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真菌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眼眶真菌病?是一類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眼眶區域性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眼眶區域性的蜂窩織炎或血栓性靜脈炎。
  • 患病情況如何?該病的發病率低,主要發生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缺陷者多見,男女發病率無顯著差異。
  • 病因是什麼?該病由真菌感染眼眶區域性引起,病原體為各類真菌,免疫功能低下是感染該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如年老體弱、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嚴重肝病、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惡性腫瘤患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有真菌性鼻竇炎者,病變可蔓延至眼眶。
  • 主要症狀是什麼?早期表現為眼眶部的蜂窩織炎或血栓性靜脈炎,症狀主要為疼痛、區域性紅腫等。可向眼眶深部進展而出現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眼球向一側偏斜、眼肌麻痺、上瞼下垂、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等。
  • 如何治療?主要治療方式為抗真菌治療,區域性及全身應用抗真菌藥物,並可區域性應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或糖皮質激素,以減輕炎症反應,部分較嚴重患者需手術切除病灶。
  • 可以造成哪些危害?該病的主要危害為引起視力下降,嚴重者可以失明。部分患者的感染可播散導致顱內,甚至引起全身侵襲性真菌病,危及生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出現以下情況需及時就醫:

  • 眼痛;
  • 眼部紅腫;
  • 流淚增多;
  • 視力下降。

出現以下情況需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視力短時間內迅速下降;
  • 失明;
  • 高熱,寒戰;
  • 呼吸急促;
  • 頭痛明顯;
  • 極度疲憊;
  • 胸悶,胸痛;
  • 意識喪失。

真菌性眼眶病是區域性真菌感染,並不會危及生命,但因該病好發於免疫功能低下者,區域性的真菌可能播散感染至顱內,甚至隨血流播散感染至全身而發生侵襲性真菌病。侵襲性真菌病的病情凶險,如不進行正規治療死亡率高。因此,如症狀明顯加重,或出現生命體徵的不平穩等緊急情況,需立即撥打 120 急救電話,在救護車到來之前聽從急救醫生的電話指導。

建議就診科室

  • 眼科
  • 感染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眼眶真菌病?

醫生除了詢問病史及臨床表現、進行體格檢查外,還需要結合裂隙燈顯微鏡、眼底檢查、超聲、CT 等影像學檢查、血清學檢查、真菌塗片及培養、區域性組織病理活檢等檢查結果,才能確診。

具體包括:

  • 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是一種眼科醫生使用專科儀器,對患者進行眼表病變檢查的手段,通過裂隙燈顯微鏡的觀察,可以準確地瞭解患者眼表的病變情況。
  • 眼底檢查:可以瞭解患者有無視網膜水腫、視盤水腫等眼底病變,明確疾病進展情況。
  • 血清真菌 1-3-β-D 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檢查:患者血清中真菌細胞壁的 1-3-β-D 葡聚糖的檢查(G 試驗),是一種真菌篩查試驗,可以鑑別有無真菌感染。患者血清中的半乳甘露聚糖的檢查(GM 試驗),是檢查麴黴菌感染的一種特異性試驗,對於麴黴菌引起的真菌性眼眶病具有一定的鑑別診斷意義。
  • 影像學檢查:超聲、X 線照片、眶部 CT 等有助於明確區域性病變累及範圍,明確疾病進展情況,從而協助診斷。
  • 真菌塗片:從病變部位取拭子進行真菌塗片檢查,通過顯微鏡觀察可以快速地發現有無真菌感染,同時可以根據真菌的形態學初步鑑定感染的真菌型別,指導用藥。
  • 真菌培養:進行真菌塗片檢查後,還可以將拭子接種在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培養檢查的時間較長,通常需要 1 周以上的時間,但可以準確地鑑定真菌的種類並進行藥敏試驗,從而明確藥物選擇。
  • 區域性組織病例活檢:塗片及培養有時難以觀察和培養出真菌,此時可行病理活檢,通過取區域性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如對組織進行六胺銀染色等,病理學檢查是診斷的金標準,可以明確診斷,該項檢查是有創檢查,需患者知情同意。
  • 二代測序:是一種新的病原學檢查方式,當真菌塗片及培養均無法獲得明確結果,又高度懷疑真菌感染時,取病變區域性的沖洗液送病原體二代測序檢查,該項檢查可以將存在的病原體全部篩查出來,並且可以進行耐藥基因的檢測,敏感性高,但費用高昂。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沒有什麼基礎疾病?
  • 什麼時候開始有症狀?
  • 症狀持續多久了?
  • 症狀是持續存在的還是可以緩解?
  • 有沒有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
  • 以前有沒有患過鼻竇炎?
  • 是否做過什麼相關的檢查?
  • 家裡其他人有過這些症狀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發病原因?
  • 有沒有可能有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 我需要做什麼檢查?
  • 我的症狀會不會進展?
  • 疾病的治療方案是怎樣的?
  • 視力下降會不會加重?有沒有失明可能?
  • 治療後有沒有復發可能?
  • 該怎樣評價治療效果?
  • 生活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 這個病是好轉了就可以停止治療還是需要終身治療?

眼眶真菌病患者,日常生活需改善自身習慣,主要包括生活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規範藥物治療、有病情變化及時複查等。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飲食:清淡飲食,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 注意休息:良好的休息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疾病恢復。患病期間避免劇烈運動,但康復後可適量運動以提高免疫力。
  • 戒除不良嗜好:如吸菸、大量飲酒、熬夜等誘發免疫功能低下的生活習慣。
  • 按時用藥:需遵醫囑使用藥物治療,遵醫囑進行復查,抗真菌藥物可能造成肝損害等不良反應,不可隨意改變藥物劑量和用藥時間,且應根據醫生的要求檢測相關指標。
  • 術後注意事項:區域性病變嚴重者或需手術治療,術後需遵醫囑按時換藥及拆線,避免汙染手術創面。

最佳治療方法是抗真菌治療,並可應用抗炎藥物緩解症狀,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大多數患者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

  • 抗真菌治療:經驗性選擇三唑類(如氟康唑、伏立康唑)或多烯類廣譜抗真菌藥物(如兩性黴素 B),或根據真菌塗片及培養結果有針對性地選擇敏感的抗真菌藥物。以區域性應用滴眼液(如氟康唑滴眼液等)為主或口服抗真菌藥物為主,嚴重患者需要靜脈全身應用抗真菌藥物。抗真菌治療需在明確診斷後才可進行,如缺乏實驗室依據,不宜貿然開始抗真菌治療。
  • 抗炎藥物:如區域性應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或糖皮質激素滴眼液,以減輕區域性症狀。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部分患者區域性病變嚴重,需手術治療,切除病灶等。

疾病發展和轉歸

  • 眼眶真菌病可以治癒。發病初期即得到規範治療的患者,多數可痊癒,但部分患者可能未引起重視或未獲得正確診斷而延誤病情,影響治療效果。
  • 若未能及時發現或未能針對病因治療,則進一步發展可致眶內腫脹明顯、眼內炎,造成視網膜水腫、視盤水腫、視神經萎縮等,嚴重者可能失明。少數患者可能播散感染至顱內及誘發全身性侵襲性真菌病,危及生命。

眼眶真菌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眼眶真菌病是真菌感染眼眶組織所致,各類真菌均可致病,但以毛黴菌最為常見。

哪些人容易患眼眶真菌病?

有以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眼眶真菌病:

  • 不良生活習慣:吸菸、大量飲酒、熬夜、靜脈吸毒等不良生活習慣,會誘發機體免疫力降低,從而更容易感染各類病原體,包括各種真菌。
  • 藥物: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化療藥物等,可降低機體免疫功能的藥物,使機體免疫力下降,導致各類感染髮生。
  • 真菌性鼻竇炎患者:存在真菌性鼻竇炎是本病的危險因素。大部分真菌性眼眶病起源於鼻竇真菌,蔓延突入眼眶,以蝶竇、篩竇最為常見。

有以下不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眼眶真菌病:

  • 老年人:老年人隨著機體衰老,免疫功能有所下降,更易發生各種真菌感染。
  • 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降低,甚至喪失細胞免疫能力,從而可能誘發各類機會性感染,包括各類真菌感染如真菌性眼眶病。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血糖控制不佳,易繼發各類病原菌感染,且糖尿病存在周圍神經血管病變的併發症,降低機體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感染可能。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各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存在紊亂,且治療過程中可能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降低免疫的藥物,更容易繼發真菌感染。
  • 惡性腫瘤患者:惡性腫瘤,如多發性骨髓瘤等患者本身免疫功能較差,且可能存在使用化療藥物等進一步降低免疫功能的因素,易繼發感染,如導致眼眶真菌病。
  • 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肝硬化失代償期等終末期肝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繼發各種感染,包括眼眶真菌病。

早期症狀主要為疼痛、區域性紅腫、流淚等。病變可向眼眶深部進展而出現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眼球向一側偏斜、眼肌麻痺、上瞼下垂、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等。

眼眶真菌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眼眶真菌病的常見症狀包括:

  • 疼痛:真菌感染所致的患處區域性疼痛;
  • 紅腫:真菌感染眼眶可至區域性蜂窩織炎及血栓性靜脈炎,引起眼眶及面部紅、腫、熱、痛;
  • 流淚及流涕:因區域性存在刺激,造成流淚、流涕增多;
  • 眼球突出:病變累及眼眶內組織,造成區域性腫脹而將眼球推向眶外,引起眼球突出,部分患者可觸及眶內腫物,並存在壓痛;
  • 眼球運動障礙:支配眼球運動的肌肉受累,可致眼球運動障礙,或因部分肌肉受累致眼球向一側偏斜、上瞼下垂等;
  • 視力下降:病變侵及眶尖部,可致眶尖綜合徵,累及視神經可致視盤水腫、視神經萎縮等引起視力下降,嚴重者可致失明。

眼眶真菌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眼球萎縮
  • 失明
  • 真菌性鼻竇炎
  • 顱內真菌感染
  • 繼發細菌感染

眼眶真菌病無特殊預防手段,提高機體免疫力可減少發生真菌感染的概率,存在真菌性鼻竇炎者需正規治療,避免繼發真菌性眼眶病。雖無特異性預防措施,但下列措施有助於預防發病: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針對可變的危險因素:

  • 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因為吸菸、大量飲酒、熬夜等易引起免疫功能下降。不吸菸者應避免吸二手菸,嚴禁接觸各種毒品。
  • 需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化療藥物的患者,可諮詢醫生後,評價可否使用胸腺肽等免疫調節劑。
  • 存在真菌性鼻竇炎者,須正規治療。

針對不可改變的因素:

  • 老年人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戒除菸酒、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健身操等有氧運動)等,控制基礎疾病(如糖尿病等),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避免各類感染髮生。
  • 艾滋病毒感染者、惡性腫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終末期肝病患者等患有影響免疫功能的疾病的人,可諮詢專科醫生獲得相應的預防措施,如預防性服用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或使用免疫增強劑(如胸腺肽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