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骨穴 - 針灸穴位

京骨,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跖区,第5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癫痫、目翳。直刺0.3-0.5寸。

名詞釋義

京,大也。位在足外側大骨下,即第五蹠骨粗隆前下方。此大骨本名京骨,故以為名。

功能作用

疏風解表,寧神定志,通經活絡。

定位

位於蹠區,第5蹠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側動、靜脈。布有足背外側皮神經,深層為足底外側神經。

詳細主治

1、頭痛、項強。2、腰腿痛。3、癲癇。4、目翳。

詳細操作

正坐垂足著地,或仰臥,於足外側緣赤白肉際,當第五蹠骨粗隆之前下緣處取穴。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心肌炎、腦膜炎、腦溢血、癲癇、小兒驚風、腰腿痛、佝僂病、頭痛、項強、瘧疾等。

配伍

1、配腕骨穴、風池穴治頭痛。2、配大杼穴治項強。3、配中管穴、三間穴、偏歷穴、厲兌穴、承筋穴等治鼽衄。4、配束骨穴治目內眥赤爛。5、配前谷穴治目翳。6、配曲池穴、小海穴、少海穴、間使穴、陽溪穴、陽谷穴、大陵穴等治癲狂。7、配大杼穴、列缺穴、大迎穴、曲澤穴治痙痓。8、配崑崙穴治心痛引背。9、配大鐘穴、大陵穴治驚恐。10、配膈關穴、秩邊穴治背惡寒痛,脊強難俯仰。

相關論述

1、《醫經理解》:“京,大也。京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大骨下。”2、《經穴釋義匯解》:“京,大也。位在足外側大骨下。又京作原,古通用,京即原宇。穴為足太陽胱脈之原,故名京骨。”

3、《圖翼》:“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