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心肌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藥物性心肌病是指在接受藥物治療期間,由於藥物的心肌毒性直接或間接導致的心肌病變。包括引起各種心律失常,或抑制心肌細胞收縮,或心肌細胞因對某種藥物過敏而導致心肌炎、心包炎,進而誘發或加重的心力衰竭。
  • 藥物性心肌病常見於使用抗腫瘤藥物、某些治療精神病的藥物(例如抗抑鬱藥)、治療心血管病的藥物和抗寄生蟲藥等。
  • 常見症狀有乏力、呼吸急促、少尿、雙下肢水腫,嚴重者可出現端坐呼吸(躺著喘不過氣,必須坐著才能呼吸)、甚至猝死。
  • 確診為藥物性心肌病者應停用有關藥物,可用輔酶 Q 肌內注射或口服。針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可採用相應的治療措施。此外,也可適當應用改善心肌營養和代謝的藥物,如肌苷、三磷腺苷、維生素 B 和二磷酸果糖等。
  • 如治療不及時,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嚴重者可猝死。
  • 大部分患者經過正規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預後較好。

當患者出現胸悶、氣短時,應當及時就醫。嚴重時,如胸悶持續不緩解、呼吸困難、大汗淋漓,應當立即撥打 120 急救電話。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該及時就醫:

  • 胸悶
  • 心悸
  • 乏力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呼吸困難
  • 大汗淋漓
  • 極度疲憊

建議就診科室

  • 急診科
  • 心血管內科
  • 胸心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藥物性心肌病?

醫生主要根據詢問病史、用藥史(如曾服用某些藥物如上述抗腫瘤藥、抗精神病或抗抑鬱藥),之前無心肌病證據,服藥後出現心律失常、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的徵象,又不能用其他心臟病解釋者,可診斷為本病。

進一步檢查具體包括:

  • 胸部體格檢查:醫生可根據胸部體格檢查結果對患者心臟情況有個大致判斷,有利於選擇進一步檢查專案和治療措施。
  • 心電圖:心電圖是心內科患者最常用的必查專案,可用於檢查心臟電活動,對多種疾病具有提示意義。
  • 動態心電圖:又稱 Holter 檢查,可連續記錄患者 24 小時的心電活動,有助於醫生進一步分析患者心電活動特徵和明確診斷。
  • 冠狀動脈造影:醫生將一根細長的導管插入動脈(通常選擇您的大腿根部或手臂的大動脈),並沿血管走行將導管送到心臟的冠狀動脈,然後在動脈中注入造影劑,通過造影劑在 X 線下的顯影觀察冠狀動脈的情況。
  • 血管內超聲:在心臟導管插入術期間,可以將特殊的成像導管傳入您的動脈以建立聲波影象。這可以在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術之外進行,以幫助醫生排除其他心臟病並制定治療方案。
  • 冠狀動脈 CTA:通過手臂淺表靜脈注射造影劑,造影劑通過血液迴圈到達冠狀動脈,進而通過 CT 掃描而觀察冠狀動脈的走行和病變情況。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既往有哪些基礎疾病?
  • 是否經常參加劇烈運動?
  • 服用過哪些藥物?
  • 有沒有嚴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壓病史?
  • 發病多長時間?
  • 有哪些表現,胸部不適的部位?
  • 有沒有造影劑過敏史?藥物過敏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疾病發病原因?
  • 有沒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 能自愈嗎?
  • 我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 會不會有後遺症?併發症?
  • 會復發嗎?
  • 妊娠和分娩有沒有風險?
  • 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
  • 定期複查:確診藥物性心肌病後,每三個月應到醫院進行一次詳細的檢查,包括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和血清酶學檢查等。
  • 飲食:飲食不宜太鹹,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如豆製品、魚肉等。
  • 運動:診斷藥物性心肌病後,以輕體力勞動為主,三個月後檢查心功能恢復滿意,則可開始逐步恢復正常活動強度,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檢查情況給予合理建議,一般活動強度以不感到勞累、心慌氣短為宜。
  • 其他:平時應該預防感冒,並戒菸限酒。

確診為藥物性心肌病者應停用有關藥物,是本病首要的治療措施。其次,充分休息,有利於心臟功能的恢復。藥物治療主要是營養心肌和改善心肌代謝。

藥物治療

營養心肌和改善心肌代謝的藥物:常用的如輔酶 Q、肌苷、三磷腺苷、維生素 B、二磷酸果糖。

其他治療

臥床休息,吸氧治療。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疾病自然發展、不接受正規治療,則心臟功能逐漸下降甚至衰竭,患者開始出現心衰或心律失常的各種症狀,如呼吸困難、疲乏無力、腹脹、下肢水腫等;
  • 停用藥物和採用對症治療,一般預後良好,大部分病人可完全恢復正常。

藥物性心肌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抗腫瘤藥物:部分抗腫瘤藥物能夠對心肌細胞具有毒性,能夠導致心肌細胞炎症、壞死等改變,如阿黴素、柔紅黴素、環磷醯胺、氟尿嘧啶。
  • 抗寄生蟲藥:可以抑制心肌細胞正常代謝過程,導致心肌細胞炎症和壞死,如依米丁、氯奎、銻劑等。
  • 利尿劑:長期應用利尿藥物可致嚴重的低鉀血癥和低鎂血癥,易引起心肌病,如呋塞米、氫氯噻嗪片等。
  • 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黴素、妥布黴素、阿米卡星等)長期應用也可致低鉀血癥危象而導致心肌病變。某些抗生素,如青黴素類、磺胺類等對過敏體質的人還可引起過敏性心肌炎或心肌心包炎。
  • 抗抑鬱藥物:該類藥物可影響心肌收縮力,干擾心臟正常跳動節律,如阿黴素、三環類抗抑鬱藥(丙咪嗪和氯丙咪嗪等藥物)。
  • 強心藥物:洋地黃類強心藥物(如地高辛和去乙醯毛花苷)過量,可引起藥物性心肌病。
  • 抗心律失常藥:部分抗心律失常藥物,如普萘洛爾和維拉帕米不合理使用可影響心肌收縮力和正常節律。

哪些人容易患藥物性心肌病?

曾使用某些有心肌毒性的藥物、或能夠影響心肌細胞正常代謝的藥物,容易患藥物性心肌病。常見的藥物包括:

  • 抗腫瘤藥物:如阿黴素、柔紅黴素、環磷醯胺、氟尿嘧啶;
  • 抗寄生蟲藥:如依米丁、氯奎、銻劑等;
  • 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片等;
  • 抗生素:慶大黴素、妥布黴素、青黴素等;
  • 抗抑鬱藥物:丙咪嗪、氯丙咪嗪等;
  • 強心藥物:地高辛、去乙醯毛花苷;
  • 抗心律失常藥:普萘洛爾、維拉帕米。

大多數藥物性心肌病的重症病人臨床上表現為擴張型心肌病的特徵,最常見症狀為氣短和下肢水腫,最終可導致致命性心力衰竭。

藥物性心肌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藥物性心肌病的常見症狀包括:

  • 胸悶、胸痛;
  • 快速的心跳或顫動感;
  • 呼吸急促;
  • 極度疲憊;
  • 頭暈。

藥物性心肌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心律失常。
  • 心力衰竭:為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針對可變的因素:

  • 本病與使用藥物有關,因此在用藥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嚴格掌握用藥適應證是防止本病的關鍵,若病情需要服用某些可能影響心臟的藥物者,應定期作有關檢查,包括心電圖、X 線、超聲心動圖和血清酶學檢查等,一旦發現有心臟損害跡象,應減量、停藥或改用其他藥物替代。
  • 平時應該預防感冒,戒菸限酒,保護心肌功能,增強抵抗力。

針對不可變的因素:

  • 對於有過敏性體質的人,特別是以往對藥物有過敏者,應慎重選擇用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