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統畸形: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消化系統畸形是小兒外科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該病在醫學專業領域中通常被稱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其範圍涉及食道至肛門的各個部位,與胚胎期器官、組織、神經發育異常停頓、終止有關,常見症狀有嘔吐、腹脹、排便異常。

  • 消化系統畸形的範圍涉及食道至肛門的各個部位,主要包括先天性膈疝、肛門閉鎖、食道閉鎖並支氣管瘻、肥厚性幽門狹窄、腸道狹窄或閉鎖等。
  • 發生於不同部位的畸形,發病率有所不同。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佔消化系統畸形的首位,發病率在 1∶1500~5000。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1]
  • 發生於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消化系統畸形,其病因也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主要由胚胎期某種原因導致的消化道、消化管發育障礙造成[2]
  • 主要特徵為反覆性持續性嘔吐、腹部膨脹、排便異常等消化道常見症狀。部分消化系統畸形可見明顯體徵,如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常在正常位置沒有肛門。
  • 目前,絕大部分消化系統畸形均能通過外科手術得以很好救治,預後良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改善預後、降低死亡率、減少併發症的關鍵。
  • 消化系統畸形嚴重威脅著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存質量。少部分表現呈危、急、重症,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而危及生命。
  • 隨著產前診斷技術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化道畸形在產前就得以診斷。所以孕期一定要重視產前診斷和 B 超檢查。手術治療效果及預後大多良好。

無論是產前懷疑消化系統畸形,還是出生後出現外科性嘔吐、腹脹等情況,家長均應前往兒科或兒童醫院就診,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高度警惕消化系統畸形的可能,及早就醫:

  • 產前診斷髮現:羊水增多、擴張的食管盲端、異常擴張的胃泡、十二指腸梗阻、異常擴張的腸管、腸管疝入胸腔(膈疝)。
  • 新生兒出現嘔吐、腹脹、排便異常。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

  • 呼吸困難。
  • 大量嘔吐,出現精神萎靡症狀。

建議就診科室

  • 小兒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消化系統畸形?

隨著產前診斷技術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消化道畸形在產前就得以診斷。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醫生診斷並不困難。為了明確診斷並瞭解病變位置和範圍,輔助檢查必不可少[1]。具體相關檢查如下:

  • 產前超聲檢查:多數可發現與腸梗阻有關的畸形或異常。孕期羊水增多或胃泡、十二指腸腸管影增大等,提示有上消化道梗阻,如十二指腸閉環或環狀胰腺。
  • 體格檢查:通常,無肛很容易發現,腹股溝觸及包塊可能是腹股溝斜疝嵌閉,這些都是診斷的重要依據。
  • 腹部 X 線檢查:觀察腸道氣體分佈。
  • 造影:對確定消化道梗阻的診斷很有必要。
  • 鋇灌腸:少量鋇灌腸,瞭解痙攣腸段的長度和排鋇功能。
  • 直腸測壓、活體組織檢查(活檢)等:能幫助醫生進一步掌握患者病情。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何時開始發病?
  • 有無進奶?
  • 排便情況怎樣?
  • 母親妊娠早期有無病毒感染?
  • 妊娠後期羊水是否存在過多的情況?
  • 主要有哪些症狀?
  • 各種症狀出現的次序是否清楚?

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需要做哪些檢查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治療?需不需要手術?
  • 需要治療多長時間?
  • 能治癒嗎?
  • 有併發症和後遺症嗎?
  • 治療期間應注意哪些事項?
  • 會不會遺傳?下一胎也可能出現消化系統畸形嗎?

消化系統畸形患兒,日常護理應注意消毒、保暖、注意觀察病情變化[4]。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消毒:親屬接觸患兒前應注意洗手消毒,術後不要觸碰患兒的傷口。保持室內通風。
  • 保暖:新生兒體溫中樞並未發育成熟,對外界溫度反應極為敏感,注意患兒保暖。
  • 注意觀察病情變化:細心觀察記錄患兒嘔吐的性質、排洩情況、腹脹程度等,以便於病情診斷評估。

如何治療?

病情危重的消化系統畸形新生兒,常伴有呼吸困難,體溫不升、休克等,應立即對症緊急處理,切勿因猶豫、等待檢查等延誤搶救。

  • 失水較多的脫水患兒,需儘快進行液體復甦。
  • 預防性使用抗菌素,減少損傷或擴張腸曲的細菌移位。
  • 手術治療:根據病因不同會有所變化。

隨著微創外科的發展,目前已能在胸、腹腔鏡下完成先天性食管閉鎖、膈疝、十二指腸梗阻、膽總管囊腫、食管裂孔疝、先天性肛門閉鎖、先天性巨結腸等手術。腹腔鏡手術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手術創傷,術後恢復快,手術瘢痕不明顯,其良好的效果可降低患者成年後的心理障礙。

疾病發展和轉歸

目前,絕大部分消化系統畸形均能通過外科手術得以很好救治,預後良好。

發生於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消化系統畸形,病因也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主要由胚胎期某種原因導致消化道、消化管發育障礙造成。

消化系統畸形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胚胎時期腸道再度管腔化階段發育障礙。
  • 胚胎時期腸旋轉異常或終止。
  • 病變腸神經細胞缺如。

消化系統畸形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 消化系統畸形與母孕期感染、服感冒藥、不良妊娠史、吸菸,家族病史相關[3]
  • 母親孕早期病毒感染。
  • 服用含偽麻黃鹼、苯丙胺等血管收縮成分等的感冒藥。
  • 自然流產、死胎等不良妊娠史。
  • 早產、低體重。
  • 吸菸。

消化系統畸形主要表現為嘔吐、腹部膨脹、排便異常等消化道常見症狀。

消化系統畸形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嘔吐:餵奶後嘔吐,可能逐漸加重且變得頻繁。嘔吐物含有哺餵的水、奶,或含有膽汁與糞汁。可造成患兒消瘦、脫水、電解質紊亂。
  • 腹脹:表現為上腹部或全腹部明顯隆起膨脹,嘔吐後部分可回縮。
  • 排便異常:不排糞便或僅排出少量白色黏液、油灰樣物、灰綠色便,也可出現血便。
  • 呼吸困難:吸氣時張口、點頭、胸廓凹陷、呻吟,口脣紫紺,嚴重者膚色青灰或蒼白。出生後幾分鐘至數天內進行性呼吸困難。

消化系統畸形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隨著疾病進展,可能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腸梗阻,小腸結腸炎等。部分併發症十分凶險,可引起患者呼吸窘迫、中毒等,危及生命[1]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腸梗阻;
  • 小腸結腸炎;
  • 腸穿孔;
  • 腹膜炎。

隨著產前診斷技術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消化道畸形在產前就得以診斷。消化系統畸形與母孕期感染、服感冒藥、不良妊娠史、吸菸、家族病史等相關。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避免母孕期病毒感染。
  • 母孕期避免服用含偽麻黃鹼、苯丙胺等血管收縮成分的感冒藥。
  • 母孕期不要接觸香菸。
  • 定期做產前檢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