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葉七 - 中藥材

棕叶七,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泽泻虾脊兰CalanthealismaefoliaLindl.的全草。分布于浙江、台湾、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腰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痛。

主治

跌打損傷,腰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主治止血、跌打損傷、腰痛。”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蘭科植物澤瀉蝦脊蘭。

形態特徵

澤瀉蝦脊蘭,又名澤瀉葉蝦脊蘭。根狀莖不明顯。假鱗莖細圓柱形,長1-3釐米,粗3-5毫米,具3-6枚葉,無明顯的假莖。葉在花期全部展開,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形似澤瀉葉,通常長10-14釐米,最長可達20釐米,寬4-10釐米,先端急尖或銳尖,基部楔形或圓形並收狹為柄,邊緣稍波狀,兩面無毛,有時背面疏被短毛;葉柄纖細,比葉片長或短,長6-20釐米或更長,粗約4毫米。花葶1-2個,從葉腋抽出,直立,纖細,約與葉等長,密被短柔毛,在花序之下具1-2枚鞘和苞片狀的葉;鞘筒狀,長1-1.5釐米;總狀花序長3-4釐米,具3至10餘朵花;花苞片宿存,草質,稍外彎,寬卵狀披針形,長5-10毫米,基部寬4-7毫米,先端漸尖或稍鈍,邊緣波狀;花梗和子房長達2釐米,被短柔毛;花白色或有時帶淺紫堇色;萼片近相似,近倒卵形,長約1釐米,中部以上寬6毫米,先端稍鈍,具5條脈,僅中央3脈較明顯,背面被黑褐色糙伏毛;花瓣近菱形,長8毫米,中部寬4毫米,先端鈍,基部收狹,具3條脈,無毛;唇瓣基部與整個蕊柱翅合生,比萼片大,向前伸展,3深裂;側裂片線形或狹長圓形,長約8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圓形,兩側裂片之間具數個瘤狀的附屬物和密被灰色長毛;中裂片扇形,比側裂片大得多,先端近截形,深2裂(裂口深為中裂片長的2/5),近先端處寬約1釐米,基部收狹為爪,無毛;距圓筒形,纖細,勁直,與子房近平行,長約1釐米,無毛;蕊柱長約3毫米,上端稍擴大,無毛;蕊喙2裂,裂片近長圓形,長1.2毫米,寬約0.5毫米,先端近截形;藥帽在前端收狹,先端截形;花粉團卵球形,近等大,長約2毫米。花期6-7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浙江、臺灣、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m以下的山坡闊葉林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