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間質性腎炎如何診斷

慢性間質性腎炎又稱慢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是一組以腎小管萎縮和腎間質纖維化慢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早期以腎小管功能損害為主。後期表現為慢性進展性腎功能衰竭。引起本病的病因很多,我國常見者是伴尿路梗阻的複雜性慢性腎盂腎炎,而藥物、代謝性或免疫性疾病引起本病綜合徵的發病特點與病因關係密切。若為感染所致,多好發於中青年女性,藥物性發病者與服藥史有關,地區差異可能與種族、氣候、飲食習慣等有關。預後與腎功能受損程度及高血壓程度有關。預後不良的威脅主要來自尿毒症及高血壓。

臨床表現,本病多緩慢隱襲進展。患者常首先呈現腎小管功能障礙。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導致腎性糖尿。遠端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導致夜尿多,尿比重及滲透壓減低,腎小管性蛋白尿,腎小管酸化功能障礙導致腎小管性酸中毒。隨後也將出現腎小球功能損害,血肌酐逐漸增高及患者尿常規異常,一般僅有輕度異常,常為輕度蛋白尿,少量紅、白細胞及管型。直到進入尿毒症。與腎損害同時常伴隨出現高血壓及貧血。

診斷要點。1、慢性腎盂腎炎史或濫用鎮痛藥史。

2、起病隱襲,多尿,夜尿,輕度蛋白尿。

3、尿常規檢查,尿蛋白±至+,比重1.015以下。

4、尿蛋白定量低分子蛋白尿。

5、酚紅排洩試驗及濃縮稀釋試驗提示腎小管功能損害。

6、尿溶菌酶及尿2至微球蛋白增多。

本病確診主要靠病理檢查,臨床疑診時應儘早進行腎穿刺。

治療,原則應積極去除致病病因,根據病因用藥,以延緩腎功能損害進展。

1、病因治療,如停用過敏藥物,清除感染因素。

2、對症支援療法:腎性貧血、高血壓給予相應處理。

3、抗菌素治療。

4、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

5、發生終末期腎衰者,進行透析治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或行腎移植。

6、中藥有促進原代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生長,促進受損的細胞恢復,提高細胞膜的穩定性,增強腎小管上皮細胞耐受缺氧的能力,對間質性腎炎有一定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