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質沉積性肌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脂質沉積性肌病?是一種脂質代謝障礙的遺傳病,累及全身多個系統,從而導致脂質在身體多個器官內沉積,主要沉積在肌肉中。
  • 為什麼會得這種病?本病的病因明確,是由基因突變導致,是一種常染色隱性遺傳病,多由近親結婚所致。飢餓、寒冷、妊娠、感染,可誘發發作。
  • 有哪些型別?本病可分為以下型別:
    • 據發病年齡,可分為新生兒型、嬰兒型和遲髮型。
    • 根據基因突變,分為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短鏈脂醯輔酶 A 脫氫酶缺乏症、中性脂質貯積症伴魚鱗病、中性脂質貯積症伴肌病不伴魚鱗病和多種脂醯 CA 脫氫酶缺乏症 5 種類型。
    • 據生化缺陷,分為肉毒鹼缺乏症、肉毒鹼棕櫚醯轉移酶缺乏、脂醯輔酶 A 脫氫酶缺乏症及線粒體氧化酶缺乏等 4 種類型。
  • 主要症狀是什麼?進行性肌無力是本病最主要的、首發臨床表現,如上樓困難、蹲起無力等。本病的臨床表現並不特異(本病的表現不是其特有的,別的疾病也會出現這些症狀),可合併其他系統症狀,如心慌、氣短、耳聾、反覆嘔吐等。
  • 如何治療?尚無根治的方法,以藥物治療為主,輔助飲食治療,如肉鹼替代治療、核黃素治療。
  • 有哪些危害?本病導致進行性肌肉無力,可能出現肝臟腫大、擴張型或肥厚型心肌病、呼吸衰竭、酮症或低酮症性低糖性腦病、代謝綜合徵等多系統器官功能損害。新生兒發病,往往非常嚴重且是致命的。
  • 如何預防?儘早行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是相對有效的預防措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肌肉無力:運動不耐受、蹲起費力、上樓困難、抬頭無力;
  • 肌肉疼痛、壓痛;
  • 肌肉萎縮;
  • 耳聾;
  • 反覆發作低血糖;
  • 厭食、嘔吐、腹瀉;
  • 胸悶、氣短;
  • 活動後心慌;
  • 白內障、眼球震顫、斜視;
  • 肢體麻木。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氣短、呼吸困難、胸悶、心慌等;
  • 突發意識不清、抽搐、呼吸及心跳暫停等;
  • 白天有不可抗拒地想睡覺或出現幻覺、跌倒等。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脂質沉積性肌病?

當醫生懷疑是脂質沉積性肌病時,將通過肌肉病理活檢、基因分析、肌電圖等檢查來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肌肉病理檢查:肌肉病理檢查是疾病確診的金標準,也是確診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但為有創傷的檢查。
  • 神經電生理檢查:肌電圖檢查,協助診斷是否肌肉無力是肌肉本身疾病所致,還是支配肌肉的神經病損所致。
  • 肌肉磁共振檢查:為診斷脂質沉積性疾病的重要無創輔助檢查。可提示受累肌肉脂肪變性異常訊號。
  •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肝腎功、心肌酶、電解質、尿常規等檢查。通過這些檢查,可以幫助診斷本病,並與週期性癱瘓等疾病相鑑別。在發作期可進行尿有機酸分析,為本病診斷提供依據。
  • 分子生物學檢查:可直接發現突變的基因,從而明確診斷,進一步分型,或預測患病風險。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無家族性疾病病史?父母是否近親婚配?
  • 母親懷孕時有無異常接觸史?
  • 出生時是否順產?
  • 自幼發育是否正常?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這個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 疾病要怎麼治療?
  • 對子女有什麼影響?
  • 如何預防?

規律用藥及合理飲食,是控制本病的關鍵。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用藥注意事項
    • 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避免擅自停藥,尤其是原發性系統性肉鹼缺乏患者需終身服用左旋肉鹼,突然停藥可使血漿肉鹼濃度迅速下降,出現 Reye 綜合徵樣發作,甚至猝死。
    • 晚髮型多醯基輔酶 A 脫氫缺陷患者:在服用激素時應注意不良反應,可預防性口服鈣劑、胃黏膜保護劑、補鉀,監測血糖、血壓;如有骨質疏鬆、閉經、興奮、向心性肥胖等不良反應,應及時告知醫生。
  • 術後、用藥複查:患者應在 3~6 個月到醫院複查 1 次,主要複查肝腎功能、心肌酶、心電圖、心臟彩超等。
  • 飲食: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飲食組合,改變能量供應結構,減少脂質在肌肉中的沉積,如穀物、蔬菜、水果、豆類和奶製品,宜多食魚類、肉類(瘦肉)、牛奶等含有豐富肉毒鹼的食物。
  • 運動:避免長時間運動,一般有氧運動應<30 分鐘。
  • 其他:
    • 定時定餐,避免飢餓及禁食;注意保暖,室內通風,適當身體鍛鍊,預防感冒和受寒;按時休息,減少通宵熬夜及重體力勞動。
    • 對運動不耐受、活動後出現乏力、易發生跌倒、外傷等意外,可穿防滑鞋、地面保持乾燥、使用床欄等。

脂質沉積性肌病目前還無法治癒。但有效規範的治療,能夠緩解患者的症狀、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輔助飲食治療。

藥物治療

  • 核黃素:改善肌力,恢復體力勞動或運動能力。主要用於晚髮型多醯基輔酶 A 脫氫缺陷患者的治療。
  • 輔酶 Q10:能改善肌肉能量代謝。主要用於晚髮型多醯基輔酶 A 脫氫缺陷患者的治療。
  • 左卡尼丁:促進脂質代謝,為肌肉細胞提供能量來源。主要用於晚髮型多醯基輔酶 A 脫氫缺陷的患者。
  • 皮質類固醇激素:其作用是抗炎、抗過敏等。主要用於晚髮型多醯基輔酶 A 脫氫缺陷患者的治療。
  • 肉鹼:緩解肌無力症狀。由於大劑量左旋肉鹼治療可能引起腹瀉、噁心等胃腸道不適,可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至治療劑量。主要用於原發性系統性肉鹼缺乏患者的治療。
  • 含尿酸的面板類潤膚劑:即含透明質酸的潤膚劑,比如尿素霜、透明質酸凝膠,能夠增加面板的吸水、保水能力,改善面板鱗屑症狀,緩解面板不適感。主要用於中性脂肪沉積症患者的治療。
  • β 受體阻滯劑:當患者合併有心房顫動、心律失常時,需要服用此藥,如富馬酸比索洛爾、琥珀酸美託洛爾等,其作用是控制心室率。

手術治療

當出現嚴重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時,可能需要心臟移植。

其他治療方法

  • 吸氧或呼吸機輔助通氣:當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時可予以持續吸氧(鼻導管或面罩),病情嚴重時需藉助呼吸機輔助通氣。
  • 連續腎臟替代療法:尿液顏色持續變紅或呈醬油色,腎功能出現急劇惡化,如尿液減少、生化檢查提示血肌酐、尿素氮明顯升高,除保護腎臟外,可啟動腎臟替代療法,即利用體外儀器淨化血液的技術,將因腎臟功能不全而蓄積在體內的廢物清除。
  • 電除顫:如若出現嚴重惡性心律失常,可以在控制下使一定能量的電流通過心臟,以抑制惡性心律失常,使之恢復為正常的竇性心律。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該病較為少見,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臨床極易誤診,若及早給予正規治療,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可明顯改善症狀,長期規律服藥可以保證正常生活和工作,一般預後良好。
  • 若不及時治療,病情會進行性加重,造成多系統的不可逆損害,如肝臟腫大、心肌病、感音性耳聾,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衰竭、惡性心律失常及代謝紊亂等危及生命。反覆發作的肌肉無力可導致患肢功能下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嚴重影響社會活動能力。甚至有患者可因心臟疾病而突然死亡。因此,早期診斷、規律藥物治療、及時限制飲食至關重要,它們對改善症狀、延緩病情的進展和防治併發症有著重要意義。

本病病因明確,基因突變是本病的病因,主要累及肌纖維中的脂肪酸代謝途徑,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脂質沉積性肌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晚髮型多醯基輔酶 A 脫氫缺陷:是我國脂質沉積性肌病中最為常見的病因。也被稱為戊二酸尿症 Ⅱ,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脂肪酸是人體內主要供能物質,此型患者因缺乏脂肪酸分解過程中的一種催化劑,從而導致脂肪在體內堆積。
  • 單純肌病型中性脂肪沉積症:是我國脂質沉積性肌病的第二大病因,突變基因為 ATGL 基因和 CGI-58 基因,主要是脂肪組織內甘油三酯酯酶缺陷引起的。甘油三酯酯酶可以使甘油三酯不斷水解,產生脂肪酸。若酯酶功能障礙,則使甘油三酯儲存在細胞內,尤其為骨骼肌內,導致肌纖維內脂滴的沉積。
  • 原發性系統性肉鹼缺乏:由 SLC22A5 基因突變導致細胞上對肉鹼(在長鏈脂肪酸通過線粒體的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的轉運蛋白的功能出現障礙,因此細胞對肉鹼的攝取減少。
  • 中性脂肪沉積症伴魚鱗病:少見,ABHD5 基因突變後,導致脂肪中的一種酶缺陷,從而引發該病。

哪些人容易患脂質沉積性肌病?

有如下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病:

  • 近親婚配:有報道顯示,32% 的中性脂肪沉積症伴魚鱗病,患者的父母屬於近親婚配。
  • 飢餓、寒冷、妊娠、感染等應激狀態:可誘發脂質沉積性肌病發作。

有如下不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病:

  • 遺傳。

進行性肌無力是最主要、首發的臨床表現。其他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除累及肌肉系統外,還可出現心臟、消化、神經等多個系統症狀。

脂質沉積性肌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脂質沉積性肌病的常見症狀包括:

青年-成年型:

  • 進行性肌無力:是最主要的、首發的臨床表現,以近端骨骼肌(如大腿肌肉)、咀嚼肌、肩頸肌受累為主,勞累後加重,表現為蹲起費力、上樓困難。症狀常於緩解、加重之間波動。
  • 橫紋肌溶解:出現反覆的肌肉疼痛和抽搐,可伴有紅色或醬油色尿液、尿量減少。
  • 肌容積變化:以四肢靠近肩胛、骨盆和軀幹肌萎縮為主,如肩部的三角肌、臀部的臀大肌等,但也有可能出現假性肌肉肥大。
  • 消化系統症狀:消化不良、反覆發作的嘔吐、腹瀉等。
  • 呼吸系統症狀:合併呼吸肌無力時,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
  • 迴圈系統症狀:活動後心慌、活動耐力下降、心跳快慢不等,可伴有擴張型或肥厚型心肌病等。
  • 其他症狀:周圍神經病(肢體遠端麻木、感覺異常)、魚鱗病(早期可表現為面板乾燥,後逐漸出現粉狀脫屑或面板呈魚鱗樣附著)、各種眼部症狀(白內障、眼球震顫、斜視)、感音性耳聾(由於耳蝸與耳蝸後等部位出現病變而導致的聽力喪失,常伴有耳鳴)、發作性嗜睡、智力障礙等。

嬰幼兒-新生兒型:

  • 主要表現為肌張力減低、酮症或低酮症性低糖性腦病、輕度高氨血癥、肝臟腫大、心肌病、代謝性酸中毒(輕者僅感疲乏無力、呼吸稍快;重者出現呼吸加深,加快,撥出氣體中有爛蘋果味,可伴有心率減慢、噁心、嘔吐、煩躁甚至神志不清)、先天畸形(面部畸形、多囊腎)等。新生兒發病往往非常嚴重且是致命的。

脂質沉積性肌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肝臟腫大。
  • 擴張型或肥厚型心肌病:B 超發現心臟異常擴大、心臟肌肉肥厚。
  • 高脂血症。
  • 糖尿病。
  • 耳聾:常伴有耳鳴。

目前尚未發現造成患者基因突變的明確原因,儘早行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針對可變的因素:

  • 進行遺傳諮詢。
  • 避免近親結婚。
  • 規律飲食、避免飢餓,注意根據天氣及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感冒等。

針對不可變的因素:

  • 近親結婚者儘早行基因檢測,及時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

感謝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感染科 張曉冬醫生 參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