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神經系統肉芽腫性血管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中樞神經系統肉芽腫性血管炎?是一種侷限於中樞神經系統(腦、腦膜、脊髓),而沒有其他系統性疾病表現的血管炎症性疾病。
  • 患病情況如何?本病罕見,在北美白人群中,年發病率為 2.4 例/100 萬人,已報道的病例中男女患者之比為 2∶1,平均發病年齡為 50 歲,但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 為什麼會得這種病?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或感染有關。
  • 有哪些型別?目前國際上尚無統一分型標準,有學者將該病分為如下 5 個亞型:中樞神經肉芽腫性血管炎、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細胞性血管炎、澱粉樣β相關血管炎、腫塊樣病變和脊髓血管炎。
  • 主要症狀是什麼?無特異性的症狀,頭痛為最常見的症狀,其次為記憶力、理解力下降、一側肢體麻木無力、口角歪斜、飲水嗆咳等。
  • 如何治療?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可能有效。
  • 有哪些危害?該病多為慢性病程,主要危害為可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 患者和家屬應充分了解該病,放鬆心情,積極對待。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逐漸加重頭痛,發作頻率增加。
  • 記憶力逐漸下降。
  • 輕度噁心、嘔吐。
  • 性格改變,喜怒無常。
  • 一側肢體活動不利、麻木。
  • 突發說話不利索。
  • 突發口角歪斜、喝水容易嗆咳、走路不穩、頭暈。
  • 突然不認路。
  • 發燒和頸部僵硬的嚴重頭痛等。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意識喪失。
  • 呼吸困難。
  • 大於 10 分鐘以上的四肢抽搐、口吐白沫。
  • 難以忍受的頭痛。
  • 噁心伴嘔吐:嘔吐呈噴射樣,嘔吐物從口腔內噴出,而不是嘔出。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風溼科

醫生如何診斷中樞神經系統肉芽腫性血管炎?

當醫生懷疑是中樞神經系統肉芽腫性血管炎時,首先將通常進行血液化驗(C 反應蛋白、血沉、類風溼因子等)、腦脊液化驗、顱腦 CT、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檢查,但腦組織活檢是診斷該病的金標準。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C 反應蛋白:通常於感染、急性損傷時升高。該病大多為正常,為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提供線索。
  • 血沉:即測定紅細胞的沉降速度。該病大多為正常,為排除其他疾病提供線索。
  • 類風溼因子:是一種抗體,多於類風溼關節炎中升高,用於鑑別其他疾病。
  • 顱腦 MRI:即磁共振,為最經濟、最安全的無創常規檢查,該病的大多數患者有異常表現,多灶性缺血是最常見的改變,也可以表現為出血、腫塊樣改變。
  • 腦脊液檢查:即抽取腦脊液進行化驗,類似於抽取血液進行化驗,但是抽取腦脊液需要行腰椎穿刺,是一種有創的常規檢查。80%~90%的患者腦脊液檢查異常,可見淋巴細胞及蛋白水平輕度增加。
  •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即 DSA):又稱為腦血管造影,類似於冠脈造影,為有創的手術檢查,在區域性麻醉下(即人是清醒狀態)在大腿根部動脈穿刺(區域性面板傷口可能為 3~10 毫米),置入管子,打入造影劑(即顏料)將血管“上色”,以評估血管情況,患者可能表現為血管節段性狹窄,類似於“串珠”,但此表現在其他疾病中也可能存在,比如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等。
  • 腦組織活檢:即取一塊或多塊腦組織進行檢驗,為有創檢查,敏感度並不高,檢查結果陰性不能完全排除該病,且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因此接受度低,為確診該病的金標準。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您從什麼時候出現這種症狀的?
  • 一直存在還是間斷性發作?每次持續多長時間?
  • 是逐漸出現的這種症狀還是突然出現的?
  • 您發病前有沒有什麼誘因?比如受涼、暴飲暴食、熬夜之類的?
  • 什麼時候在哪裡做過哪些檢查?吃過哪些藥?效果如何?
  • 您平常身體素質如何?還有什麼其他病?
  • 您有沒有去過疫區?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比如鉛、鉻、汞?
  • 家裡其他人有沒有類似病史?有沒有家族遺傳病?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有什麼治療辦法嗎?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
  •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 需要定期醫院就診嗎?
  • 該病會遺傳嗎?

日常需注意遵醫囑規律服藥,定期複查,注意預防藥物的不良反應。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在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劑過程中,嚴格遵醫囑治療,儘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減少感染機會。如果出現皮疹、腹痛、便血等情況時,請及時就醫,禁止自行突然停用任何藥物或自行加減藥量,否則有可能出現症狀加重,並且要定期進行血液化驗以評估藥物不良反應。
  • 用藥複查:定期複查血液、腦脊液化驗,影像學檢查等相關檢查以動態觀察病情進展。建議治療的第 1 年每 3~4 個月進行 1 次複查。
  • 飲食:服用激素的患者可適當多食富鉀食物(如橘子、香蕉等),適當補充牛奶、雞蛋等富含鈣的食物。
  • 運動:每週 3 次,每次 30 分鐘左右,這有益於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 其他:注意心情放鬆,適度活動,不要有心理負擔,多和家屬及醫生溝通;低鹽低脂飲食,戒菸、戒酒,避免暴飲暴食、情緒激動、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

目前尚無確切有效的特異性治療藥物,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可能有效。

藥物治療

  • 類固醇激素:比如潑尼鬆片,可發揮抗炎作用,但是有可能引起血糖升高、消化性潰瘍、體重增加、痤瘡、骨質疏鬆等不良反應。激素治療中,可予以鈣劑、維生素 D、氯化鉀、甲鈷胺、保護胃黏膜藥物等預防激素的不良反應。
  • 免疫抑制劑:比如環磷醯胺、甲氨蝶呤等。該類藥物可以抑制人體免疫功能,從而減少炎症因子的增加而改善病情,但與此同時會出現白細胞減少、胃腸道反應、膀胱炎、肝功能損害、脫髮等不良反應。
  • 生物製劑:比如利妥昔單抗、英夫利昔單抗、抗腫瘤壞死因子-α 阻斷劑、依那西普等。如:利妥昔單抗是一種抗體,作用是啟動機體免疫反應,減少致病抗體的生成,從而發揮治療作用。但此類藥物價格昂貴。
  • 抗驚厥藥物:癲癇發作時可予以抗驚厥藥物,比如丙戊酸鈉,其可增加大腦中抑制性物質 γ-氨基丁酸,從而控制癲癇發作。
  • 阿託伐醌:目的是預防肺孢子菌肺炎,類似藥物還有氨苯碸、噴他脒噴霧等。
  • 抗精神病類藥物:比如帕羅西汀,作用是增加大腦內讓人心情愉快的物質,從而發揮抗抑鬱作用。用於伴有精神異常的患者。

其他治療方法

鍼灸、康復、理療:可促進癱瘓肢體康復,減輕或避免癱瘓肢體僵硬、變形等,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未予治療時,症狀可在數月間進展。
  • 當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時,可明顯改善症狀及預後。男性較女性似乎更容易復發。

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或感染等有關。

中樞神經系統肉芽腫性血管炎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目前尚未發現有直接因果關係的病因。

哪些人容易患中樞神經系統肉芽腫性血管炎?

有如下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疾病:

  • 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比如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亢進(俗稱“甲亢”)等疾病的人群。
  •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支原體、立克次體、密螺旋體感染中樞神經系統。
  • 病毒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西尼羅病毒。
  • 腦澱粉樣血管病病史。

有如下不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疾病:

  • 男性。

頭痛是該病最常見的症狀。

中樞神經系統肉芽腫性血管炎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中樞神經系統肉芽腫性血管炎的常見症狀包括:

  • 頭痛:是最常見的症狀。
  • 認知功能障礙:比如記憶力、計算能力下降。
  • 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表現為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說話不利索、口角歪斜、飲水嗆咳、聲音嘶啞、眩暈、視物重影、意識不清、短時間記憶喪失等。
  • 失語症:比如說話不利索、不能理解他人講話、不能說出物品的名字。
  • 視覺症狀:比如視物模糊、視物重影、看到的範圍變小。
  • 癲癇發作:即俗稱的“抽風、羊癲瘋”,多表現為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對他人的呼叫無反應。
  • 共濟失調:比如站立不穩、步態蹣跚、精細動作困難。
  • 視乳頭水腫:可表現為噁心、嘔吐,可出現視物模糊。
  • 顱內出血:可表現為頭痛、昏迷。
  • 遺忘症:不能或錯誤回憶或再認識記過的物品。
  • 人格改變:比如性格改變,易怒易哭、喜怒無常。

中樞神經系統肉芽腫性血管炎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的併發症如下:

  • 智慧障礙:如智力下降,重者出現痴呆;
  • 精神狀態改變:如抑鬱、躁狂發作等;
  • 腫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本病的病因不明確,因此尚無確切有效的預防手段。

感謝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感染科 黨美娟醫生、高震主治醫生 參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