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疼痛: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胸椎疼痛(thoracic pain)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它是一種疾病症狀和體徵,人們常常會把背部疼痛和胸椎疼痛相互混淆。當胸椎疼痛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則往往情況不太樂觀,因此抓住就醫的最佳時間尤為重要。

  • 胸椎是人體中椎骨的一部分,它和頸椎、腰椎等共同構成人體的軀幹。沒有胸椎,人就不會直立行走。當背部疼痛的同時,還伴有手腳麻木、發涼或者其他明顯疼痛時,則要警惕是否有胸椎疼痛。
  • 引起胸椎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多見的是骨折因素,有些胸椎腫瘤、轉移癌、結核、感染、風溼性疾病也可導致胸椎疼痛。
  • 當感覺到胸椎疼痛的時候,首先要明確疼痛的性質和時長。若疼痛時間短,只持續一到兩天,且感覺疼痛漸緩,則有可能是睡姿不端、硬物撞擊磕碰導致。若疼痛時間過久(大於 10 天),並且越來越感覺疼痛劇烈,則建議及時就醫診治。
  • 胸椎屬於骨性結構,入院後一般就診首選骨科,醫生一般會常規性要求患者拍 X 光片,以此檢視是否存在骨性結構破壞,排除胸椎骨折、胸椎腫瘤、胸椎結核等病症。做完此項檢查,基本可以確定病因。還可進一步做 CT、MRI 檢查來判斷胸椎病變的程度,以及胸椎內走行的脊髓是否也存在病變,有助於和其他致病因素相互鑑別。
  • 如果胸椎持續疼痛,一般不建議在家採取自我緩解措施,或者到非專業的推拿館進行推拿,應到正規醫院接受診治。

何時就醫?

無論任何時候發現存在胸椎疼痛及伴隨症狀,都要及時就醫以查明原因,例如:

  • 出現後背鈍性疼痛,長時間難以緩解;
  • 出現下肢間斷性麻木無力,且後背疼痛;
  • 出現後背胸段脊柱範圍內不明原因的腫塊,難以消除;
  • 出現後背僵直,胸段脊柱畸形;
  • 出現胸段椎體關節疼痛,伴皮下結節、環形紅斑、心慌氣促、心前區疼痛;
  • 出現胸段椎體疼痛,伴有間接性跛行;
  • 雙下肢發麻、發沉、發僵、發涼或者灼熱,運動起來感到無力、不穩。

就診科室

  • 骨科:出現胸部椎體疼痛難忍,不能緩解,活動受限,關節腫脹,建議去骨科就診。
  • 風溼免疫科:若出現胸椎疼痛同時伴有面板結節,環形紅斑等,建議去風溼免疫科就診。
  • 神經內/外科:若出現胸椎疼痛伴雙下肢發麻、發沉、發僵、發涼或者灼熱,運動不穩,建議去神經內/外科就診。

就醫前準備

就醫前請準備既往病史及用藥資訊,並認真思考和回答下列接診醫生可能問到的問題,這些資訊能有助於醫生更加詳細瞭解病情:

  • 您的年齡、身份證、醫保型別等個人資訊,方便醫生錄入。
  • 您的症狀主要是什麼?持續了多長時間?還有其他症狀嗎?出現這個症狀之前有過什麼特殊活動?
  • 您以前得過什麼疾病?如何治療?痊癒否?用藥情況是什麼?復發過否?
  • 在有此症狀之前,您是否去過其他地方旅遊或者常住?吃過什麼生食?
  • 您的個人習慣,是否吸毒?抽菸?酗酒或者存在其他不良生活習慣?
  • 您的過敏史,是否對某些食物、藥物過敏?
  • 您的家族遺傳史,家族直系親屬是否有什麼相關遺傳病?

常用檢查

  • 影像學檢查
    • X-線攝片:主要用於骨折、炎症性和退行性骨質變化、關節變化、風溼性類疾病、骨關節腫瘤、結核以及脊椎形態改變的診斷。是胸椎疼痛的首選檢查。
    • MRI 檢查:可以發現胸椎轉移性癌變、骨髓炎、無菌性壞死、白血病骨髓浸潤等。對骨腫瘤的軟組織腫塊顯示清楚。若 X 線等檢查診斷不清,可行 MRI 檢查。
    • CT 檢查:是用於觀察骨關節及軟組織病變,對胸椎病變的診斷率較高。
  • 其他臨床檢查
    • 針對骨性關節炎,除了上述檢查外,還要行鍼對自身抗體類的化驗檢查、炎性標誌物檢查;
    • 針對骨腫瘤性疾病,還要行腫瘤性標誌物檢查;
    • 針對除胸椎疼痛的其他伴隨病症,要做針對性檢查,例如肝功檢查,腎功檢查,神經系統相關檢查以及血象檢查等。

治療原則

  • 積極治療原發病:針對造成胸椎疼痛的原發病症進行儘快治療,抓住主要矛盾才是關鍵。
  • 合理使用止痛藥:有些患者不能耐受胸椎疼痛,在醫生的建議下可適當服用止痛藥劑,不可過分依賴。
  • 其他藥物的使用:胸椎疼痛病因繁雜,針對不同的病因,除卻手術治療,都會有相應的藥物治療,需謹遵醫囑用藥。
  • 針對發病機理進行治療:對於睡姿不正、有不良生活習慣的患者,可以尋找正規醫院進行理療。以下是針對一些常見病因的治療方法:
    • 胸椎骨折:若胸椎疼痛不伴有神經性損傷,醫生可能會建議保守治療,即使用支具固定。若存在神經性損傷,則採用手術治療。
    • 胸椎結核:會進行正規的抗結核治療,一般抗結核的方案是利福平、異煙肼、乙胺丁醇和吡嗪醯胺等。若結核控制不佳,椎體破壞較為嚴重,則行手術治療。
    • 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有多種型別,針對不同型別有不同的治療手法,但是絕大多數治療都是外科手段。手術方式大致有脊髓栓系、脊髓縱裂切除、脊髓空洞分流術等。
    •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多為內科藥物治療,控制炎症,減輕或緩解症狀,維持正常姿勢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若脊柱畸形嚴重者,待病情穩定後可進行手術矯正。
    • 胸椎間盤突出症:此病症並不常見,若沒有明顯症狀,則主要糾正不良姿勢,定期複查。若椎間盤突出壓迫住脊髓,必須進行積極的手術治療。不要擅自選擇推拿、鍼灸或理療,這些方法並沒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手術治療之後進行營養神經藥物性治療。
    • 胸椎滑脫:在通過影像學檢查後,明確椎體位置情況,進行復位手法,例如旋轉復位法、分壓法、衝壓法等。
    • 胸椎腫瘤:其治療方案取決於胸椎腫瘤的良惡性。若為良性胸椎腫瘤,一般可以觀察或者手術治療。對於惡性腫瘤,絕大部分不能手術,需要採用放化療等綜合治療。
    • 胸椎小關節紊亂:可以直接通過醫院正規的正骨手法糾正,使關節重新恢復到原來正常的功能狀態,再配合消炎鎮痛藥物來消除炎性水腫。若症狀嚴重,無法配合手法治療,則可給予區域性小關節囊封閉治療,以後再進一步糾正紊亂。

常見原因

引起胸椎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多見的是骨折因素,有些胸椎腫瘤、轉移癌、結核、感染、風溼性疾病也可導致胸椎疼痛。一些常見病因如下:

  • 外傷因素:例如高處摔落、硬物撞擊、車禍或者打架鬥毆等,易導致胸椎棘突骨折、胸椎壓縮性骨折、胸椎爆裂骨折等而引起疼痛。
  • 炎症因素:例如強直性脊柱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等;
  • 腫瘤因素:例如骨肉瘤、骨鉅細胞瘤、多發性骨髓瘤,或者其他器官癌症遷延到胸椎導致胸椎轉移癌等;
  • 感染因素:感染病原菌導致胸椎結核、化膿性胸椎感染、布魯菌病、真菌性脊柱炎等;
  • 其他因素:不良姿勢導致胸椎間盤突出症、遺傳因素導致胸椎管狹窄症等。

臨床表現

不同原因導致的胸椎疼痛,臨床表現也多不一樣。

  • 外傷導致的胸椎疼痛,多為劇烈銳痛,同時神經系統存在損傷。
  • 炎症導致的胸椎疼痛,可能會感覺胸椎關節處有炎性疼痛,多為鈍痛或者痠痛,按壓敲打此部位時疼痛,常常胸椎周圍肌肉會有酸脹不適,痙攣,僵硬感,起身活動時感覺受到限制,休息時並不緩解。
  • 隨著病情發展,還可能會出現胸椎畸形,壓迫脊髓神經導致癱瘓。

伴隨症狀

胸椎疼痛通常可能伴有一些其他症狀,不同的伴隨症狀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

  • 胸椎疼痛伴晨起時後背脊柱僵直,多見於強直性脊柱炎。
  • 胸椎疼痛伴不規律發熱,皮下結節,多見於風溼性脊柱炎。
  • 胸椎疼痛伴四肢關節腫脹,關節功能障礙,多見於胸椎結核。
  • 胸椎疼痛伴肢體感覺麻木,活動障礙,多見於胸椎椎間盤突出。
  • 胸椎疼痛伴夜間痛,休息時疼痛,多見於脊柱腫瘤。
  • 胸椎疼痛伴感受異常或者感覺過敏,上肢、上胸部麻木、疼痛、寒冷、蟻行,多見於脊髓空洞症。

日常護理和預防措施

  •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勢,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要貪圖舒服而長時間睡軟床,錯誤的姿勢對胸椎會產生一定的壓力,是導致胸椎間盤突出、胸椎關節紊亂等的重要原因之一。
  • 多運動,避免熬夜和抽菸,規律作息,加強營養,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降低結核、感染、風溼性疾病的發病風險,這些疾病也會導致胸椎疼痛。
  • 治療期間應遵醫囑用藥,不要濫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以免掩蓋症狀,延誤診治,導致疾病惡化。也不要在未經醫生許可的情況下去做推拿、鍼灸和理療,這些療法往往並沒有效果,甚至可能導致一些嚴重後果。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