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損傷: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疾病定義:血管損傷是指血管受到各種型別的傷害後,完整性遭到破壞,受傷部位血液流動狀態被迫發生改變。
  • 流行病學:血管分佈在全身各處,不同部位的血管損傷發病率各不相同。整體而言,血管損傷佔全身所有損傷的 0.9% 到 4%。四肢的血管損傷比頸部、胸部、腹部更常見。發生在下肢、上肢的血管損傷各佔 57%、34%,動脈比起靜脈更為常見。胸腔腹腔臟器大血管的損傷較為危險,處理不當的話,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醫療操作(醫源性)造成的血管損傷佔 10 到 15%。
  • 最主要的病因/危險因素:刀割等銳性損傷,跌倒撞擊、磕到桌角等鈍性損傷、打針等醫療操作造成的醫源性損傷。本病無危險因素。
  • 分型分期: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比如按照損傷的血管型別,可以分為靜脈損傷、動脈損傷。
  • 主要症狀:出血、區域性缺血、紅腫隆起、感到疼痛、昏迷。
  • 主要治療方法&治療關鍵點&治療難點:急救止血,預防感染,手術縫合受傷血管。
  • 疾病的主要危害:失血過多,造成昏迷休克,危及生命。
  • 其他:本病無其他。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少量流血。
  • 傷口、創面不乾淨。
  • 區域性血腫、發熱。
  • 淤青。
  • 胸部腹部疼痛。
  • 遭受外力撞擊,沒有明顯傷口,但頭暈、感覺不舒服。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大量出血
  • 昏迷休克
  • 意識不清

建議就診科室

  • 急診科
  • 血管外科
  • 普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血管損傷?

當醫生懷疑是血管損傷,首先會關注患者的表現與症狀,進行多普勒檢查、CT、血管造影等。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多普勒檢查(超聲波檢查):幫助醫生判斷有活力的內臟和血液的狀態。血流流動的不同狀態,對應不同波長的聲音,儀器能探測到這些變化。多普勒檢查是不會另外形成創口的,也不會製造額外的痛苦,費用較低,容易被病人接受。我們常說的“彩超”,也是超聲波檢查的一種,可以理解為更高階、精準的多普勒檢查,醫生可以從影象上判斷血管的完整性,以及血管是否變狹窄,是否有血栓形成。
  • CT:掃描呈現出血管的形狀,判斷是否發生血管損傷。
  • 血管造影:造影劑幫助顯示出血管的輪廓,醫生檢查血管是否破裂的手段。但是血管造影是需要預先進行插管穿刺,是造成新的創口。病人位表現出明顯的缺血癥狀,沒有創口檢查過血管,醫生仍然懷疑有血管損傷,會採用血管造影。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受傷多久了?
  • 有沒有發熱、腫脹、疼痛?
  • 有沒有經歷過強烈的撞擊、擠壓?
  • 身體有沒有出現瘀斑、青紫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需要吃藥嗎?
  • 一定要手術嗎?手術費用是多少?
  • 會有什麼後遺症嗎?
  • 多久能恢復?會影響運動功能嗎?能提腫物嗎?
  • 手術後需要康復治療嗎?

保持傷口整潔,受傷部位不要用力,避免劇烈運動。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身體表面的傷口不能過分潮溼,不要用手去摸,癒合時如果感到癢,不要撓。
  • 受傷的肢體不要用力,防止傷口崩開。
  • 恢復運動的時間要根據恢復情況,不要逞能,避免劇烈運動、提重物、用力甩。

血管損傷後,應該進行急救治療,越及時越好,首先是保證生命健康、穩定病情。對於比較嚴重的患者,有必要進行手術,保證患者能逐漸恢復。

藥物治療

  • 抗生素:血管損傷後,人體內環境直接暴露在外,感染率高達 5% 到 10%,因此,預防感染是十分重要的。清理創口的同時,慶大黴素、甲硝唑等混合生理鹽水沖洗,在手術的前後應用多種抗生素,都是防止微生物或其毒素進入血液的手段。
  • 注射破傷風疫苗:導致破傷風的細菌廣泛存在於泥土,對於傷口汙染嚴重,要特別預防破傷風。但是要謹防過敏,注射前要做皮試。
  • 肝素:肝素是一種能阻止血液凝固的藥物,用於不讓血管內,血栓形成。

手術治療

  • 血管修補吻合術:縫合斷開的血管,恢復血液流通。
  • 動脈結紮術:結紮非主幹動脈,減輕出血。
  • 靜脈移植術:把患者自己的靜脈取一段下來,替換掉嚴重受傷的動脈,維持重要、關鍵部位的血液迴圈。
  • 靜脈重建術:修復受傷的靜脈,保證血液正常回流到心臟。

其他治療方法

  • 急救治療:急救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把血止住,避免患者休克或者昏迷。止血的方法有很多,情況緊急時需要就地取材,儘早止血。如果四肢出血,可以將手指或者紗布、乾淨的衣服的按壓在傷口上。現場有止血帶時。也可以按照操作指南綁住受傷的肢體,但是,使用止血帶一定要記住開始時間。
  • 輸液避免血容量過低:如果患者出血較多,為防止休克,醫護人員可能會馬上給患者輸液。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出血量達到 30% 可能危及生命,內臟缺血時間過長可能衰竭甚至不可逆地壞死,血管損傷如發生在四肢,可能被迫截肢。假性動脈瘤一旦出現,幾乎不會自行緩解,腦部的假性動脈瘤破裂後會導致腦出血、中風、偏袒,後遺症嚴重。外傷性動靜脈瘻會導致心功能衰竭。
  • 經過正規治療,預後的好壞由血管損傷的型別、發生損傷的部位、持續損傷的時間長短、是否伴有內臟器官的損傷、創口的乾淨程度等多種因素決定,故而不能一概而論。假性動脈瘤手術後可以避免破裂出血。

血管損傷主要或常見病因包括鈍性損傷、銳性割傷。

血管損傷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根據力的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為直接損傷和間接損傷。直接損傷,包括刀、斧頭、碎玻璃、碎鏡子割傷、子彈穿透等銳性損傷,以及磕到、跌倒、扭傷、骨折後石膏固定、壓迫止血等鈍性損傷。間接損傷,比如大面積創傷後,血管持續強烈收縮、血管由於受牽拉過強烈而撕裂損傷、血管衝擊震盪傷。
  • 根據損傷後血管的狀態,血管可能完全斷開,如車禍導致肢體缺失;仍有部分連線,如手術誤切;或者血管挫傷,如扭傷。
  • 醫源性損傷。由於醫療操作,如抽血、輸液時針頭扎進血管。

哪些人容易患血管損傷?

本病無危險因素。

出血是血管損傷最早出現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血腫、缺血、昏迷休克等症狀。

血管損傷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血管損傷的常見症狀包括

  • 出血:出血量的多少與受傷大小、部位、血管性質、機體凝血功能好壞有關。動脈內血液壓力大,大動脈血管突然破裂,血液可能噴射出來。靜脈內血液壓力較小,血液較暗,大多是湧出血管。血液可能流出體外,也可能積聚在體內,如胸腔、腹腔,內出血時,可能覺得腹痛、面板蒼白、口渴,但身體表面無明顯變化。
  • 血腫:流出血管的血液沒有流到體外,而是積聚在體內組織間隙,如流到縱膈,血腫會壓迫肺部引發呼吸困難、胸部疼痛,如流到腹膜後,會出現腹脹、腹痛、腰痠等症狀。
  • 失血性休克:迴圈血量短時間大量減少,加上創傷時疼痛、煩躁不安等加重休克的因素,失血性休克主要表現為臉色蒼白、手腳溫度降低、出汗、呼吸加快短促、尿量減少。
  • 缺血癥狀:四肢發冷、口脣、指甲、以及面板黏膜變得青紫色(也就是發紺)、損傷部位疼痛、活動障礙。
  • 引起神經損傷,觸控時不再有感覺或感覺微弱。
  • 器官供血不足,引起相應症狀。如腦血管破裂,會出現頭昏,噁心,想吐等症狀。

血管損傷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血管損傷的進展過程,可能導致血栓形成、感染、水腫、假性動脈瘤和外傷性動靜脈瘻形成。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血栓形成
  • 水腫
  • 假性動脈瘤
  • 外傷性動靜脈瘻

血管損傷無預防方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