒頭顱的壓迫所致腦損傷。
  • 小兒外傷:如異物砸傷等。
  • 凝血功能異常:如先天性維生素 K 缺乏、血友病。

哪些人容易患小兒硬腦膜下血腫?

  • 被異物砸傷、擊打頭顱者;
  • 新生兒產道損傷如:產道夾傷頭顱;
  • 早產兒;
  • 維生素 K 先天缺乏者;
  • 血友病患兒。

最常見症狀為意識障礙,還可能出現口吐白沫、全身抽搐、煩躁不安、嘔吐等症狀。

小兒硬腦膜下血腫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小兒硬腦膜下血腫的常見症狀包括

  • 意識障礙,表現為嗜睡(睡眠加深,能叫醒),甚至昏迷(意識完全喪失);
  • 口吐白沫、全身抽搐;
  • 瞳孔不等大:兩側瞳孔大小不一;
  • 呼吸像嘆氣、長吸氣後吐氣;
  • 煩躁不安,哭鬧不止;
  • 嘔吐。

小兒硬腦膜下血腫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腦疝
  • 腦皮質受損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注重圍生期工作,避免早產、難產、防止新生兒產道損傷。
  • 看護好小兒,避免接觸高處異物易墜落地如:工地、橋底等。
  • 儘量足月產,合理補充維生素 k,避免自發性出血。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