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椎間盤炎是一種與感染有關的椎間盤間隙炎症,發病率較低,是神經功能損傷的常見原因。其好發於腰椎,其次是頸椎,最後是胸椎。椎間盤炎與脊柱骨髓炎往往同時出現,且兩者有著高度相似的病理生理過程、症狀與治療方案。

  • 在發達國家,椎間盤炎的發病率約為 1/10 萬~1/25 萬。而欠發達國家的發病率相對高於發達國家。大多數椎間盤炎出現於 50 歲以上的中年患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男性發病率大約是女性的兩倍。
  • 椎間盤炎常見的病因是,病原體從身體其他已感染部位(如尿路感染、肺炎)經血液迴圈擴散到椎間盤。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見的病原體。糖尿病、艾滋病、癌症、慢性腎功能不全以及使用糖皮質激素,是常見的危險因素。
  • 腰背痛、發熱是該病的主要症狀。
  • 根據血培養結果制定的抗生素治療方案,對大多數細菌性椎間盤炎有良好的效果。通常使用靜脈抗生素 6 周後,再轉換成口服 6 周。若椎間盤炎造成脊髓壓迫,脊柱不穩或合併大範圍椎旁膿腫的患者,則需要考慮行手術治療。
  • 該病最嚴重的併發症為永久性神經功能損害。患者可出現持續性腰背痛。感染未得到控制,擴散至神經系統及其他器官的患者,將面臨死亡的風險。
  • 降低椎間盤炎患者死亡率的最佳方法是,儘量縮短出現症狀與開始合適的治療之間的時間。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頸部或背部新發疼痛,或疼痛逐漸惡化時,特別是伴有發燒、血行感染、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情況下,應及時就醫。
  • 出現發熱和新發周圍神經症狀(如下肢肌力減退、感覺障礙、大小便失禁等),伴有或不伴有背痛的患者。
  • 近期發生菌血症(特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真菌病後,出現新的背痛或頸部疼痛者。

建議就診科室

  • 骨外科
  • 脊柱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椎間盤炎?

詳細採集病史,進行全面體格檢查,特別是神經系統查體。首次就診時,醫生會進行相應的抽血化驗、血液及尿液細菌培養、影像學檢查、活檢等來輔助診斷。

實驗室檢查

  • 紅細胞沉降率和 C 反應蛋白:近八成的患者會出現紅細胞沉降率與 C 反應蛋白的升高,而治療成功時,紅細胞沉降率通常會下降,但可能不會恢復到正常水平。
  •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可能升高或正常。
  • 血培養:對於懷疑有椎間盤炎的患者,應進行血培養。若培養結果為陽性,且具有典型症狀和影像學表現,則可根據培養結果開始進行治療。
  • 痰培養、尿培養:可用於確定其他可疑感染源,例如肺炎和尿路感染。
  • 活檢: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懷疑有椎間盤炎的患者,通常需要活檢來確定患者具體感染哪一種病原體。
  • 穿刺活檢:用套管針侵入感染區域,取得病變組織樣本用於培養。如果患者已經開始應用抗生素治療,有機率出現假陰性,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重複穿刺活檢。
  • 手術活檢:通過開放性手術取得病變組織的侵入性檢查,相比穿刺活檢具有更高的微生物學檢出率。

影像學檢查

  • X 線平片:感染早期的 X 線平片結果多數是正常的,只有在病變數週後才可以看到異常。最常見的早期表現是椎間盤間隙變窄,相鄰終板遭到侵蝕。如果病情發展,骨質受到破壞,可能出現脊柱半脫位。
  • 磁共振成像(MRI):MRI 是診斷椎間盤炎最敏感、最特異的影像學檢查,能早於 X 線平片檢查出異常;還可幫助區分感染性椎間盤炎、腫瘤和結核病。
  • 計算機斷層掃描(CT):比普通 X 線檢查更早發現椎間盤炎;還可以作為 MRI 的補充,因為 CT 可較好的區分骨與軟組織;同時還可輔助活檢時的定位。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沒有腰痛、發熱、下肢無力等症狀?嚴重程度如何?何時出現的症狀?症狀出現的誘因是什麼?症狀出現的先後順序?症狀持續的時間?哪些情況下症狀會緩解,哪些情況下會加重?
  • 是否進行過有創操作檢查?是否進行過手術?是否使用過藥物?體內有沒有內植入物?
  • 有沒有可疑的感染來源?例如肺炎、尿路感染、牙周炎等?
  • 有沒有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疾病?平時是否經常感冒發熱?
  • 有沒有使用皮質類固醇?有沒有使用免疫抑制劑?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患椎間盤炎的原因是什麼?
  • 是否可以痊癒?
  • 我需要做什麼檢查?哪些指標或檢查結果有助於診斷?
  • 推薦我採用什麼樣的治療方案?相應的治療風險與併發症有哪些?
  • 我應該做些什麼來配合治療?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臥床休息:為期兩週的臥床休息有助於預防脊柱後凸畸形。當患者自覺沒有明顯疼痛及影像學脊柱不穩時,才建議步行。
  • 佩戴支具:建議使用合適的支具 3~6 個月,利於脊柱的穩定與自愈。
  • 依從抗生素治療方案:不規律、不完全的治療可能導致復發或不良結局。
  • 飲食:無特殊要求,尚無食物被證明對椎間盤炎患者有好處。

治療原則

  • 抗菌治療:根據活檢或血培養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治療。若血培養和活組織培養呈陰性,但根據臨床和影像學表現,高度懷疑椎間盤炎的,應開始經驗性抗菌治療。
  • 外科干預:對於神經功能受損、影像學支援硬膜外或椎旁膿腫,或出現脊髓壓迫症狀的患者,通常需要及時的外科干預。
  • 密切觀察:椎間盤炎治療過程中,病情可能會突然加劇,因此治療期間需要密切觀察,持續進行臨床及實驗室監測。

藥物治療

抗菌治療

  • 針對病原體的治療:
    • 以活檢或血液培養的藥敏結果為指導,選擇抗生素。
    •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培養前應先暫停抗菌藥物的使用,以避免影響培養結果。
  • 經驗性抗菌治療:
    • 革蘭氏染色和培養結果均為陰性,但臨床和影像學表現支援椎間盤炎診斷時,應針對常見的椎間盤炎病原體(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和革蘭氏陰性桿菌),採用經驗性抗菌治療。
    • 如果發生腹腔內膿腫等提示厭氧菌感染的臨床表現,或者革蘭氏染色陽性而需氧培養陰性時,有必要在經驗性抗菌治療方案中覆蓋厭氧菌。
    • 如果經驗性抗菌治療不能客觀改善臨床表現(如減少炎症標誌物,解熱和背部不適)。在治療幾周後,需重複行穿刺活檢或手術活檢。
  • 治療持續時間與隨訪:
    • 通常需治療至少 6 周,並進行臨床和實驗室檢查以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
    • 對於耐藥性菌感染與無法排除椎旁膿腫的患者,需治療至少 8 周。治療的持續時間應根據隨訪中的個體情況進行調整。有些情況下,如合併廣泛的骨質破壞時,有必要行 12 周的治療。
  • 臨床和實驗室持續監測:
    • 臨床症狀:有無軟組織腫脹、椎旁膿腫、脊髓受壓症狀出現。
    • 炎症指標:血沉(ESR)、C 反應蛋白(CRP)。

手術治療

手術指徵

  • 神經功能缺陷。
  • 脊柱畸形。
  • 進行適當的抗菌治療後,病情仍惡化。
  • 患者無法配合治療。
  • 用藥後出現抗生素毒性。

手術目的

  • 切除病變組織。
  • 神經減壓。
  • 恢復脊柱穩定性。

手術方式

  • 後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適用於病灶侷限於椎間盤內的患者。
  • 前路或側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術:適用於病灶範圍較大, 波及腹膜後組織的患者。
  • 經皮旋切椎間病灶清除術:適用於高齡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

輔助治療措施

  • 臥床休息、鎮痛藥物:有助於緩解疼痛,疼痛症狀嚴重的患者應至少臥床 2 周。
  • 合適的背部支具:在患者起床後起到支撐、舒緩背部,提高嚴重疼痛患者活動能力的作用。
  • 彈力襪、足泵及抗凝藥物:預防因長期臥床、口服長效止痛藥導致的深靜脈血栓形成。

疾病發展和轉歸

椎間盤炎最嚴重的併發症是神經功能損害。大多數患者在治療開始後,背部疼痛會逐漸改善,通常在骨融合後疼痛消失。部分患者疼痛感經治療仍會持續,而慢性背部疼痛可能導致抑鬱症。經治療的椎間盤炎死亡率低於 5%,遺留神經功能損害的機會低於 7%。降低脊柱骨髓炎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最佳方法是及早發現症狀,及早治療。

現在對於椎間盤炎的病因主要有三種理論,包括細菌感染、無菌性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理論。其中細菌感染理論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可,即細菌通過血源性傳播、直接接種或相鄰感染組織傳播的途徑到達脊柱椎間盤,導致感染。

椎間盤炎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血源性傳播:細菌從遠處感染部位或感染病灶隨血液擴散至椎間盤。
    • 潛在感染源中,尿路感染、肺炎、面板軟組織感染較為常見。
    • 此外,還包括靜脈注射時使用受汙染注射器、手術後傷口感染、感染性型內膜炎或牙周炎等。
    • 人工心臟瓣膜感染、食道破裂、腎膿腫等病因較為罕見。
    • 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很難明確感染的原發部位。
  • 直接接種:椎間盤手術後可能發生椎間盤炎,這是由於椎間盤血液迴圈較差,術後的血腫和壞死組織可能為細菌生長提供有利條件。
    • 椎間盤切除術後的感染率約為 0.8%~4%,其中腰椎間盤切除術的感染率約為頸椎間盤切除術的一半。
    • 術後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 此外,診斷性的有創操作,如腰椎穿刺、脊髓造影、脊髓造影、主動脈腔內造影、椎間盤造影、關節突關節皮質類固醇注射、硬膜外接管、硬膜外皮質類固醇注射等,亦有導致椎間盤炎的風險。
  • 直接相鄰傳播:脊柱附近的組織或器官的感染可能直接侵擾椎間盤,如主動脈、食道或腸道的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椎間盤炎?

使患者免疫力減弱的疾病與椎間盤炎的發生有關,例如糖尿病、艾滋病、癌症、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及糖皮質激素使用者發生椎間盤炎的風險增加。

主要表現為疼痛,可伴有發熱、區域性壓痛、肌肉痙攣、下肢無力或麻痺,少數情況下會出現腫塊或脊柱畸形。

椎間盤炎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疼痛:脊柱疼痛是椎間盤炎最主要的臨床表現。
    • 這種疼痛通常侷限於受感染的椎間隙區域,並且會因為機械壓力,例如身體活動,或是對受感染區域叩擊而加重。
    • 部分患者的疼痛感可能會放射至腹部、大腿、陰囊、腹股溝或會陰部。
    • 脊柱疼痛症狀的出現往往是隱匿性的,然後在為期數週或數月的時間內逐漸加劇。
    • 有臨床研究表明,椎間盤炎的患者平均症狀持續時間可達 48±40 天。
    • 疼痛感常在夜深人靜時更加嚴重,而臥床休息可能使疼痛部分緩解。
  • 神經損害症狀:當感染延伸至硬膜外間隙時,患者可出現硬膜外膿腫的臨床症狀,例如嚴重的區域性背痛。
    • 病情繼續進展,則可能出現神經損害的一些表現,包括大小便失禁、會陰區感覺障礙、下肢肌力減弱甚至癱瘓。
    • 當受累部位是頸椎或胸椎時,相較於腰椎病變,其發生嚴重神經功能障礙的風險有所增加。
  • 發熱:部分椎間盤炎患者可出現低熱、寒戰、體重減輕等全身疾病表現,但出現的概率較低。
  • 區域性壓痛伴肌肉痙攣:體格檢查時,脊柱叩診可引起區域性疼痛,但這不是椎間盤炎獨有的特徵性體徵。區域性壓痛可能還有一些伴隨症狀,如疼痛區域附近的肌肉痙攣。如果疼痛涉及到頸椎或腰椎節段,還會導致活動受限。
  • 脊柱畸形或腫塊:較為罕見。

椎間盤炎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神經功能缺陷:大約 13%~40% 的患者會出現神經功能缺陷,尤其是糖尿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
  • 藥物毒副作用:長期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可能導致相應的毒副作用,例如慶大黴素、鏈黴素等具有耳毒性及腎毒性。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糖尿病、敗血症等。除此之外,對椎間盤炎並無有效的預防方法。

感謝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林海英傑醫生 參與本文撰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