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性障礙: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做作性障礙是指一個人在自己沒有真正生病的情況下,故意和有意識地表現出好像患有身體或心理疾病。代理型做作性障礙是指一個人表現得好像其所照顧的人生病了,而實際上並沒有。

  • 目前在美國還沒有關於做作性障礙患者人數的可靠統計資料。要獲得準確的統計資料很困難,因為患者經常會謊報病情。此外,患有做作性障礙的人傾向於在許多不同的醫療機構尋求治療,這可能會導致統計資料具有誤導性。一般來說,做作性障礙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常見。然而,代理型做作性障礙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為常見。
  • 做作性障礙的確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生物和心理因素對這些疾病出現的影響。一些理論認為,兒童時期被虐待或忽視,或頻繁患上需要住院治療的疾病,可能是導致這種障礙出現的因素。
  • 做作性障礙主要有四種類型,包括:
    • 以精神症狀為主的做作性障礙:該疾病患者會模仿典型的精神疾病行為,例如精神分裂症等。他們可能會出現混亂、言論古怪,並聲稱存在幻覺,感知到不存在的事物,例如出現幻聽。Ganser 綜合徵,有時也被稱為監獄精神病,是一種最初在囚犯身上觀察到的做作性障礙。Ganser 綜合徵患者會有類似於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短期怪異行為。
    • 以軀體症狀為主的做作性障礙:該疾病患者聲稱自己患有與軀體疾病有關的症狀,如胸痛、胃病或發燒的症狀。這種疾病有時被稱為孟喬森綜合徵,以 18 世紀德國軍官 von Munchausen 男爵的名字命名,他以美化自己的生活和經歷而聞名。
    • 同時有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的做作性障礙:該疾病患者會出現軀體和精神疾病的症狀。
    • 其他未特指的做作性障礙:這種型別包括一種被稱為代理型做作性障礙(也被稱為代理型孟喬森綜合徵)的疾病。該疾病患者會給其所照顧的另一個人製造或偽造出生病的症狀。這種疾病通常出現在母親身上(雖然也可能發生在父親身上),他們會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以獲得關注。
  • 做作性障礙患者會故意以多種方式製造或誇大某種疾病的症狀。他們可能會謊報病情或偽造疾病症狀,傷害自己以引起症狀,或者改變檢測標本(如汙染尿樣),使之看起來像是自己或其所照顧的人生病了。
  • 做作性障礙的主要治療方法為心理療法(心理諮詢的一種形式)。治療可能側重於嘗試改變患者的思維和行為(認知行為療法)。家庭治療也可有助於教導患者的家庭成員不要嘉獎或強化患者的行為。目前尚無治療做作性障礙的藥物。然而,藥物可以用來治療任何相關的疾病,如抑鬱症或焦慮症。因為存在藥物可能以有害的方式被濫用的風險,所以必須對做作性障礙患者的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密切監控。
  • 疾病的主要危害:
    • 許多做作性障礙患者還同時患有其他精神疾病,尤其是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患者長期以來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與社會認為正常或普遍的模式有所不同。通常這些人的應對能力較差,也很難與其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 做作性障礙類似於另一類被稱為軀體形式障礙的精神障礙,它也存在由於非實際的軀體疾病或其他心理疾病引起的症狀。這兩類疾病的主要區別在於,軀體形式疾病患者不會故意偽造症狀或誤導他人。
  • 做作性障礙的患者存在健康問題(甚至死亡)的風險,這些問題與傷害自己或以其他方式引起症狀有關。此外,他們可能會對多種檢測、手術和治療有不良反應或產生健康問題,並存在藥物濫用和企圖自殺的高風險。代理型做作性障礙的其中一個併發症為受害者遭受虐待和潛在死亡風險。因為許多患有做作性障礙的人會否認偽造疾病症狀,並且不會尋求或遵循治療,所以他們的康復取決於醫生或親人是否能夠識別或推測他們的病情,鼓勵他們接受適當的醫療護理,並堅持治療。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如果病人三番五次申明自己有病卻又檢查不出任何症狀,同時他所列舉的現象非常具體、精確,近乎於典型症狀,而對其作出進一步檢查又會遭其反對,對其治療照顧卻使其滿意時,該類人群應該及時就醫。
  •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一般情況不需急診治療。

建議就診科室

  • 精神科

醫生如何診斷做作性障礙?

正因為診斷時可能出現患者謊報病情的情況,要診斷做作性障礙非常困難。醫生必須排除其他可能的軀體和心理疾病,然後才能診斷做作性障礙。

如果醫生沒有發現引起症狀的身體原因,或懷疑症狀或異常的化驗結果可能是自我誘發的,醫生可將患者轉介給精神病醫生或心理醫生,這些醫生是經過專門培訓的從事精神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專業醫療人員。精神病醫生或心理醫生通過專門設計的面談和評估工具來評估一個人是否患有做作性障礙。醫生診斷的依據為排除實際的軀體或心理疾病,並觀察患者的態度和行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的主訴進行相關檢查。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是否存在患病者不斷向周圍的人報告自己擁有各類疾病,模仿疾病的症狀,但經診斷後都會發現患者其實無病的現象?
  • 是否有患者篡改醫生的診斷報告?
  • 患者是否對吃藥、打針、住院動手術時非但不反感,反而顯得非常興奮、愉悅?
  • 是否存在患者傷害自己,使自己表現出來的症狀更符合自己所描述的疾病這一事實?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因為許多患有做作性障礙的人會否認偽造疾病症狀,並且不會尋求或遵循治療,所以患者可能會詢問自己偽造的相關疾病的診治相關問題。

要加強患者和其親屬的交流,限制親屬在其患病時給予過度的照顧。

做作性障礙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改變患者的行為,減少其對醫療資源的濫用或過度使用。如患有代理型做作性障礙,則主要目標為確保任何真正或潛在受害者的安全。一旦達到最初目標,則將通過治療找出可能導致患者行為的任何潛在心理問題。

做作性障礙的主要治療方法為心理療法(心理諮詢的一種形式)。治療可能側重於嘗試改變患者的思維和行為(認知行為療法)。家庭治療也可有助於教導患者的家庭成員不要嘉獎或強化患者的行為。

目前尚無治療做作性障礙的藥物。然而,藥物可以用來治療任何相關的疾病,如抑鬱症或焦慮症。因為存在藥物可能以有害的方式被濫用的風險,所以必須對做作性障礙患者的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密切監控。

主要治療方法

心理療法。

疾病發展和轉歸

做作性障礙的患者存在健康問題(甚至死亡)的風險,這些問題與傷害自己或以其他方式引起症狀有關。此外,他們可能會對多種檢測、手術和治療有不良反應或產生健康問題,並存在藥物濫用和企圖自殺的高風險。代理型做作性障礙的其中一個併發症為受害者遭受虐待和潛在死亡風險。

因為許多患有做作性障礙的人會否認偽造疾病症狀,並且不會尋求或遵循治療,所以他們的康復取決於醫生或親人是否能夠識別或推測他們的病情,鼓勵他們接受適當的醫療護理,並堅持治療。

有些做作性障礙患者會出現一到兩次短暫的症狀發作,然後就會好轉。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做作性障礙是一種慢性或長期的疾病,治療非常棘手。

造成做作性障礙的確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生物和心理因素對這些疾病出現的影響。一些理論認為,兒童時期被虐待或忽視,或頻繁患上需要住院治療的疾病,可能是導致這種障礙出現的因素。

做作性障礙患者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想要被視為生病或受傷,而不是為了獲得明確的利益,如經濟獲益。做作性障礙患者甚至願意,有時也渴望經歷痛苦或進行危險的檢查和手術,以獲得別人給予真正生病的人或有親人生病的人的同情和特別關注。因為做作性障礙與嚴重的情緒困擾有關,所以此疾病被認為是一種精神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做作性障礙?

  • 女性(常見種類的做作性障礙);
  • 醫學相關職業(常見種類的做作性障礙);
  • B 群人格特徵(常見種類的做作性障礙);
  • 男性(孟喬森亞型);
  • 單身婚姻狀態;
  • 反社會人格。

做作性障礙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做作性障礙的常見症狀包括:

  • 戲劇性但不一致的病史;
  • 治療開始後無法控制並變得更加嚴重或有變化的不明確的症狀;
  • 病情改善後出現可預測的復發;
  • 廣泛瞭解醫院和/或醫學術語,以及對疾病的教科書式描述;
  • 有許多手術疤痕;
  • 檢測結果呈陰性後出現新的或其他症狀;
  • 僅在患者與他人在一起或被觀察時才出現症狀;
  • 願意或渴望進行醫學檢查、手術或其他程式;
  • 有在許多醫院、診所和醫生辦公室尋求治療的歷史,甚至可能在不同的城市尋求治療;
  • 患者不願讓醫療專業人員與家人、朋友和以前的醫生會面或交談。

做作性障礙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做作性障礙的患者存在健康問題(甚至死亡)的風險,這些問題與傷害自己或以其他方式引起症狀有關。此外,他們可能會對多種檢測、手術和治療有不良反應或產生健康問題,並存在藥物濫用和企圖自殺的高風險。代理型做作性障礙的其中一個併發症為受害者遭受虐待和潛在死亡風險。

常見併發症包括:為心理疾患,併發症與傷害自己或以其他方式引起症狀有關,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

目前尚無可以預防做作性障礙的方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