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膽石病的病因有哪些方面

膽石症是指膽道系統任何部位發生的結石。根據其部位的不同分為膽囊結石,肝外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根據其成分的不同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及混合性結石膽固醇,膽色素,鈣及其他金屬鹽類。膽石的形成並非是某一種病理因素所致,多年來的研究已證實,膽石是在多種因素影響下所發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的最終結果。

1、膽固醇、膽鹽及磷脂代謝異常膽汁中的主要成分為膽鹽,膽固醇及磷脂膽紅素等。膽汁中的膽固醇,膽汁酸與磷脂的含量比例對於維持膽固醇的溶解狀態十分重要,當膽固醇分泌量增加,膽鹽的分泌量減少,這3種異常單獨或在一起存在時都可導致生石膽汁分泌量增加,都可使膽固醇成為過飽和狀態。1954年Isaksson等人提出膽鹽及卵磷脂所形成的膠粒維持膽固醇在膽汁中的溶解作用。但近晚期發現尚有一種膽固醇載體及磷脂大泡,大泡主要由磷脂與膽固醇組成,存在於所有膽汁中。通常在大泡內膽固醇與磷脂的克分子比為1∶1可達到5∶2,而在微膠粒中膽固醇與磷脂比為1∶2至1∶5,大泡較微膠粒能更多地攜帶膽固醇。在膽固醇與磷脂比例升高時,如在大泡中比例為3∶2,微膠粒中比例為1∶3時,就超過攜帶能力達到亞穩態界限濃度,膽固醇就有沉澱傾向。

2、促成核與抗成核因子失調結石形成的第一步為成核,就是膽固醇分子聚合成一個相當大小的固體實塊,一旦這個實塊和核心形成後,就可以出現膽固醇晶體生長,然後更多的分子沉積於晶體裂隙中,形成結石。目前這個假說已得到大多數學者的承認與贊同。此外尚有學者認為,正常人和膽石患者的膽汁中都存在著成核因子與成核抑制因子,能否成核,取決於二者之間的比例關係。若比例關係失調,成核因子占主導地位時即可促進核的發生,反之則不能成核。正常膽汁成核時間長而膽石病患者的膽汁成核時間很短,提示在膽汁中存在膽固醇沉澱的因子。另一方面在實驗模型系統中膽固醇沉澱較含有同樣類脂成分的膽汁中的膽固醇沉澱快得多,表明膽汁中含有抗成核因子。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