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性面癱: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周圍性面癱(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亦稱為 Bell 麻痺、面神經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因各種原因引起面神經莖乳孔突段的非特異性炎症致使患側表情肌癱瘓,其典型表現一側面部表情肌肉癱瘓,例如口角歪斜、眼裂擴大、蹙眉不能、額紋消失等[1]

  • 本病發病率高,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其中15~40 歲年齡段發病率最高,男女發病比率近乎相同。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每年至少有 335 萬人患此病。
  • 目前確切病因不明,長期以來研究者們認為本病與嗜神經病毒感染有關,在受涼或上呼吸道感染後,莖乳孔內的面神經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腫導致面神經受壓或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而表現為面部肌肉麻痺。此外,帶狀皰疹也可引起周圍性面癱。
  • 臨床症狀多表現為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脣溝平坦、口角下垂、淚液外溢;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漏氣,飲食夾食常伴口水從患側淌下等;部分患者會有舌前 2/3 味覺障礙,聽覺過敏等。
  • 對於周圍性面癱的早期治療常藉助營養神經、糖皮質激素、B 族維生素等以促進區域性炎症、水腫的消退,並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若為病毒感染引起需加用抗病毒藥物,並輔助按摩、鍼灸治療等物理療法。如上述方案治療 3 月後效果依舊不佳,建議採用手術治療。
  • 本病主要影響面容,若恢復不佳,可使患者遭受嚴重的身體和心理打擊,甚者導致抑鬱和社會隔離。
  • 本病確切病因不明,其發生多數因勞累、出汗後體虛之人受風寒引起,故避免受涼及長時間吹風,並注意面部保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本病主要影響面容,很少留有後遺症。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眼瞼閉合無力:眼睛的一部分常露在外面,眼睛無法完全閉合。
  • 口角歪斜:表現為嘴巴經常歪向一邊,常流口水。
  • 額紋、鼻脣溝變淺或消失。
  • 病側面部僵硬、麻木,鼓腮及吹口哨時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停留於病側。
  • 舌前 2/3 味覺障礙。
  • 耳後疼痛,耳廓和外耳道面板感覺遲鈍。
  • 患側淚液外溢。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

周圍性面癱是臨床常見病,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症狀和體徵,尚缺乏客觀的量化指標。

肌電圖是目前唯一能夠定量檢測周圍性面癱變性的電生理指標,可提示患者面部神經的損傷程度,推斷恢復所需時間的長短,有助於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及預後。

治療周圍性面癱時,病情越輕、越早治療,治療效果越好。年齡、基礎病、治療的時期及治療方法都影響治癒率。診斷周圍性面癱有一小竅門,囑患者“閉著眼睛微笑”,以判斷面部肌肉有無癱瘓。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目前發病時間有多久?
  • 有無耳後疼痛或皰疹出現?
  • 是否自行用過藥?
  • 是否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什麼原因導致周圍性面癱?
  • 需要進行哪些治療,治療多長時間?
  • 能治癒嗎?會復發嗎?
  • 有併發症和後遺症嗎?
  • 治療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 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避免周圍性面癱的發生?

本病急性期要注意休息,面部及耳旁註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護眼睛,防止引起眼內感染,特別是角膜損害,同時積極進行面部功能鍛鍊。

  • 平時注意避免吹風受涼。
  • 注意面部保暖:帶口罩出門,耳後予以熱敷。
  • 積極面部肌肉鍛鍊,例聳鼻,用力閉眼,鼓腮,皺眉等動作,對鏡子用手按摩面癱面肌,每日數次,幫助面部肌肉早日恢復正常。
  • 保持眼部清潔;可用眼罩蓋住患眼或塗抹眼藥膏,預防結膜及角膜感染;儘量減少用眼[3]
  • 有味覺障礙的患者應注意食物的冷熱度;避免堅硬的食物;儘量將食物放在健側舌後方,細嚼慢嚥;注意飯後及時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對於周圍性面癱的治療主要在於促進區域性炎症、水腫及早消退,並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藥物治療

  • 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潑尼鬆片。可減輕區域性水腫、炎症。
  • B 族維生素:如維生素 B1、維生素 B12。有營養神經的作用,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 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等。若出現帶狀皰疹或耳後疼痛,需加用抗病毒藥物。

手術治療

  • 面神經減壓術(若保守治療 3 月後效果仍不佳,可選用,對部分病人有效)。
  • 面-舌下神經吻合術(周圍性面癱長期不愈者,可選用此方法,但療效不肯定)。
  • 面-副神經吻合術(周圍性面癱長期不愈者,可選用此方法,但療效不肯定)。

其他治療方法

  • 鍼灸治療:通過對穴位的刺激,加快對周圍性面癱的恢復。
  • 物理治療:患者自己對鏡子用手按摩面癱面肌,每日數次,每次 5~10 分鐘。當神經功能開始恢復時,病人可對鏡練習使癱瘓的面肌隨意運動,耳後予以熱敷,或紅外線照射和短波透熱療法。

疾病發展和轉歸

面神經炎一般預後良好,通常於起病 1~2 周後開始恢復,2~3 月內痊癒。約 85% 病例可完全恢復,不留後遺症。但 6 個月以上未見恢復者則預後較差,可遺留面肌痙攣或面肌抽搐。前者表現為病側鼻脣溝的加深,口角被拉向病側,眼裂變小,易將健側誤為病側;後者病側面肌不自主抽動,緊張時症狀更明顯,嚴重時可影響正常工作[2]

確切病因不明,長期以來認為其與嗜神經病毒感染有關,受涼或上呼吸道感染後,莖乳孔內的面神經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腫導致面神經受壓或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而表現為面部神經麻痺。此外,帶狀皰疹也可引起周圍性面癱。

常見原因有哪些?

  • 受涼或上呼吸道感染。
  • 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病?

  • 長時間面部吹風受涼患者。
  • 免疫力低下。
  • 有糖尿病等易感因素。

多表現為病側面部表情肌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脣溝平坦、口角下垂。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及吹口哨時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停留於病側,常伴口水從患側流出,由於淚點隨下瞼外翻,故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部分患者可有舌前 2/3 味覺障礙,聽覺過敏等。若恢復不完全,常可伴隨癱瘓肌的攣縮、面肌痙攣或聯帶運動。

常見症狀有哪些?

  • 眼瞼閉合無力:眼睛的一部分常露在外面,無法完全閉合。
  • 口角歪斜:表現為嘴巴經常歪向一邊,常流口水。
  • 額紋、鼻脣溝變淺或消失。
  • 病側面部僵硬、麻木,鼓腮及吹口哨時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停留於病側。
  • 舌前 2/3 味覺障礙。
  • 耳後疼痛,耳廓和外耳道面板感覺遲鈍。
  • 患側淚液外溢。

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 病側癱瘓肌肉痙攣:鼻脣溝加深,口角歪向病側,眼裂縮小。
  • 眨眼時伴病側上脣輕微顫動。
  • 露牙齒時病側眼睛不自主閉合。
  • 試圖閉目時病側額部肌肉收縮。
  • 進食咀嚼時病側流淚伴顳部面板潮紅、局部發熱及汗液分泌。

本病發病病因不明,但多數為勞累、出汗後體虛之人受風寒引起,因此生活中多加註意,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患於未然。

  • 日常生活中避免受涼,避免長時間吹風,注意面部保暖。
  • 避免不良生活習慣,避免疲勞過度,加強鍛鍊。
  • 積極控制好血糖。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