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

  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ies)是出生前到出生後一個月內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綜合徵,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嚴重病例還伴有智力低下,抽搐及視、聽或語言功能障礙。
一、病因:腦性癱瘓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一般可將致病因素分為三類:①出生前因素:多種因素造成胚胎早期發育異常,胎兒期的感染、缺血、缺氧和發育畸形,母親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糖尿病、腹部外傷和接觸放射線。②出生時因素:羊水或胎糞吸入、臍帶繞頸所致窒息,難產、產鉗所致的產傷、顱內出血及缺氧。早產嬰兒患本症的多,與其血管脆弱易受損害及併發的窒息或代謝障礙有關。③出生後因素:核黃疸、嚴重感染及外傷等。有時某一病例可找到確切病因,不少病例病因不明。

  出生前即有損害者,常有不同程度腦皮質萎縮及腦皮質發育不全。出生時和出生後損害者則以疤痕、硬化或軟化、部分萎縮及腦實質缺損為主。錐體束可出現瀰漫性病變。

 二、臨床表現:主要症狀表現中樞性運動障礙,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後,如患兒抬頭、翻身、坐和四肢運動發育落後或脫漏;自主運動困難;運動僵硬;不協調,不對稱。有肌張力和姿態異常,表現為肌張力增高、低下或高低變化不定;肌張力增高者多呈足尖著地行走,或雙下肢呈剪刀狀交叉,膝鍵反射亢進,可有踝痙攣,巴彬斯基徵陽性。患兒常有異常的姿勢,如頭和四肢不能保持在中線位上,呈現弓狀反張、或為四肢痙攣。腦癱患兒約有2/3合併智慧落後;約半數伴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語言障礙;癲癌發作或情緒、行為障礙等。

  根據臨床特點分為:痙攣型(上肢屈肌張力增高,下肢以伸肌、內收肌張力增高。痙攣型約佔2/3,其表現因受累部位不同,又可分為雙側癱、四肢癱、偏癱、截癱、單癱等);手足徐動型;肌張力低下型;強直型;共濟失調型;混合型等。

  典型病例在出生時或嬰兒期呈現雙側癱或偏癱,繼後常有智慧缺損和痙攣發作,有時可出現不自主運動或小腦共濟失調,病情穩定,非進行性,診斷並不困難。對患兒可行腦電圖及影像學檢查,以明確病變部位、範圍,以及有無先天畸形或合併癲痛等。

三、治療原則:以康復醫療為主,早期進行功能訓練,尤其超早期治療,可獲得較大效果。此外可採用手術解除肌緊張,減輕肢體畸形。有癲病發作者按發作型別給予抗癲痛藥物治療。

 四、常見護理診斷:

  1.軀體移動障礙:與中樞性癱瘓有關。

  2.有面板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軀體不能活動有關。

  3.知識缺乏:與智力低下有關。

五、護理措施:

  1.日常生活護理 指導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員正確護理患兒。日常生活活動是人們維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動,如進食、更衣、洗漱、入廁等。腦癱患兒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對其進行日常生活護理及訓練。更衣時應注意患兒的體位,通常坐著脫衣較為方便。為患兒選擇穿脫方便的衣服,更衣時一般病重側肢體先穿、後脫。要注意培養患兒獨立更衣能力。根據患兒年齡進行衛生梳洗訓練,養成定時大小便習慣。隨年齡增長教會患兒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預示,學會使用手紙、穿脫褲子的動作等。

  2.飲食護理 需供給高熱量、高蛋白及富有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對獨立進食困難兒應進行飲食訓練,在餵食時,切勿在患兒牙齒緊咬情況下將匙硬行抽出,以防損傷牙齒。餵食時應保持患兒頭處於中線位,患兒頭後仰進食可致異物吸入。要讓患兒學習進食動作,儘早脫離他人餵食的境地。如患兒進食的熱量無法保證,可進行鼻飼。

  3.面板護理 病情嚴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腦癱患兒往往長時間臥床,側臥位適合各種腦癱患兒,護理人員常幫助患兒翻身,白天儘量減少臥床時間。及時清理大小便,保持面板清潔,防止褥瘡發生或繼發其他感染。

  4.功能訓練 癱瘓患兒大腦病損是靜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經功能缺陷並非永遠固定不變。如不早期進行恰當治療,異常姿勢和運動模式會固定下來,同時還會造成肌腱攣縮,骨、關節畸形,進而加重了智力障礙。嬰幼兒腦組織可塑性大、代償能力強,若康復治療措施恰當,可獲最佳效果。對癱瘓的肢體應保持功能位,並進行被動或主動運動,促進肌肉、關節活動和改善肌張力。還可配合推拿、按摩、針刺及理療。嚴重肢體畸形者5歲後可考慮手術矯形。對伴有語言障礙的患兒,應按正常小兒語言發育的規律進行訓練,尤其0~6歲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平時要給患兒豐富的語言刺激,鼓勵患兒發聲、矯正發聲異常,並持之以恆地進行語言訓練,以增強患兒對社會生活的適應勢力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