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口蹄疫的區別 如何鑑別手足口病

  【導讀】手足口病和口蹄疫的區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手足口病對我們的危害很大,但是它的症狀比較難分辨,那麼手足口病和口蹄疫的區別有哪些?今天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手足口病和口蹄疫的區別吧!

手足口病和口蹄疫的區別

  1、疾病名稱與疾病分類不同。

  口蹄疫的英文名為Aphthae Epizootic;手足口病的英文名為Hand,footandmoutn disease。口蹄疫與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傳染病。

  2、病原體不同。

  口蹄疫的病原體為口蹄疫病毒,屬於人畜共患病原體。手足口病是由數種腸道病毒感染所致。

  3、症狀體片不同。

  口蹄疫、手足口病雖患病部位在口腔、手指間、足趾端有相似之處,但症狀體徵各有不同。

  口蹄疫起病後主要表現為全身中毒症狀和區域性皰疹損害兩大特徵。出現發熱、頭痛、全身不適,1~2天后在口腔粘膜、舌邊、手指間、足趾端發生水皰,再1~2天水泡破潰,形成爛斑,繼發感染成膿皰,然後結痂、脫落,一般不留瘢痕。病程1~`2周,大多預後良好,嚴重病例可併發心肌炎。

 手足口病大多無發熱或低熱,但有呼吸道感染症狀。先在口腔粘臘出現皰疹,分佈和頰粘膜、齒齦、舌邊,並破潰成潰瘍。隨即在手指、足部、臀部、膝部出現丘疹,第二天只有少部分丘疹形成皰疹,如綠豆、赤小豆大,單個性不融合,內含透明液體,終不破潰,3~5天自行吸收收縮。全身症狀輕,病程約一週,預後良好。

  4、傳染源不同。

  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類(兩半蹄子)動物牛、羊、豬、鹿、駱駝等發生口蹄疫,成為人患口蹄疫的傳染源。只有先出現獸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

  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患者和腸道攜帶病毒的人,屬於人類疾病。

  5、傳播途徑不同。

  口蹄疫是透過接觸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潰瘍爛斑,經面板粘膜感染的;偶而也有食用了被病毒傳染而又未加熱(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極為散在發生的。

  手足口病是由於接觸病人,透過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汙染經口感染的,也可透過呼吸道傳播。因此,可出現不同規模的流行。

  6、發病人群不同。

  人患口蹄疫決定於與病畜的接觸,發病人群的年齡廣泛,但由於易感性很低,發病機會很少。兒童和老年人一旦患病症狀較重。

 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兒傳染病,3歲以下患兒佔絕大多數不清,很少超過5歲以上者。1983年天津市流行手足口病,3歲以下兒童發病率為32.85‰,3~6歲為14.23‰,7~14歲為1.27‰,15歲以上0.05‰。常在托幼機構出現流行。

  7、診斷依據不同。

  口蹄疫需先有當地牲畜口蹄疫發生或流行,並有與病畜接觸機會,或飲用病畜汙染而未加熱的奶等感染關係。潛伏期2~18一友3~8天常見;發病具有全身中毒症狀及區域性皰疹、潰瘍損害兩大特徵。

怎樣鑑別手足口病與其他類似疾病

  根據上述臨床特徵,在大規模流行時,診斷不困難。但散在發生時,須與口蹄疫、皰疹性咽頰炎、風疹等鑑別:

  (1)皰疹性口炎四季均可發病,以散在為主。一般無皮疹,偶爾在下腹部可出現皰疹。

  (2)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個血清型、65個亞型。主要侵犯豬、牛、馬等家畜。對人雖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發生於畜牧區,成人牧民多見,四季均有。口腔粘膜疹易融合成較大潰瘍,手背及指、趾間有疹子,有癢痛感。

  (3)皰疹性咽頰炎,可由CoxA組病毒引起,病變在口腔後部;如扁桃體、軟顎、懸雍垂,很少累及頰粘膜、舌、齦。不典型、散在性HFMD很難與出疹發熱性疾病鑑別,須做病原學及血清檢查。

  醫生通常能根據病人的年齡、病人或家長的訴說的症狀,及檢查皮疹和潰瘍來鑑別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潰瘍。可將咽拭子或糞便標本送至實驗室檢測病毒,但病毒檢測需要2-4周才能出結果,因此醫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項檢查。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時須有病原學的檢查依據。

 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4歲及4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得病。由於成人的免疫系統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發病,也無任何症狀。但感染後會會成為病毒傳播者,把病毒傳染給孩子,這也就是很多家長說的,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沒有讓孩子出過一天家門,孩子卻感染了手足口病的原因。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護,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孩子。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傳染病。

  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主要是科薩奇病毒A組4、5、7、9、10、16型和B組2、5、13型,腸道病毒71型,簡稱EV71。人群對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學齡前兒童為主。

  腸病毒在病毒學上的分類是屬於微小病毒科(picornaviridae)中的腸病毒群(enterovirus)。EV 71為目前腸病毒群中最晚發現的病毒,其感染性強且致病率高,尤其是神經系統方面的併發症。

  其它同屬於腸病毒群之病毒尚包括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es;具3種型別)、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es;A型具23 種型別、B型具6種型別)、伊科病毒(Echoviruses;具31 種型別)及腸病毒(Enteroviruses 68~72型)。

  一般家庭怎麼預防消毒?

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流行期間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要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面板(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如果家裡沒有孩子得手足口病,採用一般家庭的預防方法即定時打掃衛生,定期在家裡噴灑一些消毒劑如84消毒液等。

  如果家裡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採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熱水浸泡30分鐘或者煮沸3分鐘;汙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劑(84消毒液或漂***)按使用說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糞便、擦拭用紙等都最好倒入適量消毒劑,攪拌消毒後再丟入廁所。

  因為手足口病主要爆發在兩週歲內的兒童,這個年齡段的嬰兒多在託兒所,相對集中。再加上腸道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傳播速度快、控制難度大,這樣就很容易出現短時間內的流行性的爆發。

  威脅生命,患兒偏小

  近年來也出現過少數患兒,主要是兩週歲以下的嬰兒。也會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就要警惕併發心肌炎、腦炎、肺水腫等,嬰兒免疫力不強,往往就會危害到生命。特別是EV71感染的患兒,可出現腦膜炎、腦脊髓炎、神經源性肺水腫、迴圈障礙等,病情兇險,可致死亡或留有後遺症。

  主要併發症

  1.潰瘍,由於嬰幼兒手,足,口,肛周等部位的面板粘膜比較薄嫩,所以就很容易造成潰瘍,長久的潰瘍癒合起來困難。

  2.感染,由於胃腸道病毒造成全身的感染,比如感染心肌,引發心肌炎:感染腦或者腦膜,導致腦炎或者腦膜炎:感染肺,引起肺炎,肺水腫。

  3.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少數的嬰兒,由於自身的免疫力低下,加上感染導致的心肌炎,腦膜炎,肺水腫。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危害到生命。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