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類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直腸類癌是指發生於直腸的神經內分泌腫瘤,50% 的患者無明顯症狀,是神經內分泌瘤中組織分化較好、生長緩慢、介於良性與惡性腫瘤之間的、較少發生轉移的低度惡性腫瘤,但具有潛在惡性和轉移復發的潛能[1]

  • 直腸類癌於 1912 年首次被發現,佔所有直腸腫瘤的 1%~2%、胃腸道類癌的 14%,近年來發病率有升高趨勢。直腸類癌男性多於女性,平均年齡約為 57.5~61.4 歲[1][2]
  • 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社會環境、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有關。
  • 根據形態可將直腸類癌分為腺樣型(最多見)、條索型、實心團塊型和混合型[3] 。採用國際抗癌聯盟(UICC)結直腸癌 2017 年第八版 TNM 分期法,可將直腸類癌分為 0 期、Ⅰ 期、Ⅱ 期、Ⅲ 期和 Ⅳ 期。
  • 早期無特異性症狀,最常見的是肛門直腸不適,其次是直腸出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便祕、體重下降、直腸梗阻、出血、腹瀉和腹部腫塊等[1]
  • 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關鍵是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直腸類癌對放化療均不敏感。
  • 死亡是直腸類癌最嚴重的後果。
  • 直腸類癌的生物學行為介入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之間,預後良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50 歲以上中老年人,如果出現肛門直腸不適、便血或黑便,大便習慣改變,排便次數增加,便前肛門有下墜、裡急後重、排便不盡感,長期便祕,肛門疼痛、直腸刺激症狀等,應儘快前往醫院進行診治。

建議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
  • 消化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直腸類癌[3][6]

有高危因素的個體出現直腸類癌可疑症狀時,應及早進行相關檢查。診斷有賴於直腸指診、腸鏡檢查和黏膜病理活檢。

  • 直腸指診:直腸類癌大多數直徑小於 1 釐米,90% 以上位於距肛緣 4~8 釐米的直腸前壁和側壁。直腸指檢是最方便、最直接的檢查方法,如發現直腸壁光滑、類圓形的黏膜下硬結時,醫生會考慮本病的可能。如腫瘤浸潤肌層後固定不動,則與腺癌難以鑑別。
  • 纖維結腸鏡:可觀察到直腸類癌的位置、大小和數目,結合鏡下活檢可確診,指導手術方案。直腸類癌內鏡下表現為黏膜下單一圓形腫物突向腸腔,廣基隆起,邊緣平或呈陡峭或亞蒂型隆起,黃色或蒼白色外觀;直徑小於 2.0 釐米者,表面多有正常黏膜覆蓋,質地較硬,直徑大於 2.0 釐米者,表面有時可見潰瘍。
  • 超聲內鏡:普通腸鏡很難正確判斷直腸類癌的確切大小、腸壁起源和組織學特徵,確定腫塊浸潤深度最有效的方法是直腸超聲內鏡檢查。超聲內鏡為診斷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法,能顯示病灶與直腸壁各層次的關係,判斷直腸類癌的起源、大小、內部回聲強度、邊界、有無肌層和周圍血管浸潤,對於直腸類癌良惡性的鑑別,與其他黏膜下腫瘤的鑑別診斷,有很高的準確率,同時可以與腸腔外壓迫病變相鑑別。
  • 鋇劑灌腸 X 線及 CT 檢查:類癌鋇劑灌腸 X 線檢查表現為腫塊型、息肉型、腸梗阻型及浸潤病變腸段僵硬狹窄型。CT 檢查有助於類癌的定位,確定有無區域性淋巴結轉移及肝轉移。
  • 生化檢查:測定血漿 5-羥色胺及 24 小時尿 5-羥吲哚乙酸,是直腸類癌臨床診斷及術後隨訪監護的主要指標。當尿中 5-羥吲哚乙酸在 24 小時內達到 40 毫克,可診斷類癌;超過 50 毫克時,可確診為類癌綜合徵。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什麼異常症狀?
  • 最先出現的症狀是什麼?
  • 首次出現這些症狀是什麼時候?
  • 出現這些症狀有多久了?
  • 有沒有去其他醫院就診過,做過什麼檢查,檢查結果如何?
  • 家裡有人得過類似的疾病嗎?
  • 平時一般吃什麼?飲食怎麼樣?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這些症狀是什麼導致的?
  • 需要住院嗎?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有什麼治療方法?
  • 這種病能不能治好?
  • 這種病會不會遺傳?
  • 如果治療無效,下一步怎麼辦?
  • 這種病預後怎麼樣?

無論是在治療後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應該對患者進行仔細護理,很多細節都不容忽視,否則會影響病情的康復,或造成不良後果。

  • 治療後護理: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多進食富含高蛋白、維生素類食物,避免食用辛辣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若身體允許,可聽音樂、翻看書報、與親友聊天,看電視放鬆心情。注意休息,規律生活,不熬夜。
  • 心理護理:鼓勵患者與癌症病友交流,分享彼此的共同經驗,有助於其後的治療。家屬多與患者談論其感興趣的話題,多傾聽其訴說。鼓舞患者,增加其治癒的信心,使其堅定與疾病鬥爭的信念。

直腸類癌對化療和放療均不敏感,手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手術方法的選擇需依據腫瘤的大小、部位、浸潤深度、有無淋巴結和遠處轉移等臨床、病理特徵而定。其中腫瘤大小及肌層浸潤是判斷類癌良、惡性最重要的指標,也是選擇治療方式的主要依據。

手術治療[1][5][7][8]

  • 內鏡下息肉切除術:直腸類癌內鏡下,完全切除標準為基底無類癌組織殘留,各邊緣 0.2 釐米以上為非類癌組織。
  •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是先行黏膜下注射,然後直接應用圈套器圈套或應用圈套結紮器負壓吸引後,對類癌圈套結紮,形成息肉樣隆起,在根部電切。此法切除組織較深,可以避免類癌組織的殘留。腫瘤直徑小於 1.0 釐米且侷限於黏膜層的直腸類癌,行此療法安全可靠,且可保留肛門功能。
  •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應用針形切開刀,剝離切除消化道較大的平坦病變、早期癌和黏膜下腫瘤。其具有以下優勢:可大塊、完整切除較大的病變,避免分塊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帶來的病變殘留和復發,對完整切除的病變組織進行全面的病理學檢查,充分體現微創治療的優越性。
  • 經肛門內鏡的顯微手術(TEM):手術指徵是距肛緣為 5.0~15.0 釐米的直腸良性腫瘤、風險較低的 T1 期直腸癌、經超聲內鏡檢查術(EUS)檢查除外浸潤的早期直腸類癌、直腸間質瘤以及診斷不明的直腸黏膜下結節等。直腸類癌若腫瘤直徑小於 2.0 釐米、浸潤深度未超出黏膜下層、無淋巴結轉移者,可行經肛門內鏡的顯微手術區域性切除。
  • 根治切除術:若腫瘤直徑大於 2.0 釐米、有淋巴結轉移、區域性切除發現肌層有浸潤、表面有明顯潰瘍、反覆多次行區域性切除或伴發其他腸道惡性腫瘤者,應按直腸癌根治範圍行根治性切除。如果組織學檢查提示為不典型性類癌,即使很早期的直腸類癌也會表現出惡性傾向,需行根治性切除。

放療

通過放射線的聚焦殺滅腫瘤細胞,屬於區域性治療。直腸類癌對放療不敏感,療效甚微,並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一般不採用[2]

化療

直腸類癌對化療不敏感,療效甚微,並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一般不採用[2]

其他治療方法

80% 的類癌細胞有生長抑素受體。應用生長抑素治療類癌肝轉移,不僅能抑制肝轉移灶和腫瘤血管生長,誘導細胞凋亡,而且能抑制類癌過度分泌激素引起的相關症狀[4]

疾病發展和轉歸

直腸類癌預後較好,腫瘤直徑不大於 1 釐米且無肌層、血管侵犯,淋巴結陰性的患者,治療後 5 年生存率可達 98.9%~100%,淋巴結陽性但無遠處轉移的患者 5 年生存率為 54%~73%,遠處轉移的患者 5 年生存率約為 15%~30%[9]

直腸類癌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社會環境、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有關。

直腸類癌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過度攝取動物飽和脂肪,糖分吸收過快,從而增加膽汁分泌。纖維素的缺乏,可使食物中的膽固醇和膽汁酸代謝產物,在腸道內通過速度減慢,實驗證明,這些產物能增加動物大腸中腫瘤的誘發率。
  • 遺傳因素

哪些人容易患病[5]

  • 男性。
  • 既往惡性腫瘤病史。
  • 飲酒。
  • 空腹血糖較高。
  • 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

直腸類癌起病隱匿,早期無特異性症狀,將近 50% 的患者無任何症狀。

直腸類癌的常見症狀有哪些[1][4]

  • 肛門直腸不適。
  • 直腸出血。
  • 排便習慣的改變。
  • 便祕。
  • 體重下降。
  • 直腸梗阻。
  • 出血。
  • 腹瀉。
  • 腹部腫塊。

直腸類癌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1][4]

  • 腸梗阻:可表現為腹部膨隆、腸鳴音亢進;
  • 肝轉移:可變現為肝大、黃疸、移動性濁音;
  • 其他:晚期可表現為營養不良或惡液質。

直腸類癌生長緩慢,發展到中晚期癌有較長時間,這為有效預防提供了機會。

  • 首先,針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以早發現病變。通過問卷調查和糞便隱血試驗等,篩出高危者再行進一步檢查,包括直腸指診和結腸鏡。
  • 其次,針對腺瘤一級預防和腺瘤內鏡下摘除後的二級預防,可採取以下措施:
    • 調整生活方式:增加運動,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戒菸,戒酒;
    • 定期腸鏡檢查。
  • 多吃含有維生素的食物,可抑制直腸腺瘤上皮增生。鈣劑、大豆、蔬菜等均可能有防護作用。
  • 多吃低脂且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