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本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主要通過母嬰垂直傳播的,一種潛伏期短、疾病進展快、死亡率高的疾病。
  • 患病情況如何?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母嬰傳播。即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母親,經過胎盤傳染、產道傳染、餵養傳染等方式,傳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給孩子。若未採取任何干預措施,母嬰傳播的概率為 15%~30%。而對於新生兒的艾滋病病毒感染,90% 是通過母嬰傳播。但及時對母親採取治療等措施,能有效減少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危險,部分發達國家的艾滋病母嬰傳播水平甚至降至 2% 以下。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呢?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新生兒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本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徑是母嬰傳播,常見的感染方式有產前宮內感染、分娩過程中感染、產後餵養感染。
  •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有什麼分期?本病臨床分期包括急性感染期(視窗期)、潛伏期(無症狀期)、晚期(艾滋病期)。
  •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有什麼症狀?新生兒出生時,可無明顯症狀和體徵,一般一年之後才發展為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出現一系列症狀。常見的症狀為生長遲緩、發育異常、畸形、口腔炎、貧血、血小板減少、肺部感染及慢性腹瀉等。
  •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如何治療?本病一般採用綜合治療,主要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療、控制機會性感染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本病治療的關鍵點和難點在於早期發現母親艾滋病毒感染,早期干預,儘可能地降低傳染給孩子的風險。對於已經出生的新生兒,應早期檢查、早期診斷,防止出現嚴重併發症。
  •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有什麼危害?本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當疾病進展到艾滋病期,容易導致多種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甚至引發腫瘤等多種嚴重併發症而死亡。大多數未經治療的患兒在 5 歲前死亡。
  • 艾滋病毒疫苗效果仍不明確,故阻斷母嬰傳播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手段。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生長遲緩;
  • 發育異常和各種畸形;
  • 口腔炎;
  • 貧血、血小板減少;
  • 肺部感染;
  • 慢性腹瀉。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呼吸困難:表現為張口呼吸,鼻翼隨著呼吸用力煽動;伴有呼吸加深,加快。
  • 三凹徵:由於呼吸極度用力,導致吸氣時鎖骨上方、脖子正下方的凹陷處、肋骨的間隙出現非常明顯的凹陷。

建議就診科室

  • 新生兒科
  • 帶有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綜合兒科
  • 小兒感染科

醫生如何診斷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當醫生懷疑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時,可以通過詢問患兒母親病史、視診、血常規、艾滋病毒抗體及抗原來確診,還要結合 CD4+/CD+T 細胞數、生化全套、X 線胸片等檢查,來評估患兒病情嚴重程度。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詢問病史:醫生主要詢問母親是否知道自己患病,孩子分娩的方式,餵養的方式等。若患兒母親知道自己患艾滋病,還會詢問其有沒有接受治療;若不知道,主要詢問母親有無輸血病史以及性伴侶的數量等。通過詢問母親,來初步評估患兒感染的風險。
  • 視診:需要家屬配合將患兒放於檢查椅或床上,安撫孩子配合檢查。醫生通過視診觀察孩子有沒有畸形以及營養狀況,以評估病情嚴重程度。
  • 母親艾滋病毒抗體檢查:對於艾滋病毒感染的孕婦,在產前需要抽血,來做艾滋病毒抗體檢查。醫生通過檢查,來判斷新生兒有無艾滋病毒感染風險。對產前未進行艾滋病毒抗體檢測的孕婦,需要在產時或產後立即進行補測。
  • 新生兒艾滋病毒抗體檢查:對於艾滋病毒感染的孕婦所生的新生兒,應當抽血進行艾滋病毒血清學檢測。醫生通過該項檢查,根據新生兒不同時間的艾滋病毒抗體檢測結果,證實或排除艾滋病毒感染。
  • 新生兒艾滋病毒抗原檢查:抽血進行艾滋病毒血清學檢測,檢測艾滋病毒 P24 抗原。艾滋病毒 P24 抗原在艾滋病毒感染後血液中最早出現,醫生通過這項檢查,可以早期診斷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 血常規:需要抽血,檢測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數量和百分比。醫生通過這項檢查,主要評估患兒疾病有無併發症,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尤其是看患兒有無細菌、病毒等感染。
  • CD4+/CD+8T 細胞數:為專項檢查,大多在三甲醫院做。醫生通過這項檢查,來確定患兒免疫抑制程度,以及疾病進展。其值較低,提示愈後不良。
  • 生化全套:需要抽血檢測。醫生通過該項檢查,來評估患兒的肝臟、腎臟的功能,評估患兒有無併發症。
  • X 線胸片:患者需要根據醫生要求站好,擺出合適體位,不要佩戴項鍊、金屬扣等飾物,根據醫生要求,先深吸氣後屏氣。若孩子年齡過小,家屬需要陪護,配合醫生指示,幫助患兒完成檢查。醫生可以通過胸片明確肺臟有無感染。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發現有這些症狀的?
  • 母親有這樣的症狀嗎?
  • 孩子餵養是母乳嗎?
  • 孩子有沒有氣促?
  • 孩子餵養困難嗎?
  • 孩子分娩時有無胎兒面板或黏膜破損或窒息?
  • 孩子體重最近有沒有增加?
  • 父母親有無吸毒?
  • 母親是否有艾滋病感染或攜帶艾滋病毒?
  • 母親懷孕生產過程是否順利?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症狀?
  • 還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出現嗎?
  • 我的孩子需要做哪些檢查?
  • 什麼治療方法最有效?
  • 治療需要持續多長時間,花多少錢?
  • 這些症狀會一直影響我的孩子的生活嗎?
  • 孩子結婚生子需要注意什麼?

日常主要注意治療時定期監測患兒的白細胞、艾滋病毒的抗體及抗原,來評價和預估治療效果。另外應在飲食上給孩子提供營養支援,運動時注意預防感染。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用藥注意事項:在治療時和治療後,家屬應該配合醫生,定期對新生兒進行監測。定期檢測 CD4+/CD+8T 細胞數,醫生通過這項檢查,來確定患兒用藥治療的效果。
  • 飲食:用藥治療期間,吃有營養、易消化的食品,如瘦肉、魚、雞蛋、水果和時令蔬菜等,若是嬰兒餵養困難,應靜脈給予營養,補充氨基酸和維生素等。
  • 運動:治療期間適宜,避免長期帶著嬰兒到人多的地方戶外活動,如散步、購物等,以儘可能避免孩子細菌、病毒及真菌感染。
  • 其他:注意天氣變化,適時新增衣物,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咽炎、肺炎等發生。

本病採取綜合治療措施,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療、控制機會性感染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

藥物治療

  • 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常用藥物有齊多夫定、拉米夫定。主要通過競爭抑制艾滋病毒 RNA 的反轉錄,阻止病毒雙鏈 DNA 合成,而達到抑制病毒複製的目的。
  • 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常用藥物有耐韋拉平、阿替韋定。主要通過抑制反轉錄酶,來抑制病毒複製。
  • 蛋白酶抑制劑:如利托那韋、奈非那韋。主要通過,抑制蛋白酶活性,導致病毒不能正常“組裝”,阻止病毒複製。
  • 甲氧苄啶-磺胺甲惡唑:是首選的預防卡氏肺孢子蟲肺炎的藥物。艾滋病毒感染母親所生的新生兒,應於 4~6 周接受甲氧苄啶-磺胺甲惡唑治療,以預防肺炎併發症的發生,以後若證實新生兒未感染艾滋病毒,則停用。
  • 氟康唑:嚴重的新生兒感染者接受氟康唑治療,可減少念珠菌及隱球菌感染的風險。對於已經發生口腔、食管及陰道黏膜念珠菌感染的新生兒,應該使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進行治療。
  • 更昔洛韋:所有感染或暴露於艾滋病毒的嬰兒,在出生後或出生早期應進行尿鉅細胞病毒培養,確定有無發生鉅細胞病毒感染。對於已經發生鉅細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兒,可口服更昔洛韋作為進行治療。
  • 抗生素:對於繼發細菌感染的患兒,可使用抗生素來殺滅細菌。具體可使用頭孢菌素類如頭孢曲松、頭孢噻肟等,限制級別的抗生素,如美羅培南、萬古黴素等。
  • 人血免疫球蛋白:主要用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於存在低丙種球蛋白血癥的艾滋病毒感染新生兒,可靜脈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以防發生嚴重細菌感染;對於反覆發生嚴重感染的艾滋病毒感染新生兒,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也可考慮使用人血免疫球蛋白。

疾病發展和轉歸

  • 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危害患兒的健康,當疾病由無症狀期進展到艾滋病期,患兒的免疫系統功能大大減弱,在普通的生活環境中,也容易導致多種細菌、真菌、病毒感染,甚至引起腫瘤等多種嚴重併發症而死亡。
  • 經過正規治療後,尚不能治癒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有效的聯合治療方案能夠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使死亡率急劇下降,還可以改善生長髮育情況,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病因主要是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新生兒感染該病毒的主要途徑是母嬰傳播,主要通過產前宮內感染、分娩過程中感染、產後餵養感染。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產前宮內感染:艾滋病毒來自母親血中,可直接感染絨毛膜細胞,或者通過胎膜缺損口進入胎兒迴圈,宮內傳播約佔母嬰傳播的 23%。
  • 分娩過程中感染:胎兒在分娩時,當接觸到感染母親的血液以及宮頸陰道分泌物,若其中含有人免疫缺陷病毒,則被感染。分娩過程中感染危險性最大,約佔母嬰傳播的 65%。
  • 產後餵養感染:主要通過母乳或混合餵養感染,混合餵養是用母乳和奶粉餵養,乳汁中含有艾滋病毒,可通過新生兒的口腔或胃腸道感染。產後餵養感染約佔 12%。產後餵養感染的危險性,在新生兒出生後的第 1 個月最高。混合餵養易引起嬰兒胃腸道損傷和炎症反應,使感染風險增加。

哪些新生兒容易患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有如下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 母親是艾滋病患者,產後母乳或混合餵養。
  • 母親是艾滋病患者,分娩時存在新生兒窒息。
  • 母親是艾滋病患者,分娩時胎兒面板或黏膜破損。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 母親是艾滋病患者。

本病最常見的症狀為生長遲緩。常見的症狀還有發育異常和各種畸形、口腔炎、貧血、血小板減少、肺部感染、持續發熱、慢性腹瀉等。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的常見症狀包括:

  • 生長遲緩:是最常見的症狀,具體表現為孩子營養不良和體重不增。
  • 發育異常和各種畸形:可出現小頭畸形、鼻樑塌陷、眼距增寬或方形前額。
  • 口腔炎:以反覆口腔假絲酵母菌感染最多見,表現為口腔出現白色黏膜或者奶塊樣物。
  • 貧血:面色蒼白,口脣及結膜色澤較淺。
  • 血小板減少:面板黏膜有出血點,按壓部位可看見瘀斑,有不明原因的大便帶血等。
  • 肺部感染:最常見的是卡氏肺孢子蟲肺炎,表現為咳嗽氣促,咳嗽的深度和頻率逐漸加重,呼吸困難。
  • 持續發熱:體溫一般 38 攝氏度左右,持續時間 24 小時以上,一般持續 1~2 周,嚴重者甚至 1 月以上。
  • 慢性腹瀉:大便次數增加,可至 5~10 次每天,糞便不成形或稀水樣,糞便量多。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當疾病進展到艾滋病期,容易導致多種細菌、真菌、病毒感染,甚至引起腫瘤等多種嚴重併發症而死亡。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肺結核
  • 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 剛地弓形蟲感染
  • 鉅細胞病毒感染
  • 皰疹病毒感染
  • 微小隱孢子蟲感染
  • 卡波西肉瘤

本病的預防主要是在胎兒期就早期識別、早期干預,降低病毒傳染給胎兒及嬰兒的危險;對於新生兒應從餵養方式、用藥等方面來預防。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產科干預:對於確診感染艾滋病毒孕婦,要給予相關知識指導,使其認識到感染的危害,強調妊娠、分娩和哺乳有將病毒傳染給胎兒及嬰兒的危險,建議終止妊娠。若同意終止妊娠,及早實施人工流產。若不同意終止妊娠,可給予產前諮詢,擇期剖宮產可明顯降低母嬰傳播率。除非有必要的產科指徵,否則應儘量避免陰道分娩或會陰側切術,以降低新生兒感染的可能。如果出現胎膜早破或臨產時出現胎膜破裂,應積極處理,縮短產程。
  • 人工餵養:指完全用奶粉沖劑代替母乳餵養。艾滋病毒感染的孕婦所生的新生兒應進行人工餵養,人工餵養可以完全杜絕通過母乳傳播給新生兒的可能,是最安全的餵養方式。若由於經濟的原因,無法提供人工餵養,可採用單純母乳餵養,但一定要將母乳擠出並加熱消毒處理。不宜採用混合餵養,會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風險。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或防止疾病復發:

  • 藥物干預:對於艾滋病毒感染的孕婦以及其所生的新生兒,需口服抗反轉錄病毒藥物干預,以降低病毒感染率。對於已經感染的新生兒,需要儘早進行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以最大程度抑制病毒複製、不好意思,減少耐藥產生及保護免疫功能。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