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一般指發生在出生後 3 個月以內的上頜骨化膿性中央頜骨骨髓炎,是中央性頜骨骨髓炎的一種。
  •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多發生在出生後 3 個月以內的嬰幼兒,其死亡率高達 30%,暫無準確的流行病學資料。
  •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主要病因包括血源性感染因素、病原菌直接侵入因素、母嬰感染因素以及炎症伴發因素。本病的危險因素有淚囊炎或者鼻淚管炎患者、有傳染病史或者急性感染的患兒、牙齦損傷的患兒。
  •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主要分為兩期,分別為前期,早期時面部、內眥以及眶下的面板出現紅腫,牙齦及硬顎黏膜發生紅腫;後期,出現眼瞼腫脹,瞼裂狹窄或者完全閉合,結膜外翻以及眼球向外突出,出現感染擴散,穿破骨板或骨膜,形成眶下區的皮下膿腫或骨膜膿腫,可自行破潰、流出膿液或從鼻腔、顎部、牙齦緣流出。
  •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症狀多與血源性感染有關。牙齦及硬顎黏膜紅腫、流膿以及顆粒狀死骨排出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狀,一般伴有全身症狀。
  •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及早切開引流,摘除壞死的骨。早期應用抗生素緩解全身症狀,及早切開引流,阻止炎症繼續擴散,死骨較大無法排出時,採用死骨清除術,保守摘除已經被分離出來的死骨;若牙胚受到炎症侵襲,導致發生壞死,而無法從瘻管排除時,可以擴大創口,取出壞死的牙胚。
  • 當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繼續進展或不予治療時,可出現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顱內感染、敗血症以及眶內感染等問題。
  • 經常做口腔檢查,提高警惕,減少感染接觸,提高機體免疫力,保持口腔衛生以及早診斷早治療是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防治關鍵。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出現打寒戰、體溫過高、發熱、脈搏搏動較快。
  • 啼哭不止、煩躁不安。
  • 出現嘔吐、昏睡、意識不清楚或休克等全身症狀。
  • 出現瞼裂狹窄、眼球向外突出、面板紅腫等區域性症狀。
  • 出現牙齦及硬顎黏膜紅腫的症狀。
  • 眶下區或骨膜膿腫破潰流膿或從有膿液從鼻腔、顎部、牙齦緣流出。
  • 有顆粒狀死骨從瘻管排出體外。
  • 恆牙的萌出異常。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

  • 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
  • 顱內感染
  • 敗血症
  • 眶內感染

建議就診科室

  • 口腔頜面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

當醫生懷疑是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時,將通常進行問診、視診,X 線等檢查來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問診:目的是醫生通過問診可以對病情有初步的瞭解。意義是可以瞭解患者是否有感染接觸史。方法為與患者交談,通過詢問患者,可得知患者曾患有急性感染或傳染病,也可能患有淚囊炎或鼻淚管炎,亦可能出現過牙齦損傷,或是其母親患有化膿性乳腺炎,且對患兒進行過哺乳。
  • 視診:目的是醫生通過直觀的觀察口腔狀況,從而確定口內的病損情況。意義是為確診為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提供依據。方法為醫生通過口鏡觀察患者口內情況,可見到患者的牙齦及上顎黏膜紅腫,有膿液從鼻腔或牙齦緣流出,恆牙萌出出現異常;患者面部等處的面板出現紅腫;眼瞼發生腫脹,結膜外翻以及眼球向外突出,有顆粒狀的死骨從瘻管流出。
  • X 線檢查:目的是醫生通過閱讀 X 線檢查結果,可以進一步且直觀的觀察患者骨質的破壞情況。其意義是:便於確診為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方法為醫生囑患者將牙片置於口中患牙相應的部位,進行拍攝。通過閱讀 X 線檢查,可見 X 線示骨質或骨膜受到破壞,有壞死骨質形成。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症狀的?
  • 該症狀持續多長時間了?
  • 是否出現流膿?
  • 疼痛嗎?疼痛性質是什麼樣的?
  • 是否有體溫過高、發熱,打寒戰等全身症狀?
  • 是否有感染接觸史?
  • 牙齦及硬顎黏膜是否充血?
  • 是否有死骨流出?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症狀?
  • 我還需要做些什麼檢查?
  • 這種疾病最嚴重會發展成什麼樣的結果?
  • 我現在的情況嚴重嗎?
  • 如何解決我現在的問題?
  • 什麼方法最有效?
  • 是否會復發?
  • 這種疾病對日常生活是否會有什麼影響?
  • 治療花費高嗎?
  • 治療費用是否在醫保範疇內?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護理注意事項:若患者做了切開引流,應注意術後引流管是否在位以及引流量多少等,若引流管出現移位,應及時告訴上級負責醫師,調整引流管的位置。
  • 用藥注意事項:應嚴格遵守醫生囑託,按時按量服用藥物,需注意不良反應,如出現休克,發熱,起紅疹等症狀,要及時停藥,告訴醫生,並按照醫生指導進行對症治療。
  • 運動注意事項:應加強鍛鍊,如晨起跑步、跳繩、打球等等。
  • 口腔保健注意事項:應注意口腔衛生,堅持按時有效的刷牙,採用 bass 刷牙法。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主要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和及早切開引流,摘除壞死骨質。

藥物治療

首先採用的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

  • 抗生素:抗生素如青黴素,能有助於控制全身症狀。

手術治療

  • 死骨清除術:當死骨較大,而無法排出時,可採用死骨清除術,保守摘除已經被分離出來的壞死骨質;若牙胚受到炎症侵襲,導致發生壞死,而無法從瘻管排除時,可以擴大創口,取出壞死的牙胚。
  • 切開引流:切開引流可以有效緩解全身中毒症狀,也可以防止區域性感染繼續擴散。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可能出現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顱內感染、敗血症、眶內感染等問題,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可能影響壽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可以治癒,並且較少復發,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但可能面部及眼眶周圍出現瘢痕以及出現塌陷畸形,可待適當時機進行二期整復手術,不會影響患者壽命。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主要病因為感染,多為血源性感染因素,也可為病原菌直接侵入因素、母嬰感染因素以及炎症伴發因素四個主要因素。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 血源性感染因素:患兒多有傳染病史或者急性感染。
  • 病原菌直接侵入因素:可由於牙齦損傷或者病原菌直接入侵導致。
  • 母嬰感染因素:是由於母親患有化膿性乳腺炎,對患兒進行哺乳時,引起嬰兒感染。
  • 炎症伴發因素:患者若有淚囊炎或者鼻淚管炎時,可能伴發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

哪些人容易發生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

有如下不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

  • 淚囊炎或者鼻淚管炎患者:雖然正常嬰幼兒也可能罹患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但淚囊炎或者鼻淚管炎患者罹患嬰幼兒罹患上頜骨骨髓炎的可能性更高。
  • 有傳染病史或者急性感染的患兒:曾患有傳染病或者急性感染使得嬰幼兒罹患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可能性增大。

有如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

  • 病原菌直接入侵:如嬰幼兒的母親患有化膿性乳腺炎、或是患兒患有牙齦損傷。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症狀多與血源性感染有關,牙齦及硬顎黏膜紅腫、流膿以及顆粒狀死骨排出是該病最典型的症狀,一般伴有全身症狀。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症狀包括:

  • 全身症狀:打寒戰、體溫增高、發熱、脈搏搏動較快、啼哭不止、煩躁不安,以及嘔吐;嚴重的患者可出現菌血症,進而導致昏睡、意識不清楚以及出現休克等症狀;白細胞數量顯著增高,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加。
  • 區域性症狀:早期時面部、內眥以及眶下的面板出現紅腫。後期出現眼瞼腫脹,瞼裂狹窄或者完全閉合,結膜外翻以及眼球向外突出的症狀,此時提示,疾病已發展為眶周蜂窩織炎。
  • 牙齦及硬顎黏膜紅腫:由於新生兒上頜竇尚未發育完全,因此感染可迅速波及上頜牙的牙槽突,導致牙齦及硬顎黏膜紅腫。
  • 流膿:由於感染擴散,穿破了骨板或骨膜,從而形成眶下區的皮下膿腫或骨膜膿腫,可自行破潰,流出膿液或從鼻腔、顎部、牙齦緣流出。
  • 顆粒狀死骨排出:當顴骨或眶下緣的骨質受到破壞時,骨質可形成顆粒狀死骨,從瘻管排出體外。
  • 影響恆牙萌出:若乳牙的牙胚受損,可能影響後期恆牙的正常萌出。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的進展過程中可能出現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顱內感染、敗血症或眶內感染等併發症,可能會危及生命。

  • 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眼瞼形成水腫,結膜充血,形成膿腫;眼球外突、運動受到限制;瞳孔對光反射消失;鼻根紅腫;全身中毒症狀明顯。
  • 敗血症。
  • 顱內感染。
  • 眶內感染。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針對可改變的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患兒母親患有化膿性乳腺炎時,不應進行直接哺乳餵養,可吸奶餵養或奶粉餵養。
  • 避免銳物刺傷牙齦,如魚刺等。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或防止疾病復發:

  • 曾患有淚囊炎或鼻淚管炎的患兒應注意監測症狀,每 6 個月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