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登革熱: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登革出血熱(DHF)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經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登革出血熱是登革熱的一種嚴重臨床型別。起病類似典型登革熱,發熱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發生多器官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出現血液濃縮、血小板減少、白細胞計數增多、肝腫大。多見於青少年患者,病死率較高。以發熱、皮疹、出血、休克等為主要特徵。

檢查

1.一般常規檢查

(1)周圍血象 登革出血熱患者的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增多,後者見於嚴重病例及有繼發感染者,一般在10000/mm3以上。血小板減少,最低可達10000/mm3以下。

(2)尿常規 可有少量蛋白、紅細胞、白細胞。

2.病毒分離

取早期患者血液,接種於白紋伊蚊細胞株(C6/36)、分離病毒後須經特異性中和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加以鑑定。

3.血清免疫學檢查

取雙份血清作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以血凝抑制試驗的靈敏性較高,而以補體結合試驗最具特異性。恢復期單份標本補體結合抗體效價達到1∶32以上有診斷意義;雙份血清效價遞升4倍以上可確診。

4.其他檢查

在登革出血熱病例中尚可見血液濃縮,出、凝血時間延長,血清穀草轉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電解質紊亂,血白蛋白降低,代謝性酸中毒等。各種凝血因子輕度降低,纖維蛋白原減少,纖維蛋白原降解物輕至中度增加。

診斷

應根據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凡在流行區或到過流行區,在流行季節有早期面部及四肢出現明顯淤點或淤斑,束臂試驗陽性並迅速出現休克,有明顯出血者,對登革出血熱的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測為確診的主要依據。以往未患過B組病毒疾病,血清學試驗抗體效價較高,血凝抑制試驗>1∶640,補體結合試驗>1∶32,或恢復期抗體效價有4倍以上升高者,均有助於診斷。

登革出血熱有休克、出血等嚴重症狀,需積極處理。休克者應及時補充血容量,可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鹽液、葡萄糖鹽水等,應快速靜脈輸入,必要時可輸血漿或加用血管活性藥物。大出血患者應輸新鮮血液。上消化道出血者,可服氫氧化鋁凝膠、甲氰咪胍等,嚴重者可用冰鹽水或去甲腎上腺素稀釋後灌胃。對子宮出血者,可用宮縮劑。有腦水腫者,用20%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靜脈滴注,抽搐者可用安定緩慢靜脈注射。對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價值,意見尚不一致。

登革病毒為B組蟲媒病毒,歸類於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病毒有RNA基因組衣殼,呈啞鈴形、桿狀或球形,直徑為40~50nm。可在乳鼠腦內和組織細胞中培養繁殖,以白紋伊蚊細胞純株(C6/36)最為敏感。登革病毒有1、2、3、4四個血清型,可用中和、補體結合、血凝抑制試驗等方法分型,各型之間有交叉反應,故應取患者雙份血清,抗體效價遞升4倍以上才有診斷價值。

1.傳染源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從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5天內傳染性最強。東南亞森林中的猴感染後多不發病,但可成為傳染源。

2.易感性

人類普遍易感,在原無本病的區域內一旦發生流行,疫情可於短時間內迅速蔓延,並使大部分居民受染。發病以兒童為多。在熱帶地區多呈地方性流行,一次得病後對同一亞型的免疫力可持續1~4年,但仍可感染另一亞型,感染兩種亞型後可獲持久的免疫力。

3.易感人群

由第2型登革病毒引起的兒童登革熱,若發病3天內其血漿中游離的登革病毒非結構蛋白NS1水平達到 600μg/L則很可能發展為登革出血熱。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的男性登革熱患者較易發生登革出血熱。

臨床表現

潛伏期2~15天,平均為6天左右,其長短與侵入的病毒量有一定關係。本病病程可分為發熱期、休克期和恢復期。

1.發熱期

本期的主要症狀有發熱、上呼吸道症狀、頭痛、嘔吐、腹瀉等。起病急驟,體溫迅速上升,可達40℃以上,也有起病較慢而有2~4天的前驅症狀如低熱、頭痛、噁心、厭食等。顏面潮紅、咽部充血伴乾咳。瘀點出現於第2~3天,常見於面部前額或四肢遠端,斑丘疹少見。束臂試驗在瘀點出現前即呈陽性。可伴有嚴重腹痛及腹部有壓痛。

2.休克期

嚴重患者常突然出現休克,常發生於第4天(2~5天),持續12~24小時。出現煩躁不安、四肢厥冷、體溫下降、呼吸快而不規則、脈搏細弱,部分患者出現胃腸道大出血,面板大片瘀斑等,偶有昏迷。少數患者可併發支氣管肺炎、腦水腫、顱內出血等。

3.恢復期

經及時搶救,患者可於休克、出血控制後1~2天好轉,恢復迅速而完全,無軟弱或抑鬱現象。偶有心動過緩、過早搏動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