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力缺乏: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自知力缺乏(Lack of self-knowledge)是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礙病人的常見精神症狀,是精神科臨床診斷、療效預測和預後判斷的重要指標。

  • 自知力是指對自身病態改變的正確態度及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包括對疾病的認識、對精神病體驗的正確分辨和對治療的依從性三方面。相應地,自知力缺乏表現為沒有認識到自己患有精神障礙、對自己的精神症狀沒有正確認識和不配合治療三方面。自知力並非全或無,而是連續的,在完全喪失和自知力完整之間變動。
  • 自知力缺乏絕大多數由精神障礙疾病引起,常見原因有精神分裂症、腦器質性精神疾病(如癲癇和老年痴呆)和情感性精神障礙(如躁狂症和抑鬱症)等。
  • 隨著病情進展,精神障礙患者的自知力障礙加重甚至完全喪失,表現為否認自己有精神疾病、分不清精神症狀和客觀現實、拒絕治療,甚至出現自傷、自殺或傷人、殺人等危險傾向和行為。隨著病情好轉或痊癒,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漸恢復。
  • 自知力缺乏伴妄想、幻覺、意識或智力或情感障礙,甚至出現自殘(傷人)、自殺(殺人)時,應及時就醫。就醫過程中,患者需接受專門的自知力評定量表(如ITAQ和SAUMD)、精神症狀評定量表(如BPRS、BRMS和HAMD)和腦電圖、頭顱CT、磁共振等檢查。
  • 自知力缺乏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要遵循早期用藥、全程治療、合理選藥和及時有效處理藥物不良反應等原則。心理治療要遵循保障生命和尊重、理解患者的原則,心理治療包括庭治療、認知療法、行為治療和各種藝術療法等。
  • 患者要遵照醫囑足療程、足劑量服用藥物,定期複查。平常多參加手工勞作、戶外鍛鍊和各種藝術活動,以達到轉移病態思維和放鬆心情的效果。

何時就醫?

出現下列情況應引起警惕,建議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 妄想、幻覺:比如胡言亂語,說自己看到了現實中並不存在的東西,或者說有人追殺自己
  • 意識障礙、智力障礙:表現為胡言亂語,甚至喪失基本認知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就診科室

  • 精神科、心理科:如出現妄想、幻覺、躁狂、抑鬱等情況,建議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診。
  • 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如出現癲癇、顱腦外傷或腫瘤等所致意識障礙等情況,建議到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就診。
  • 急診:危重緊急情況,建議到急診就診。

就醫前準備

就醫前,請準備好既往病史資料及用藥資訊,並認真思考和回答下列問題,這些資訊有助醫生準確、快速的判斷病情:

  • 是否有過精神疾病家族史?
  • 是否有過既往病史?如果有,是否接受過診治(包括服用的藥物和接受的手術)?
  • 是否遭遇精神刺激或心理創傷?
  • 症狀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間?
  • 具體症狀表現有哪些?
  • 是否社會功能受損,多大程度影響到學習、工作和生活?

常用檢查

醫生可能會採取下列檢查以明確診斷:

  • 問診:醫生詢問患者的病史、病前心理社會因素(如不良生活事件)、症狀、服藥資訊、心理諮詢治療相關資訊。
  • 自知力量表(SAUMD):測量患者對精神障礙的認識、對藥物治療的認識和對精神障礙所致後果的認識、對目前和過去的症狀的認識和歸因,分數越低,代表自知力障礙越嚴重。
  • 自知力與治療態度問卷(ITAQ):測量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和服藥態度,分值越小,代表自知力障礙越嚴重。
  • 患者入院態度評定:根據患者對入院態度問題的回答和入院後表現分為四級:
    • 1 分患者自願入院;
    • 2 分患者不同意入院,經勸說入院並安心住院;
    • 3 分患者不同意入院,經勸說入院,但不安心住院;
    • 4 分病人不同意入院,經強制入院。分值越大,代表自知力障礙越嚴重。
  • 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測量患者精神病性症狀嚴重程度,適用於具有精神病性症狀的大多數重性精神病患者,尤其適宜於精神分裂症患者。
  • 貝克-拉範森躁狂量表(BRMS):測量患者躁狂症狀的嚴重程度,適用於具有躁狂狀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如躁狂症或躁鬱症的躁狂相。
  • 漢密頓抑鬱量表(HAMD):測量患者抑鬱症狀的嚴重程度,是臨床上評定抑鬱狀態時應用得最普遍的量表。
  • 其他檢查,如腦電圖、頭顱 CT 和磁共振等,對癲癇和顱腦外傷、腦腫瘤、腦血管病、腦炎等所致精神障礙的診斷很有價值,可以幫助確定診斷並進一步分型。

治療原則與方法

對於自知力缺失,醫生可能採取下列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 早期用藥原則:早期用藥能儘快控制精神症狀,一旦確診應及時開始治療。
  • 全程治療原則:用藥療程和劑量要足夠,急性發作期需足劑量用藥,恢復期或穩定期也需堅持用藥以鞏固治療。
  • 合理選用藥物:以安全性和有效性為主要原則,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抗精神疾病藥物。
  • 及時有效處理藥物的不良反應:一旦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不要貿然減藥或停藥,應儘快換藥,並及時處理不良反應。

心理治療:

  • 生命第一位原則,做好自殺危機干預與治療。
  • 尊重和理解患者人格,體諒患者的病態心理,調適其情感發洩方式,避免激惹。
  • 心理治療方法包括家庭治療、認知療法、行為治療等,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和教育可以促進患者自知力的恢復。
  • 綜合心理干預:充分發揮音樂、文學、書法、繪畫和舞蹈等藝術對心理的醫治作用。

手術治療

部分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比如因為腦外傷導致腦神經受損,從而誘發自制力缺乏的患者,需對症進行手術治療。

家庭治療

  • 一定要遵照醫囑足療程、足劑量服用藥物。抗精神疾病類藥物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原則上應堅持服藥,若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需及時就醫。
  • 定期複查,遵醫囑減藥、停藥和換藥。
  • 多參加手工勞作活動,如飼養、種植、縫紉、抄書、摺紙、戶外除草和打掃衛生等,轉移病態思維,增加自我效能感。
  • 多參加藝術活動,如畫畫、剪紙、插花、唱歌和跳舞等,放鬆心情。
  • 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和鍛鍊,放鬆肌肉和心情,但運動不宜過於劇烈。
  • 規律作息,設定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保證充足睡眠,但要避免睡眠時間過長。
  • 戒除菸酒:減少菸酒中有害成分對腦神經的刺激,比如尼古丁和酒精,能夠有效保護心血管和腦神經,從而預防或緩解精神類疾病導致的自制力缺乏。

常見原因

引起自知力缺乏的原因很多,絕大多數由精神障礙疾病引起,精神症狀越重,自知力水平越低。病程短、急性期的患者的自知力大多數完全喪失,病程長的患者多存在部分自知力。以下為自知力缺乏的常見病因:

  • 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缺乏是急性精神分裂症出現頻率最高的症狀,也是該病診斷中一致性最高的症狀,且該病患者自知力受損較重。
  •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包括癲癇發作、老年痴呆症和顱腦外傷、腦腫瘤、腦血管病、腦炎等所致精神障礙,此類疾病患者的自知力受損度較為嚴重。
  • 情感性精神障礙,包括躁狂症、抑鬱症和躁鬱症,躁狂症患者比抑鬱症患者自知力差,躁狂發作期比抑鬱發作期自知力差。

此外,部分強迫症患者自知力並不完整甚至無自知力。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自知力缺乏:

  • 精神分裂症
  • 癲癇
  • 躁狂症
  • 受到巨大精神刺激或心理創傷

臨床表現

自知力缺乏表現為患者缺乏對自身病態改變的正確態度和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不同疾病引發的自知力缺失的表現不完全一樣。

具體表現的一致性

  • 缺乏對疾病的認識:沒有認識到自己患有精神疾病。
  • 缺乏對精神病體驗的正確分辨和描述:對自己的精神病症狀(如妄想和幻覺等)沒有正確認識。
  • 缺乏對治療的依從性:不要求對疾病進行治療,不配合治療。
  • 在此基礎上,還表現為缺乏對疾病造成的影響的認識。

具體表現的不完全一致性

  • Ⅰ 型精神分裂症以亢進表現的陽性症狀為主,Ⅱ 型精神分裂症以減退表現的陰性症狀為主,Ⅱ 型精神分裂症的自知力缺乏比 Ⅰ 型精神分裂症更為明顯和突出。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缺乏不僅表現在對精神分裂症症狀的認識缺乏,還表現在不能對其症狀進行正確的解釋和歸因;情感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自知力缺失較多地表現在不能對症狀的進行正確的解釋和歸因,尤其是抑鬱發作病人。

伴隨症狀

不同原因的自知力缺乏會伴有相應的其他臨床症狀:

  • 自知力缺乏伴妄想、幻覺:常見於精神分裂症。
  • 自知力缺乏伴癲癇、智力障礙、意識障礙、情感障礙:多見於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如癲癇發作、老年痴呆症和顱腦外傷、腦腫瘤、腦血管病、腦炎等所致精神障礙。
  • 自知力缺乏伴情緒情感高漲、易激惹、易衝動:多見於躁狂症。
  • 自知力缺乏伴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情感淡漠:可見於抑鬱症。
  • 養成健全人格:性格缺陷是精神疾病發病的重要基礎,日常為人處事中,應該注意培養自己的性格,以增強面對壓力或應激事件、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健全人格宜從小培養,貫穿成長過程。
  • 保持情緒宣洩通道的暢通:定期鍛鍊,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培養廣泛而深刻的興趣愛好,獲得良好的生活情趣;積極參加互動互助活動和公益活動,發揮自我價值;遇到難關,不必過分逞強,尋求並接受好友或親屬的建議和幫助。
  • 學習、工作或生活壓力過大時,遭遇重大精神刺激或心理創傷時,積極尋求專業幫助,如心理諮詢和治療。
  • 多閱讀心理學相關書籍,科學認識自己的情緒情感,發現並積攢正能量,同時增強挫折承受力和自我心理調適能力。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