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新生兒溶血病特指由於母嬰血型不合,導致母體免疫系統產生了針對胎兒或新生兒紅細胞的抗體,這種抗體會對寶寶的紅細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殺傷,進而出現溶血癥狀的疾病。可能會對寶寶的健康生命帶來嚴重危害。

  • 正常情況下,紅細胞在體內的持續存活時間約 120 天。在受到母體免疫系統攻擊後,新生兒血液中的紅細胞壽命將大為縮短,從而造成一系列的貧血和代謝異常。
  • 新生兒溶血病的典型表現是貧血、黃疸(皮膚髮黃、眼白髮黃)、肝脾腫大、水腫。如果病情非常嚴重,未能及時有效地治療,貧血和缺氧可引發多種臟器功能衰竭,甚至可造成腦部和神經受損,導致智力受損或運動障礙,更為嚴重者有致命危險。
  • 本病主要風險因素涉及母嬰免疫反應的各個方面,包括母嬰的具體血型、母親的懷孕次數、進入母體的胎兒紅細胞數量,以及胎兒對母體抗體的敏感程度等。
  • ABO 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最常見,其次是 Rh 血型不合。
  • 只要發現新生兒出現溶血癥狀,無論是何種病因所致,都應該立刻尋求救治。
  • 醫生根據母嬰血型、新生兒的症狀和體徵以及相關檢查,即可得出診斷結果。
  • 新生兒溶血病的治療方法包括:光照療法、換血療法、輸血療法、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藥物治療等。治療過程中醫生需要嚴密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徵。
  • 必要的產前檢查是預防新生兒溶血病的關鍵措施,尤其是既往發生過新生兒溶血病的孕婦,更有必要密切監測。
  • 如何有效預防、診斷和治療新生兒溶血病,是一個值得醫患雙方共同關注的問題。高危孕婦需要儘早採取監測和治療措施,新生兒分娩後則應該給予及時處理,控制高膽紅素血癥,防止膽紅素腦病,儘可能減小患兒的後遺症風險,確保其健康成長。

只要新生兒出現溶血癥狀,無論是何種病因所致,都應該立刻尋求救治。醫生根據母嬰血型、新生兒症狀和體徵以及實驗室檢查,即可得出診斷結果。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新生兒皮膚髮黃、眼白(鞏膜)黃染。

建議就診科室

  • 兒科

醫生如何診斷新生兒溶血病?

首先根據孕婦和胎兒的血型,判斷是否可能發生新生兒溶血病。

隨後醫生需要對患兒進行全面體檢,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是否存在肝脾腫大;是否發生水腫。

實驗室檢查包括:

  • 血液檢查:評估是否存在貧血、溶血;
  • 生化指標:檢測膽紅素水平、肝功能等各項相關指標是否異常;
  • Coombs 試驗:即抗人球蛋白試驗,檢測新生兒體內的免疫抗體。

醫生可能詢問患兒家長哪些問題?

  • 產前父母雙方是否檢查過血型?分別是什麼血型?
  • 嬰兒是否接受過產前檢查?是否發現異常情況?
  • 症狀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 症狀是突然發作還是逐漸加重?
  • 家庭成員是否有遺傳病家族史?

患兒家長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造成新生兒溶血?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
  • 可以治癒嗎?
  • 新生兒溶血病還有什麼其他後遺症?
  • 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新生兒溶血病需要積極治療,補充營養和水分。

  • 治療期間,患兒應補充足夠的營養和水分。
  • 家長需密切關注患兒的症狀,若有異常變化應立刻告知醫生,及時救治。

新生兒溶血病的治療方案包括:光照療法、換血療法、輸血療法、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藥物治療等,治療過程中醫生會嚴密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徵。

新生兒溶血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光照療法:使用特殊波長的藍光(俗稱“照藍光”)將患兒體內的膽紅素轉化為可以直接從膽汁和尿液排出的形式,有效降低體內膽紅素含量。
  • 換血療法:溶血非常嚴重的患兒可進行換血治療,置換出體內的膽紅素和免疫抗體,並糾正貧血,提供白蛋白以結合患兒血中新產生的膽紅素。
  • 輸血療法:對貧血症狀明顯的患兒可輸注紅細胞。
  •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助於保護患兒的紅細胞不被破壞。
  • 監測生命體徵:治療過程中嚴密監測患兒的體溫、心率、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徵,若有異常狀況,醫生會及時採用合適的方案積極對症治療。

新生兒溶血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人體的血細胞有數十種血液分型系統。如果在血型不合的兩者之間進行輸血,例如將 A 型血輸給 B 型患者,B 型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會將 A 型血識別為入侵的異物而產生抗體,進行攻擊,並最終將其殺傷、消滅。
  • 新生兒溶血病就是母嬰血型不合,導致母體產生抗體,殺傷胎兒獲新生兒的紅細胞。大致的過程是:
    • 母嬰血型不合,當胎兒的紅細胞通過胎盤進入母體血液迴圈後,使母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
    • 母體的抗體又經胎盤進入胎兒血液迴圈,並針對胎兒紅細胞產生殺傷作用。
  • 其中新生兒溶血病最常見於以下兩類血型不合。
    • ABO 血型不合(最常見)
      • 多發生於 O 型產婦所生的 A 型或 B 型嬰兒。
      •  ABO 血型不合在生頭胎的時候,就可能發生新生兒溶血。
      • 與 Rh 血型不合發生的溶血反應相比,ABO 血型不合導致的新生兒溶血病程度較輕。
    • Rh 血型不合:
      • Rh 陰性的母親懷有 Rh 陽性胎兒可發生Rh 血型不合。
      • 正常情況下,Rh 陰性的母親頭胎能順利分娩,以後再懷有 Rh 陽性胎兒時,就會發生嚴重的新生兒溶血病。
      •  我國 Rh 陰性的人群比例非常低,因此新生兒 Rh 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也遠低於其他國家。

影響新生兒溶血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影響新生兒溶血病的常見臨床危險因素包括:

  • 母嬰各自的血型;
  • 進入母體的胎兒紅細胞數量;
  • 母親的懷孕次數;
  • 胎兒對母體免疫抗體的敏感程度。

新生兒溶血病有哪些症狀?

新生兒溶血病的典型症狀和體徵:

  • 病理性黃疸:表現為全身皮膚髮黃和眼白黃染,出生後 24 小時內或第二天開始出現,可持續一個月或更長時間。
  • 貧血:部分患兒還有不同程度的貧血表現,如頭暈、乏力、睏倦、面色蒼白。主要是因為患兒紅細胞遭到破壞的速度超過其生成能力。
  • 肝脾腫大:由於紅細胞被破壞,患兒啟動髓外造血,這是身體對紅細胞破壞過多而做出的“保護性反應”。
  • 水腫:由於嚴重貧血、缺氧,以及肝功能損害的各項併發症,可導致胎兒水腫。

新生兒溶血病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新生兒溶血病如果非常嚴重或未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出現以下嚴重的併發症:

  • 肝臟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受到破壞;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呼吸窘迫綜合徵;
  • 遲發性貧血;
  • 膽紅素腦病(核黃疸):腦部受損可留有神經系統後遺症,如智力受損等;
  • 最嚴重的情況可導致新生兒死亡。

新生兒溶血病的關鍵預防措施就是開展必要的產前檢查,尤其是既往發生過新生兒溶血病的孕婦,如果再次懷孕分娩,更有必要密切檢測。

  • 高危孕婦(如血型為Rh 陰性、以前發生過新生兒溶血的孕婦)應動態監測各項相關指標:
    • 母親抗體滴度(用於衡量抗體指標高低)是否持續升高;
    •  B 超檢查是否發現胎兒是否出現水腫等異常症狀。
  • 及時使用 Rh 免疫球蛋白,抑制免疫反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