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口困難: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張口困難(Difficulty in opening the mouth/Difficult to open mouth)常表示咀嚼肌群(升頜肌)或顳下頜關節受累,一般由顳下頜關節疾病、外傷、感染、腫瘤等原因引起。根據病變部位及程度對顳下頜關節及咀嚼肌群的影響程度,張口受限程度不同。正常張口度為 3.7~4.5 cm(或本人食指、中指、無名指末節寬度),張口嚴重受限者表現為牙關緊閉。

  • 顳下頜關節疾病、顴骨骨折、下頜骨骨折、瘢痕孿縮、頰間隙感染、咬肌間隙感染、顳下頜間隙感染、面深部腫瘤、鼻咽癌、破傷風桿菌感染、粘膜下纖維化、癔症等,可能導致張口困難。
  • 主要表現為不能自主張口至正常開口度。按照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以及完全張口受限(牙關緊閉)。
  • 無論任何時候張口困難,都要及時就醫以查明原因。醫生會明確病因,並針對病因採取治療。
  • 患者應避免過度張口。注意保護頭部,避免創傷。顳下頜關節手術後,按時進行張口訓練。

何時就醫?

無論任何時候張口困難,都要及時就醫以查明原因。

就診科室

  • 口腔科
  • 急診科
  • 普通外科
  • 耳鼻喉科
  • 腫瘤外科
  • 精神科
  • 類風溼免疫科

就醫前準備

為了幫助醫生明確張口困難的原因,患者在就醫前請準備好以下資訊:

  • 症狀開始時間、持續時間、是否伴隨疼痛發熱等其他表現。
  • 是否受外傷,如受外傷請冰敷。
  • 是否第一次出現此症狀,如果不是,是否曾經接受過診治(包括服用的藥物和接受的手術)。

常用檢查

醫生通常採取以下方法來診斷張口困難並明確張口困難的原因。

  • 病史:患者需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症狀以及使用的處方和非處方藥物等資訊。
  • 體格檢查:檢查張口困難程度,頜面部是否對稱,兩側顳下頜關節是否動度一致,有無彈響,張口型有無偏斜。面部面板是否有紅腫,有無壓痛。如有包塊,查明範圍、質地、動度。牙列咬合關係是否正常,口內是否有智齒阻生,頰粘膜彈性。外耳道周圍是否紅腫,耳道內是否有分泌物流出。
  • 其他檢查:
    • X 線片(CT 掃描):X 線片(CT 掃描)可幫助診斷顳下頜關節是否存在器質性病變、骨折位置。
    • 關節造影:用於發現關節盤是否移位、穿孔及關節盤附著改變等。
    • 關節內窺鏡檢查:有助於發現關節內早期病變。
    • 深部腫物穿刺活檢:若深部間隙感染或深部腫瘤,活檢將有助於明確診斷。
    • 磁共振成像(MRI):有助於判斷深部腫瘤感染等,如翼內間隙感染。

治療原則

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詳情請參見相關疾病的治療:

  • 顳下頜關節紊亂: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治療方法很多,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區域性封閉治療,關節腔內注藥療法,關節鏡外科治療等。治療的原則以恢復關節功能為主,以保守治療為主。
  • 顳下頜關節外強直:外科手術是治療顳下頜關節外強直惟一有效的方法,治療關鍵點是切除收縮的瘢痕組織(俗稱“疤痕”)及堅硬的骨化組織,並針對缺損情況,同期採用遊離植皮。
  • 下頜骨骨折:一般採用外科手術治療。治療關鍵為骨折的解剖復位,功能穩定性固定,治療難點為骨折段的正確復位及固定。
  • 顳間隙感染: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開引流。治療關鍵點為消除顳間隙及病源部位的感染。
  • 破傷風梭菌感染:破傷風治療目的是控制肌肉痙攣和疼痛。主要治療包括傷口清潔、緩解症狀的藥物治療和支援治療。
  • 癔症:主要採用心理治療的方式,包括認知行為療法、暗示治療,系統脫敏療法,分析性心理治療等等。

常見原因

張口困難的常見病因包括顳下頜關節疾病、顴骨骨折、下頜骨骨折、瘢痕孿縮、頰間隙感染、咬肌間隙感染、顳下頜間隙感染、面深部腫瘤、鼻咽癌、鼻咽癌術後放射治療併發症、破傷風桿菌感染、粘膜下纖維化、癔症等。

  •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
    • 咀嚼肌紊亂疾病:咀嚼肌痙攣、肌筋膜痛、咀嚼肌群痙攣。
    • 顳下頜關節結構紊亂疾病:不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
    • 骨關節病(骨關節炎)類:關節盤穿孔、滑膜炎、創傷性關節炎。
  • 顳下頜關節強直:關節內強直、頜間攣縮。
  • 骨折:顴骨顴弓骨折、下頜骨骨折。
  • 感染性疾病:
    • 頜面部間隙感染。
    • 智齒冠周炎。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 顳下頜關節化膿性關節炎。
    • 破傷風桿菌感染。
  • 囊腫、瘤樣病變及腫瘤:
    • 顳下頜關節囊腫:腱鞘囊腫、滑膜囊腫。
    • 顳下頜關節良性腫瘤及瘤樣變:髁突骨瘤、骨軟骨瘤、滑膜軟骨瘤病、腱鞘纖維瘤、髁突粘液瘤、成軟骨細胞瘤等。
    • 關節惡性腫瘤:骨肉瘤、軟骨肉瘤、滑膜肉瘤、纖維肉瘤及鄰近部位轉移腫瘤。
  • 全身性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
  • 其他:粘膜下纖維化、關節脫位、癔症、放射治療等。

發生機制

張口困難的發生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顳下頜關節內骨結構改變: 骨結構改變使得髁突運動受限。
  • 關節外軟組織特性改變:瘢痕形成,粘膜下結締組織發生纖維變性。
  • 感染:顳下頜關節及鄰近軟組織受到感染時致使張口出現疼痛,從而使得張口困難或張口受限。
  • 特異性感染:破傷風梭菌侵入人體後,在缺氧環境中分泌毒素,導致全身骨骼肌持續性強直和陣發性痙攣,使得全身肌肉包括面部肌肉無法自主行使功能,進而出現牙關緊閉。
  • 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脫離關節窩,致使關節無法滑動至正常位置。 
  • 外傷:疼痛和下頜骨運動受限。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張口受限:

  • 患有顳下頜關節疾病者。
  • 頜面部外傷。
  • 細菌感染,如破傷風梭菌感染。
  • 智齒阻生。
  • 長期咀嚼檳榔者。

臨床症狀

主要表現為不能自主張口至正常開口度。

  • 輕度(Ⅰ°)張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緣間的距離僅可置入兩橫指,約 2~2.5 cm;
  • 中度(Ⅱ°)張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緣間的距離僅可置入一橫指,約 1~2 cm;
  • 重度(Ⅲ°)張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緣間的距離無法置入一橫指,約 1 cm 內;
  • 完全張口受限:完全無法張口,亦稱牙關緊閉。

伴隨症狀

不同原因的張口困難會伴有相應的其他臨床症狀:

  • 張口困難伴疼痛:常見於炎症引起,多見於冠周炎、間隙感染、肌膜炎等。
  • 張口困難伴彈響:可見於顳下頜關節紊亂疾病。
  • 張口困難伴智齒阻生:常見於智齒冠周炎。
  • 張口困難伴面部腫大:常見於外傷、間隙感染、面部腫瘤。
  • 張口困難伴頰粘膜彈性減弱:常見於粘膜下纖維化。
  • 張口困難伴出外耳道癤、癰: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 張口困難伴精神病史:可見於癔症。
  • 避免過度張口。
  • 參與對抗性運動時,做好頭部防護。
  • 顳下頜關節手術後,按時張口訓練。
  • 減少檳榔咀嚼。
  • 組織受到開放性創傷後及時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