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水腫: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水腫(edema)是指人體組織間隙有過多的液體積聚使組織腫脹。外周性水腫優先發生於重力依賴區,因此對於能走動的患者主要出現在下肢,而臥床患者主要出現在骶骨部位。全身性水腫由以下 1 種或多種因素引起: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升高、毛細血管膠體滲透壓下降和/或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發生水腫時必然存在腎臟水鈉瀦留。

小腿水腫常常是全身水腫的區域性表現,也可以是單一肢體靜脈迴流或淋巴迴流障礙的表現。可分為凹陷性和非凹陷性水腫。

  • 引起小腿水腫的原因很多,可分為心源性、腎源性、肝源性、營養不良性水腫等。有些藥物也可引起小腿水腫。此外,水腫還與女性月經期及妊娠期有關。
  • 出現無法解釋的急性發作性單側腿部水腫時,應考慮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患者出現非凹陷性水腫時,應考慮淋巴水腫或脛前黏液性水腫的可能性。
  • 由於小腿水腫的原因複雜,初診患者可以首先到腎內科進行相關檢查,判斷大致水腫原因後再轉診至相應專科診治。
  • 並非所有型別的水腫都需要治療。例如,月經期前或孕期發生的水腫通常不需要治療。小腿水腫的治療方法包括原發病治療、減少鹽的攝入、穿彈力襪及抬高腿部等。

  • 患者應注意不要長時間久坐,每 1~2 小時起身活動。並時常繃腳和勾腳,時常彎曲膝部。此外,還需多喝水,並避免飲酒。

何時就醫?

無論任何時候發現有小腿水腫,都要及時就醫以查明原因。

就診科室

  • 腎內科
  • 心內科
  • 外科
  • 肝病內科
  • 營養科

引起小腿水腫原因很多,初診患者可以首先到腎內科進行相關檢查,判斷大致水腫原因後再轉診至相應專科診治。

就醫前準備

為了幫助醫生明確小腿水腫的原因,患者在就醫前請準備好以下資訊:

  • 水腫出現時間、急緩、部位(開始部位及蔓延情況)、全身性或區域性性、是否對稱性、是否凹陷性,與體位變化及活動關係。
  • 有無心、腎、肝、內分泌及過敏性疾病病史及其相關症狀,如心悸、氣促、咳嗽、  瓤咳痰、咯血、頭暈、頭痛、失眠、腹脹、腹痛、食慾、體重及尿量變化等。  
  • 是否第一次出現此症狀,如果不是,是否曾經接受過診治(包括服用的藥物和接受的手術),家族中是否有成員有類似病史。
  • 近期及長期服用的藥物和保健品:包括感冒藥物、結核藥物、帕金森藥物和各類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等。

常用檢查

醫生通常採取以下方法來診斷小腿水腫並明確水腫的原因。

  • 病史:患者需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症狀以及使用的處方和非處方藥物等資訊。
  • 體格檢查:醫生通常會進行全身檢查明確為全身性水腫或單純小腿水腫,水腫為單側肢體還是雙側對稱性水腫。聽診心肺情況以及檢查腹部等來尋找可能引起水腫的誘因。
  • 實驗室檢查:醫生可能會進行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的化驗等常規檢查來判斷可能引起水腫的原因。尿常規化驗尿蛋白陽性常常提示腎源性水腫。
  • 影像學檢查:
    • 肝膽、腎臟彩超:可發現可疑的肝硬化或腎臟病變。
    • 胸片:可發現心臟擴大或肺充血徵象,提示可能存在心源性水腫。
    • 心臟彩超:評估心臟結構及心功能,鑑別是否為心源性水腫。
    • 下肢血管彩超:有助於判斷有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治療原則

根據病因,醫生可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治療水腫。治療可包括下述方法的一種或多種:

  • 治療導致水腫的軀體疾病。
  • 改變飲食以減少所攝入食物中的含鹽量。
  • 幫助身體清除多餘液體的藥物。
  • 稱為“彈力襪”的特殊襪子:這些襪子會緊貼踝部和腿部,可減輕腿部水腫。如果醫生或護士推薦您穿壓力襪,他們會告訴您該穿哪種型別和如何穿戴。
  • 抬高腿部:通過抬高腿部一次 30 分鐘、一日 3~4 次,某些患者可減輕腿部、踝部和足部的水腫。腿部需要被抬高到心臟水平以上。

並非所有型別的水腫都需要治療。例如,月經期前或孕期發生的水腫通常不需要治療。

常見原因

引起小腿水腫的原因很多,一些常見病因如下:

  • 心源性水腫(cardiac edema):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現。發生機制主要是有效迴圈血量減少,腎血流量減少,繼發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鈉水瀦留以及靜脈淤血,毛細血管濾過壓增高,組織液回吸收減少所致。前者決定水腫程度,後者決定水腫部位。水腫特點是首先出現於身體下垂部位(下垂部流體靜水壓較高)。行走活動後明顯,休息後減輕或消失;水腫為對稱性、凹陷性。
  • 腎源性水腫(renal edema):可見於各型腎炎和腎病。發生機制主要是由多種因素引起腎排洩水、鈉減少,導致鈉、水瀦留,細胞外液增多,毛細血管靜水壓升高,引起水腫。鈉、水瀦留是腎性水腫的基本機制。水腫特點是疾病早期晨間起床時有眼瞼與顏面水腫,以後發展為全身水腫。
  • 肝源性水腫(hepatic edema):失代償期肝硬化主要表現為腹水,也可首先出現踝部水腫,逐漸向上蔓延,而頭、面部及上肢常無水腫。門脈高壓症、低蛋白血癥、肝淋巴液迴流障礙、繼發醛固酮增多等因素是水腫與腹水形成的主要機制。肝硬化在臨床上主要有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兩方面表現。
  • 營養不良性水腫(nutritional edema):由於慢性消耗性疾病長期營養缺乏、蛋白丟失性胃腸病、重度燒傷等所致低蛋白血癥或維生素 B1 缺乏,可產生水腫。其特點是水腫發生前常有消瘦、體重減輕等表現。皮下脂肪減少所致組織鬆弛,組織壓降低,加重了水腫液的瀦留。水腫常從足部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
  • 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腫:
    • 黏液性水腫(myxedema):為非凹陷性水腫(是由於組織液含蛋白量較高之故),顏面及下肢較明顯;
    • 經前期緊張綜合徵:特點為月經前 7~14 天出現眼瞼、踝部及手部輕度水腫,可伴乳房脹痛及盆腔沉重感,月經後水腫逐漸消退;
    • 藥物性水腫(pharmaco edema):可見於糖皮質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島素、蘿芙木製劑、甘草製劑等療程中;
    • 特發性水腫(idiopathic edema):多見於婦女,主要表現在身體下垂部分,原因未明,被認為是內分泌功能失調與直立體位的反應異常所致,立臥位水試驗有助於診斷;
    • 其他:可見於妊娠中毒症、硬皮病、血清病、間腦綜合徵、血管神經性水腫及老年性水腫等。

發生機制

在正常人體中,血管內液體不斷地從毛細血管小動脈端濾出至組織間隙成為組織液,另一方面組織液又不斷從毛細血管小靜脈端回吸收入血管中,兩者經常保持動態平衡,因而組織間隙無過多液體積聚。保持這種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 毛細血管內靜水壓;
  • 血漿膠體滲透壓;
  • 組織間隙機械壓力(組織壓);
  • 組織液的膠體滲透壓。
  • 當維持體液平衡的因素髮生障礙出現組織間液的生成大於回吸收時,則可產生水腫。

小腿水腫的發生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鈉與水的瀦留,如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 毛細血管濾過壓升高,如右心衰竭等;
  • 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腎炎等;
  • 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如血清清蛋白減少;
  • 淋巴迴流受阻,如絲蟲病等。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小腿水腫:

  • 腿部靜脈的問題:正常情況下,靜脈會將血液從身體其餘部分運送回心臟。但如果靜脈瓣功能失常,靜脈則無法將足量的血液泵迴心髒。這可造成小腿水腫。
  • 血凝塊:血凝塊阻塞腿部靜脈的患者可出現足部或踝部的水腫。
  • 懷孕:懷孕女性可發生手部、足部或面部的水腫。
  • 月經期:月經期前,女性可出現不同身體部位的水腫。
  • 藥物:水腫可以是某些藥物的一個副作用,如治療糖尿病、高血壓或疼痛的藥物。
  • 腎臟問題:有某些腎臟問題的患者可發生小腿或眼周水腫。
  •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種使心臟無法正常泵血的疾病。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現腿部、腹部或肺部的水腫。
  • 肝臟問題:有某些肝臟問題的患者可發生腹部或小腿水腫。
  • 旅行:旅行時久坐的人群可發生小腿水腫。

臨床表現

小腿水腫常常是全身水腫的區域性表現,也可以是單一肢體靜脈迴流或淋巴迴流障礙的表現。可分為凹陷性和非凹陷性水腫。 一般通過在水腫區域施壓至少 5 秒後出現凹陷來檢測外周水腫。凹陷表明壓力使過多的組織間隙液發生移動。

出現無法解釋的急性發作性單側腿部水腫時,應考慮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患者出現非凹陷性水腫時,應考慮淋巴水腫或脛前黏液性水腫的可能性。

伴隨症狀

不同原因的小腿水腫會伴有相應的其他臨床症狀:

  • 水腫伴肝大者可為心源性、肝源性與營養不良性,而同時有頸靜脈怒張者則為心源性。
  • 水腫伴重度蛋白尿,則常為腎源性,而輕度蛋白尿也可見於心源性。   
  • 水腫伴呼吸困難與發紺者常提示由於心臟病、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徵等所致。    
  • 水腫與月經週期有明顯關係者可見於經前期緊張綜合徵。    
  • 水腫伴消瘦、體重減輕者,可見於營養不良。
  • 不要長時間久坐,注意每 1~2 小時起身活動。
  • 時常繃腳和勾腳,時常彎曲膝部。
  • 多喝水,並避免飲酒。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