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基底細胞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眼瞼基底細胞癌又稱侵蝕性潰瘍、基底細胞惡性變、蠶食性潰瘍,是一種由表皮基底層細胞分化而來的、最常見的眼瞼惡性腫瘤,好發群體為中老年人,無性別差異及傳染性。
  • 眼瞼基底細胞癌佔眼瞼惡性腫瘤的 85%~95%。中老年人的發病率可達 95% 以上,基底細胞癌很少發生遠處轉移, 轉移發生率為 0.028%~0.55%。
  • 本病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確,發病原因多認為與日光照射有關。日光照射、有放射線接觸史、慢性面板損害者、吸菸、喝酒、免疫力低下、中老年人、家族中有人患有腫瘤為該病的危險因素。
  • 本病根據臨床表現分為四型,即結節潰瘍型基底細胞癌、色素型基底細胞癌、硬斑或硬化型基底細胞癌、表淺型基底細胞癌。
  • 主要症狀是眼瞼隆起形成結節,伴潰瘍,有灰藍或灰黑色的黑色素沉著。
  • 眼瞼基底細胞癌有多種治療方法,目前外科手術切除仍是徹底治療眼瞼基底細胞癌的首選方案。
  • 本病的主要危害是形成的結節及潰瘍影響眼瞼形態,嚴重時可影響眼瞼對眼球的正常保護功能。極少部分可向肺、骨和淋巴結等部位轉移。
  • 術中能否完全切除腫瘤是影響患者的複發率、轉移率及生存率的關鍵因素。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該及時就醫:

  • 下眼瞼部位隆起形成“珍珠樣”結節,出現潰瘍;
  • 結節處伴有灰藍或灰黑色的黑色素沉著;
  • 出現邊緣不清、扁平狀的灰白色斑塊。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出血;
  • 嚴重出現噁心、嘔吐、甚至暈厥;
  • 出現呼吸緩慢、脈搏驟停、心跳減弱甚至昏迷。

建議就診科室:

  • 眼科。
  • 腫瘤科。

醫生如何診斷眼瞼基底細胞癌?

當醫生懷疑患者可能患眼瞼基底細胞癌時,會根據患者病史、病變部位的外觀、病變部位的組織活檢、超聲及 CT 檢查結果綜合診斷,病理學檢查為主要的診斷依據。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視診觸診:根據臨床表現,可初步區分腫瘤型別。
  • 病理組織檢查:是必查專案。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學分析,作為確診的主要依據。
  • 超聲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主要作用是顯示病變的形態、邊界和血流情況。
  • CT 檢查:主要作用是顯示腫瘤細胞向眼眶,鼻竇等部位入侵的深度和骨骼破壞程度,還可以判斷其向肺臟等部位的轉移情況。
  • 血腫瘤標誌物檢測:有助於發現其他部位的腫瘤。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最近身體有哪些不適?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這些症狀的?
  • 是否長期處於日照之下?主要從事戶外工作嗎?
  • 面板是否長期存在慢性損害?
  • 日常是否有規律的睡眠?
  • 是否長期吸菸、喝酒及吃辛辣刺激等食物?

患者可以諮詢哪些問題?

  • 目前情況嚴重嗎?需要通過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呢?
  • 我需要做些什麼檢查?費用高嗎?
  • 最有可能是什麼原因導致此病症的發生?
  • 能否徹底治癒?要治療多長時間呢?復發的風險高不高?
  • 平時的飲食,生活習慣我需要注意什麼?
  • 此病會傳染給其他人嗎?會不會有遺傳的風險?

患者需要改善生活質量,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遵醫囑進行治療。在生活中應注意下列幾個方面。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護理注意事項:注意手術部位敷料的顏色變化,一般顏色褐色,也可混雜其他敷料顏色,如果敷料變血紅色,建議儘快更換,如果數分鐘變血紅,建議呼叫醫生,謹遵醫囑及時更換敷料。
  • 放療或化療注意事項:放射治療的患者,其體內的糖代謝遭到破壞,應多補充葡萄糖,且其一般宜進食凉食、冷飲,但有寒感的患者病人,則應進食熱性食物。
  • 用藥注意事項:提前告訴醫生自身藥物過敏史;服藥後患者需密切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症狀,應及時停藥,送往醫院就醫。
  • 定期複查:1 個月後需要到醫院複查,主要複查 CT、核共振、血常規等專案,檢查恢復情況,切除是否完全,評估復發風險。6 個月再次到醫院複查,確保切除徹底。
  • 飲食:術後前 3 天禁食,3 天后能吃東西(以流質食物為主),避免吃需要咀嚼的食物,避免扯動傷口。術後可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可多補充維生素 A、C、E 及維生素 B¬1,增強術後的抗感染能力。
  • 運動:手術患者,術後需要臥床休息、3 天后可下床、緩慢小幅度活動,不要進行可拉扯到臉部的所有運動,如深呼吸、頭部旋轉、刷牙、使勁哈欠等等。待臉部拉扯痛感不再強烈時,儘量早下床活動,有助於術後恢復,減少下肢血栓形成的風險。待完全恢復後,日常每天可以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如慢跑、拉伸、瑜伽等有氧運動,每次運動大於 30 分鐘,一週運動 3~5 次。
  • 其他:戒菸、限酒,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酒量不超過 25 克,成年女性不超過 15 克。

眼瞼基底細胞癌有多種治療方法, 但目前外科手術切除仍是徹底治療眼瞼基底細胞癌的首選方案。

手術治療

手術是目前醫生治療眼瞼基底細胞癌的主要方式,手術作用是直接切除腫物。

藥物治療

目前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眼瞼基底細胞癌。

其他治療方法

  • 放射治療:主要作用是抑制腫瘤生長。適用於大多數的眼瞼基底細胞癌,尤其是復發患者或病變位於內眥部者可選擇應用,硬斑或硬化型基底細胞癌對放療不敏感。
  • 冷凍療法:通過冷凍將腫瘤周圍的血管阻塞,可防止癌細胞向周圍擴散和轉移。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不會對周圍的正常組織造成影響,冷凍後腫瘤消失,但眼瞼不變形或有輕微改變。其缺點為進行了冷凍治療的面板處會有色素過度沉著和色素脫失現象,形成持久的白斑。
  • 光化學療法:醫生利用一種稱為“血卟啉衍生物”的光敏劑,其對瘤細胞有特殊親和力,在鐳射照射下這種光敏劑會發生氧化作用,破壞癌細胞膜,使癌細胞壞死;同時腫瘤的血管基質也受到破壞,發生變性壞死。適用於淺表型基底細胞癌。主要併發症為過敏反應,日光照射後出現全身腫脹或皮膚髮生水皰。

疾病發展和轉歸

  • 如不接受正規治療,腫瘤細胞會向眼眶,鼻腔和上頜竇等處的軟骨發展,影響眼眶對眼球的保護功能,引起失明、出血或侵犯顱內等嚴重後果,還會轉移至肝、肺臟等器官引起病變,危及患者的生命。
  • 如接受正規治療,及時就醫可以治癒,且眼瞼基底細胞癌的愈後較好,一般徹底手術切除後,做好術後護理和定期複查,一般不會復發。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認為與紫外線的照射有關,引起發病部位隆起形成結節,潰瘍及黑色素沉著等症狀。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眼瞼基底細胞癌病因尚不十分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

  • 紫外線照射;
  • 面板纖維瘤和肥大性酒糟鼻等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眼瞼基底細胞癌?

有如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眼眶骨化纖維瘤:

  • 長期受到紫外線照射的戶外工作者。波長為 280~320 奈米的紫外線容易造成面板損傷,引起面板細胞基因變異,從而導致癌變細胞向腫瘤發展。波長為 320~400 奈米的紫外線能夠損傷面板,並可能促進腫瘤生長。
  • 有放射線接觸史及慢性面板損害者。
  • 常吸菸、喝酒及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易怒、消極悲觀心態者。
  • 睡眠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

有如下不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眼眶骨化纖維瘤:

  • 中老年人群;
  • 家族中有人患有腫瘤的人群,容易患腫瘤相關疾病。

下瞼結節樣的隆起,伴灰藍或灰黑色的黑色素沉著是眼瞼基底細胞癌最常見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病變部位出現潰瘍,可向眶骨膜、眼眶、鼻旁竇及深層的真皮侵襲。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眼瞼基底細胞癌的常見症狀包括:

  • “珍珠樣”的結節:是結節潰瘍型基底細胞癌最初的表現。結節隆起,質地堅硬,病變部位的表面毛細血管擴張,隨病情發展逐漸出現表面潰瘍,並向周邊侵蝕性生長,邊緣較硬,內卷呈鑲邊狀。
  • 黑色素沉著:色素型基底細胞癌的症狀與結節潰瘍性基底細胞癌相似,不同之處是色素型基底細胞癌有灰藍或灰黑色的黑色素沉著。
  • 硬性斑塊:硬斑或硬化型基底細胞癌不形成結節及潰瘍,而是呈扁平狀的灰白色硬性斑塊,邊緣不清,具有侵襲性,易向眶骨膜、眼眶、鼻旁竇及深層的真皮侵襲。
  • 斑塊:表淺型基底細胞癌多發生於軀幹,外觀呈紅斑鱗屑樣斑塊,邊緣像白色珍珠狀,可表現為出血,結痂、癒合交替出現。

眼瞼基底細胞癌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眼瞼基底細胞癌常見併發症包括:

  • 顱內感染。
  • 肺部感染。
  • 淋巴結轉移。

該病的具體病因尚不十分明確,因此沒有很有效的預防方式,但避免長期紫外線照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也有可能降低此病發生的風險。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具體預防方式如下:

  • 避免長期紫外線照射,避免在日光強烈時(上午 11 點至下午 4 點)外出,養成防晒習慣,如外出時塗抹防晒霜、穿防晒衣等;
  • 勤洗手、洗眼等。
  • 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 預防感染,積極治療基礎性慢性疾病;
  • 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 戒菸戒酒。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具體預防方式如下:

  • 瞭解自家的家族史,定期體檢,1 年至少 1 次,檢測腫瘤標誌物、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
  • 適當鍛鍊,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病毒感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