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鼻竇炎的表現和治療

  兒童鼻竇炎較為常見,近年來頗受重視。其病因、症狀、診斷和治療與成人者不盡相同。各竇之發病率與其發育先後不同有關;上頜竇和篩竇較早發育,故常先受感染,額竇和蝶竇一般在2~3歲後才開始發育,故較遲受累。

病因

與兒童的鼻竇解剖、生理和身體的發育狀態以及兒童特有的疾病。生活習性和行為等密切相關。(1)鼻竇竇口相對較大,感染易經竇口侵入鼻竇;兒童鼻腔和鼻竇粘膜嫩弱,淋巴管和血管豐富,一旦感染致粘膜腫脹較劇和分泌物較多,極易阻塞竇口引起鼻竇通氣和引流障礙。(2)身體抵抗力和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均較差,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猩紅熱和流行性感冒等),鼻竇炎常繼發於上述疾病。(3)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以及顎裂和後鼻孔閉鎖等影響正常鼻呼吸。(4)先天性免疫機能不全或特應性體質。(5)在不清潔水中游泳或跳水。(6)易發生鼻腔異物、鼻外傷而繼發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鏈球菌和葡萄球菌。

臨床表現

1.急性鼻竇炎

早期症狀與急性鼻炎或感冒相似,但全身症狀較成人明顯。故除鼻塞、膿涕多外,可有發熱、脫水、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呼吸急促、拒食、甚至抽搐等表現。常同時伴有咽痛、咳嗽;也可伴發急性中耳炎、鼻出血等;較大兒童可能主訴頭痛或一側面頰疼痛。

2.慢性鼻竇炎

主要表現間歇性或經常性鼻塞,粘液性或粘膿性鼻涕,常頻發鼻出血。病情嚴重和病程遷延者可表現有精神不振,胃納差,體重下降或低熱,甚者可能繼發貧血、風溼、關節痛、感冒、胃腸或腎臟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由於長期鼻阻塞和張口呼吸,導致患兒頜面、胸部以及智力等發育不良。

檢查和診斷

1.前鼻鏡檢查

鼻腔內常有多量膿性鼻涕,收縮鼻粘膜和清除鼻腔內膿涕後一般可見鼻粘膜呈急性或慢性充血、腫脹,中鼻道或嗅裂可見膿性分泌物。

2.注意鼻前庭可能有結痂,上唇及鼻翼附著處面板可能有脫皮或軟裂,均為膿性鼻涕刺激面板而致。

3.急性者可能出現感染鼻竇的鄰近軟組織紅腫,如篩竇炎可引起內眥部紅腫。此外,急性者感染鼻竇之相應表面面板軟組織可有壓痛。

4.x線檢查僅對上頜竇和篩竇感染有診斷參考意義。

5.其他檢查必要時,可對較年長患兒行纖維鼻咽喉鏡或鼻竇內窺鏡檢查,有助於診斷。此外,a型超聲波(加用雙向b超)掃描亦有較好的診斷價值。6歲以上患兒可行診斷性上頜竇穿刺沖洗術。

兒童鼻竇炎完全可以發生在學齡前,如感冒持續1周,膿涕不見減少甚至增多,以及症狀加重者,應考慮鼻竇炎。

併發症

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已使併發症明顯減少,但兒童因身體未發育完善和抵抗力低,發生併發症的傾向仍高於成人,尤其是年幼患兒。如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即鼻塞性支氣管炎),甚者還可發生上頜骨骨髓炎、眼眶蜂窩織炎、腦膜炎、海綿塞血栓性靜脈炎和視神經炎等嚴重併發症。因此,對年幼患兒除詳細檢查鼻和鼻塞外,尚應注意聽力、肺部、眼瞼、眶內、眼球活動、視力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等情況,以便及早發現併發症和治療之。

預防

及時治療和糾正可能引起本病的各種致病因素,加強營養和鍛鍊身體,應謹防感冒。

治療

1.急性者應及早全身應用足量抗生素以控制感染,鼻區域性應用鼻粘膜收縮劑(禁用鼻眼淨),以利鼻腔和鼻竇通氣引流。較年長患兒在應用鼻粘膜收縮劑後,可給予鼻蒸氣吸入和區域性熱敷。此外,需注意休息和給予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如合併有併發症者,則應同時治療。

2.慢性者在一般治療的同時,尚可考慮給予鼻竇置換法,此法對篩竇炎和全鼻竇炎者效果較佳。亦可輔以物理療法。特應性體質者可結合抗變態反應療法。對患慢性上頜竇炎的較大兒童,亦可考慮採用上頜竇穿刺沖洗法,沖洗畢後可向竇腔內注入抗生素溶液。考慮到大部分慢性上頜竇炎患兒可能與區域性免疫缺餡有關,故亦可向塞腔內注入左旋咪唑和抗生素的混合液。兒童鼻竇炎經適當治療後大多可以康復,一般不採取手術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