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狹窄症: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腰椎管狹窄症是由於椎管發生骨性或纖維性狹窄, 壓迫脊髓、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引起的,以腰痛、下肢痛、麻木、無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為主的綜合症。
- 腰椎管狹窄症的發病率僅次於腰椎間盤突出症, 佔椎管內疾病的第二位。
- 發育性狹窄和退變性狹窄是兩個基礎的病理因素,在臨床上退變性椎管狹窄較為常見。
- 腰椎管狹窄症的分型較多,根據其症狀和狹窄部位可以分為中央型腰椎管狹窄、神經根管型腰椎管狹窄,和混合型腰椎管狹窄;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腰椎管狹窄和繼發性腰椎管狹窄。
- 主要症狀為腰痛、下肢痛、麻木、無力、間歇性跛行、馬尾神經症狀等。
- 腰椎管狹窄症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腰背肌肉鍛鍊、藥物治療、硬膜外注射、鍼灸治療等)和手術治療。
- 如果出現肌肉力量下降、馬尾神經症狀,例如會陰區麻木、大小便障礙需要立刻手術。
患者出現腰痛、腿痛、下肢會陰區麻木、間歇性跛行、肌肉無力、大小便障礙等時,需要及時就醫。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患者出現馬尾神經症狀如會陰區麻木,大小便障礙等需要緊急就醫;
- 患者出現嚴重疼痛、跛行距離小於 1000 米、下肢無力等需要儘快門診就醫;
- 患者輕中度的腰腿疼痛、間歇性跛行等,需要考慮門診就醫。
建議就診科室
- 骨科
醫生如何診斷腰椎管狹窄症?
腰椎管狹窄症應該根據患者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徵,並有與之相符的影象學檢查進行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X 線片:通過正位片進行椎管橫徑(雙側椎弓根內緣的間距)的測量,和側位片椎管矢狀徑(椎體後緣至椎板與棘突交界處的距離)的測量,認為橫徑小於 18 毫米,矢狀徑小於 13 毫米,提示存在有椎管狹窄。
- 脊髓造影:顯示典型“蜂腰狀”缺損,根袖受壓及階段性狹窄等影像。
- CT 檢查:CT 診斷腰椎病是一項極好的檢查手段,應用 CT 掃描所得結果與臨床符合率高。正常人腰椎管橫截面積為 180 平方毫米,小於 100 平方毫米為中央型腰椎管狹窄。
- MRI(磁共振成像)檢查:腰椎 MRI 檢查能夠清楚地顯示椎管、硬膜囊外脂肪、硬膜囊、腦脊液、脊髓等結構。它對軟組織成像分辨能力比 CT 更高,除了能夠橫斷面掃描成像外,還能夠進行矢狀位的成像。但 MRI 價格相對昂貴,黃韌帶骨化及纖維環鈣化的辨識能力差。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沒有症狀,腰疼嗎?腿疼嗎?嚴重程度如何?多長時間了
- 有無走路腿發沉?能走多遠
- 哪些情況下症狀會緩解或加重?
- 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
- 接受過什麼治療嗎?在服用哪些藥?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需要做手術嗎?能保守嗎?
- 需要做手術的話,我能做微創嗎?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要吃哪些藥?醫保能報銷嗎?
- 我平時應該能怎麼鍛鍊?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在疾病的急性期,病人應當避免過度勞累,必要時可適當臥床休息,減少機械性刺激,防止症狀進一步加重,要儘快用藥,清除炎症。
- 在疾病的恢復期,病人應當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環境因素刺激,還要避免過度勞累,導致病情的復發。
- 可以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游泳等鍛練,儘量避免長期臥床休息。
- 術後早期患者注意佩戴腰圍下地活動,術後 1 月、3 月、6 月、12 月、24 月,患者要按時回門診複查。
患者治療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
適用於輕度腰椎管狹窄的患者,症狀較輕,對工作、生活影響不大。
- 臥床休息:患者臥床後區域性靜脈迴流改善,無菌性炎症反應(充血、水腫)消退,椎管內的狹窄得以緩解,加上腰背肌放鬆,一般臥床 2 周主觀症狀會減輕。
- 消炎止痛藥物治療:這些藥物在鎮痛的同時,具有消除炎症的作用,可以緩解症狀。
- 營養神經藥物:如維生素 B12 製劑。
- 物理治療:區域性熱敷等可消除炎症,解除肌肉痙攣,緩解症狀。
- 腰背肌鍛鍊:如“小燕飛”“五點支撐”鍛鍊,增加腰背肌肉力量。
- 腰圍保護:目的在於加強脊柱穩定性,對滑脫繼發椎管狹窄者效果較好,使用後症狀能迅速改善。但長期應用可導致腰肌萎縮,造成對腰圍保護的依賴,因此,應避免長期使用。
手術治療
指徵:
- 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工作,經系統保守治療 3 個月以上明顯無效者。
- 神經根和馬尾神經廣泛被壓受損或癱瘓者。
- 腰椎間盤突出合併腰椎管狹窄者。
- 椎管狹窄合併腰椎峽部不連與滑脫。
手術:
- 椎間孔鏡:微創的減壓方式,患者創傷小、恢復快,對輕中度狹窄,沒有明顯骨化、脊柱失穩的患者可以選擇此方案。
- 腰椎減壓固定融合術:鬆解受壓迫的神經組織,恢復脊柱序列及穩定性。傳統的開放減壓固定融合術,仍是一些嚴重或多節段腰椎管狹窄症的治療金標準。
- 棘突間穩定裝置:包括動態和靜態兩種,棘突間穩定裝置可恢復椎間高度和椎間孔高度,可限制腰椎後伸,避免黃韌帶褶皺、緩解椎間盤負荷,從而減輕椎管狹窄以緩解症狀,同時能增加腰椎穩定性,儘可能保留運動功能。對於以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的輕中度狹窄患者,可以考慮此技術,另外除了單獨應用外,也可聯合腰椎減壓固定融合術應用。
疾病發展和轉歸
普遍認為,腰椎管狹窄症的自然發展趨向不良,經過三個月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應儘早手術。
原發性腰椎管狹窄症是由於先天椎管發育不全,以致椎管本身和神經根管矢狀徑狹窄,使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遭受刺激和壓迫,出現一系列臨床症狀。
繼發性腰椎管狹窄是由於後天因素(如退變、外傷、畸形、新生物,炎症等)造成腰椎管內徑小於正常值,產生一系列症狀與體徵。
腰椎管狹窄症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發育性腰椎管狹窄:這種椎管狹窄是由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
- 退變性腰椎管狹窄:主要是由於脊柱發生退行性病變所引起。
- 脊柱滑脫性腰椎管狹窄:由於腰椎峽部不連或退變而發生脊椎滑脫時,因上下椎管前後移位,使椎管進一步變窄,同時脊椎滑脫,可促進退行性變,更加重椎管狹窄。
- 外傷性椎管狹窄:脊柱受外傷時,特別是外傷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脫位時常引起椎管狹窄。
- 醫源性椎管狹窄:除因為手術操作失誤外,多由於脊柱融合術後引起棘間韌帶和黃韌帶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後路椎板減壓後再於區域性行植骨融合術,其結果使椎管變窄壓迫馬尾或神經根,引起腰椎管狹窄症。
- 腰椎部的各種炎症:包括特異性或非特異性炎症,椎管內或管壁上的新生物等均可引起椎管狹窄。
- 各種畸形如老年性駝背、脊柱側彎、強直性脊柱炎、氟骨症、Paget 氏病及椎節鬆動均可引起椎管狹窄症。
哪些人容易患腰椎管狹窄症?
除了先天性發育異常,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症最為常見。
- 腰椎管狹窄好發於 50 歲以上的人群;
- 體力勞動者、骨質疏鬆患者多見。
患者多主訴症狀重而體徵少,早期以腰痛、下肢痛、麻木、間歇性跛行等為主、嚴重者可以出現肌肉無力、馬尾神經症狀等症狀。
腰椎管狹窄症的常見症狀包括:
- 間歇性跛行:當患者步行一定距離後,出現一側或雙側腰痠、腿疼、下肢麻木、沉重、無力以致跛行,當彎腰、蹲坐或休息數分鐘後可緩解,所以稱為間歇性跛行。跛行的間歇距離可隨著病情的逐漸加重而逐漸縮短,嚴重者不能下地行走。
- 腰背痛:腰椎管狹窄症患者的腰背痛與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相比常常較輕微,並且有慢性加重的趨勢。有些患者不活動時出現疼痛,當活動數小時反而減輕,但是當患者活動時間過久反而產生更加劇烈的疼痛。而椎間盤突出產生的疼痛以活動時為主,休息時則可緩解。
- 腰部後伸受限及疼痛感:當腰椎由中立位到後伸位時,椎管後方的小關節囊及黃韌帶擠向椎管,椎管長度亦縮短,椎間孔變窄,以致椎管內及椎間孔內的有效空間變窄,並由此出現各種症狀。
- 神經症狀:當神經根管和椎間孔狹窄時,患者可出現下肢神經症狀,表現為放射性下肢痛、麻木、發涼或肌肉萎縮無力。
- L4(第四腰神經)神經根受累時,出現小腿前內側的疼痛及麻木,股四頭肌萎縮、無力及膝反射減弱;
- L5(第五腰神經)神經根受累時,疼痛和麻木出現在小腿前外側、足背和第一、二趾,脛前肌萎縮,足背伸無力;
- S1(第一骶神經)神經根受累時,疼痛和麻木出現在小腿後方、足跟或足背外側;小腿三頭肌萎縮無力,跟腱反射減弱。
腰椎管狹窄症的預防實際上是腰椎退行性病變的預防。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保護腰:睡床要軟硬適中;避免腰部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
- 用腰姿勢:正確用腰,搬抬重物時應先下蹲,用腰時間過長時應改變腰的姿勢,多做腰部活動,防止逐漸發生勞損。
- 腰部保健運動:堅持腰部保健運動,經常進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動。
- 腰背肌肉鍛鍊:平時做小燕飛、五點支撐等運動。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