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淺靜脈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靜脈是引導血液流回心臟的血管,管壁較薄,管腔易於擴張,容量大,平時可容納全身 60%~70%的血液。淺靜脈又叫皮下靜脈,系位於皮下組織內靜脈的總稱。是中、小靜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收集面板、粘膜淺層血液,匯入深層大靜脈,回輸血液。血栓是指體內血管區域性出現自發的凝集反應,其形成的血栓可堵塞血管。常發生在高凝狀態及血管內壁受損的情況下。

  • 什麼是血栓性淺靜脈炎?是指淺靜脈系統的急性非化膿性炎症,可以發生於身體的各個部位,通常多發於四肢,常伴有血栓形成。
  • 患者這種病的人多嗎?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該病的人群發病率為 3%~11%,發病有比較明顯的季節性,夏天發病率最高。
  • 病因是什麼?最常見的病因是血流緩慢淤積、血管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壁彈性降低、化學藥物刺激等。
  • 本病有什麼症狀?患者表現為病變的部位出現疼痛、結節。結節就像鐵鏈似的。區域性面板溫度升高,有明顯疼痛和按壓痛。少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和表現。
  • 怎麼治療?主要通過藥物和手術治療。
  • 有什麼危害?能治好嗎?主要危害為患處疼痛,面板顏色變深,嚴重的患者可能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血栓脫落很容易造成心、腦、肺部血管的栓塞。大多可治癒,嚴重者治療效果差。
  • 如何預防?患者日常應使用循序減壓彈力襪,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保持同一姿勢不動,臥床時輕度抬高腿腳,以防止靜脈血液淤積。防止創傷,預防感染,降低血液黏稠度,可多飲水,少吃高脂肪食物。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肢體某一區域部位,突然出現連續性的長條狀腫物,腫物看起來就好像鐵鏈一樣。
  • 觸碰腫物時有疼痛和按壓痛,一開始腫物比較軟,逐漸變硬,之後逐漸為棕色色素沉著,面板顏色加深。

建議就診科室

  • 血管外科
  • 普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

當醫生懷疑血栓性淺靜脈炎時,常通過血培養、多普勒超聲、靜脈造影和 CT 等檢查來確診。

常用的輔助檢查包括:

  • 雙向多普勒超聲:不僅能發現淺靜脈系統中的血栓的大小及位置,還可以瞭解血栓是否蔓延到深靜脈系統,精確判斷疾病的範圍。
  • 靜脈造影:可觀察血栓的位置,可排除性其他疾病。
  • CT 檢查:主要作為排除性診斷使用,檢視患者有沒有深靜脈和腔靜脈段血栓形成。
  • 血培養檢查:主要用於曾做過置管輸液的患者,其出現不明原因的敗血症,要接受血培養檢查。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哪些症狀?持續多長時間?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 症狀有無加重?什麼情況下症狀會加重或緩解?
  • 是否吸菸、喝酒?平時的免疫力如何?
  • 自身有無基礎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
  • 曾經做過靜脈置管輸液嗎?
  • 是否使用過相關藥物?具體都有哪些藥物?
  • 曾經都做過什麼手術?
  • 曾經做過哪些治療?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可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有什麼嚴重的併發症嗎?
  • 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案?我適合哪種?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需要手術嗎?
  • 治療需要多久?能痊癒嗎?會有後遺症嗎?
  • 還會復發嗎?
  • 治療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

血栓性淺靜脈炎的危險性很大,若血栓脫落的話很容易造成心、腦、肺部血管的栓塞,危及患者生命。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血栓性淺靜脈炎的護理,特別是運動後的護理。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急性期臥床休息:需絕對臥床 1~2 周,如果是下肢的話,需抬高患肢,使之高於心臟水平 20~30 釐米,避免膝下墊枕或調節病床單純抬高區域性,以免阻礙靜脈血液迴流。
  • 正確使用彈力襪:穿合適的彈力襪並保持各部壓力均勻,不要選擇壓力過大過於緊繃的彈力襪。且不要擅自停用。每日檢查面板有無破損及壓痛。
  • 飲食:保持低脂飲食。高血脂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 用藥注意事項: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吲哚美辛及阿司匹林進行治療,這些藥物有較嚴重的胃腸反應,宜飯後服用。
  • 密切觀察病情:注意體溫變化,觀察有無肢體腫脹、炎症、深部肌肉壓痛、面板顏色變紫、靜脈像蚯蚓樣突起等情況,如有異常應立即通知醫生;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肺栓塞症狀,如呼吸費力、胸痛、低血壓等,如有異常應立即報告醫生。
  • 恢復期患肢鍛鍊:功能鍛鍊不僅可以防止肌肉萎縮,而且使肢體的血流量增加,促使血管側支開放,保持肢體活動能力。但患肢鍛鍊不能操之過急,活動量要適當,以不引起肢體疼痛為標準。若發生在下肢的話,長期臥床者可在床上進行下肢活動,並作深呼吸及咳嗽動作,必要時護士會協助進行被動運動,以防深部靜脈血栓形成;手術後患者應早期下床活動,避免久坐久立。
  • 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增加下肢靜脈壓力,容易引起血栓脫落,必要時接受緩瀉劑治療,如酚酞。
  • 其他:戒菸,尼古丁可使靜脈收縮、減少靜脈迴流。

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

藥物治療

  • 輕型止痛藥:對於一般性血栓性淺靜脈炎僅表現為表淺的、區域性的、輕度觸痛的靜脈炎症反應,可口服輕型止痛藥緩解疼痛,常用藥物有塞來昔布、曲馬多。
  • 靜脈活性藥物:可改善靜脈功能,減輕水腫。常用藥物消脫止、地奧思明等。
  • 抗凝、抗栓治療:血栓性淺靜脈炎患者,血液容易凝固,形成栓子,需接受抗凝、抗栓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氯吡格雷、低分子量肝素。
  • 抗生素治療:當血栓性淺靜脈炎的發生與靜脈置管有關時,應立即拔除導管,進行細菌培養,並選用合適的抗生素。

手術治療

  • 曲張淺靜脈剝脫:如因靜脈曲張所致血栓性淺靜脈炎,且症狀持續存在,接受病變部位的曲張淺靜脈剝脫治療,能加快緩解症狀。
  • 大隱靜脈剝脫或隱股靜脈結合點結紮:特別是血栓累及範圍比原發部位更大,並蔓延到股部大隱靜脈時,應接受大隱靜脈剝脫或隱股靜脈結合點結紮。
  • 微創手術:如鐳射閉合、射頻閉合術、區域性硬化劑注射治療等。
  • 病變靜脈切除:醫生會膿毒性血栓性靜脈炎患者病變的靜脈段,切口完全敞開,等炎症消退後再進行縫合。或者以後做面板移植。

其他治療

抬高患肢、理療熱敷、使用循序減壓彈力襪。

疾病發展和轉歸

  • 經過規範化治療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好,但仍有復發的可能性。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對於下肢靜脈曲張後的血栓性淺靜脈炎患者,不切除該病變部位靜脈段的話,甚至可能蔓延到深靜脈,嚴重時,血栓脫落,發生肺梗死、心肌梗死、腦梗死等,會危害患者生命。

血流緩慢淤積、血管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壁彈性降低、化學藥物刺激是血栓性淺靜脈炎最常見的原因。

血栓性淺靜脈炎常見原因有哪些?

  • 血流緩慢淤積:肢體活動減少或不能正常活動,導致血流速度緩慢,凝血因子的濃度增高;長期臥床使部分血管壁持續受壓,導致血液迴流不暢,容易發生血栓性淺靜脈炎。長期保持同一姿勢,肌肉對靜脈血液的推趕擠壓作用減弱,血液迴圈會更加緩慢,容易導致血栓和炎症。
  • 血管壁損傷:機械損傷如長期反覆靜脈穿刺、放置導管等,都可導致血栓性淺靜脈炎。
  • 血液高凝狀態:手術外傷、燒傷、心肌梗死、輸血、腫瘤等可導致血液容易凝固,容易發生血栓性淺靜脈炎。
  • 血管壁彈性降低:如高齡、吸菸、糖尿病、肥胖、肢體水腫、心力衰竭等,也容易導致血栓性淺靜脈炎的發生。
  • 化學藥物刺激:靜脈內注射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如抗腫瘤藥物、碳酸氫鈉、甘露醇等。由於藥物刺激淺靜脈內膜,可導致血管內壁損傷、痙攣,並迅速發生血栓。

哪些人容易患血栓性淺靜脈炎?

  • 不能正常活動或長期臥床者:由於其肢體活動的減少或不能正常活動,導致血流速度緩慢,凝血因子的濃度增高。部分血管長時間受壓,導致血液迴流不順暢,容易患此病。
  • 免疫力低下者:如惡性腫瘤、血液疾病、低蛋白血癥等機體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其血管壁的修復能力差,對各類炎症刺激的抵抗力差,容易患此病。
  • 血液處於高凝狀態者:如:高齡、肥胖、吸菸、曾得過血栓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凝血酶缺乏症等的患者,均可使血液處於一種高度凝固狀態,容易患此病。
  • 高齡、吸菸、肥胖者、糖尿病、肢體水腫、心力衰竭等患者容易患此病。
  • 曾做過靜脈穿刺者:由於其靜脈穿刺和靜脈藥物輸注,可損傷靜脈的血管壁,容易造成靜脈血栓,形成血栓性淺靜脈炎。

本病最主要的症狀是面板顏色加深、變紅、溫度升高、疼痛。

血栓性淺靜脈炎常見症狀有哪些?

  • 患肢疼痛:患者早期可出現患肢面板變紅、溫度升高,碰觸會感覺疼痛,活動的時候疼痛加劇。
  • 膚色加深:隨著病變的消退,病變區域會留下棕色色素沉著,使面板顏色加深。
  • 胸腹壁疼痛:胸腹壁血栓性淺靜脈炎患者活動上肢時,會感到一側胸腹壁疼痛,受累的靜脈略顯紅腫、壓痛、血管變韌,可觸控到腫物,直徑大約 3~5 毫米,受累靜脈與面板輕度粘連。上臂外伸或高舉時,可以看到病變面板凹陷,形如淺溝,腫物更加明顯,像弓弦的形狀。

血栓性淺靜脈炎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 深靜脈血栓:是指在深靜脈管腔內,由於各種原因形成的血凝塊。往往會出現單側下肢腫脹、疼痛的表現。
  • 肺栓塞:少見,是栓子堵塞肺動脈或分支,引起肺部的血液迴圈障礙,發生肺出血或壞死。以呼吸費力、呼吸頻率加快、胸痛、暈厥、咳嗽、咯血等症狀為主,嚴重時危及患者生命。
  • 膿毒性靜脈炎可併發膿毒敗血症,嚴重時危及患者生命。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適當保暖:寒冷季節和在有空調的房間中適當保暖。寒冷可使血管收縮,血流量更加減少,症狀愈加嚴重。如必須外出,則需保證衣物暖和。如有需要,可以佩戴保暖護膝和護腿。
  • 防止創傷,及時治療:創傷不僅加重血管損傷和痙攣,而且使已處於缺血狀態的肢體抗感染力下降,造成傷口不易癒合。即使是通常不重視的黴菌感染,如足癬等,也會對患肢造成威脅,因此,一旦發生外傷或足部黴菌感染應及時治療。靜脈曲張也應積極治療,以防血栓向心端延伸或脫落,也可酌情使用肝素。
  • 降低血液黏稠度:血液流動速度緩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可引起血栓形成,使原已狹窄的動脈完全堵塞,可多飲水,並且避免大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如有必要,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