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現絲蟲病症狀 病因

症狀體徵

常現絲蟲病可長期寄生而不產生症狀,但有些病例可出現多種臨床症狀,包括血管神經性水腫,與羅阿絲蟲卡拉巴腫相似,有頭痛、關節痛、神經精神症狀、肝脾腫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嚴重者可出現心包炎,甚至心力衰竭。

疾病病因

雌蟲長、寬為(70~80)mm×120μm,雄蟲長、寬為45mm×60μm。微絲蚴長、寬為200μm×4μm,無鞘膜,無規則的週期性。

病理生理

虻叮咬人體吸血時,微絲蚴可被吸入,約經7 天在斑虻體內發育為感染期幼蟲,當虻再次吸血時,感染期幼蟲即自喙逸出至人體面板上,經吸血創口而侵入人體,在人體內約經1 年發育成熟。成蟲移行於皮下結締組織而發病。

診斷:診斷有賴於血液內找到微絲蚴。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嗜酸粒細胞增多,血液可找到微絲蚴。

鑑別診斷

應與盤尾絲蟲病、歐氏絲蟲病相鑑別。

治療方案

甲苯達唑療效較好,100mg/次,2 次/d,連服30 天。乙胺嗪單一療程效果欠佳,常需幾個療程。劑量為5~6mg/(kg?d),2~3 周為1 個療程。
併發症

可併發關節炎、心包炎、嚴重患者出現心力衰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