櫚木 - 中藥材
榈木,中药名。为豆科红豆树属植物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O.mollis Dunn; Fodorouia henryi( Prain) Yakov.]的木材、根皮或根、叶。具有祛风除湿,活血破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产后瘀血腹痛,赤白漏下,跌打损伤,骨折,感冒,毒蛇咬伤,无名肿毒。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溼,活血破瘀,解毒消腫。
主治
主要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腰肌勞損,產後瘀血腹痛,赤白漏下,跌打損傷,骨折,感冒,毒蛇咬傷,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
《江西草藥》:本品有毒,可以催吐,內服不宜過量。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主破血,血塊,冷嗽,並煮汁及熱服。
2、《海藥本草》:主產後惡露衝心,徵瘕結氣,赤白漏下,並銼煎服之。
3、《江西草藥》:祛風通絡,解毒。治跌打損傷,感冒,青竹蛇咬傷。
4、《福建藥物志》:活血破瘀,主治腰肌勞損,咳嗽咯血,骨折,跌打損傷,燙傷。
5、《湖南藥物志》:主治血絲蟲病。
6、《浙江藥用植物志》:活血消腫,祛風溼。治跌打損傷,風溼性關節炎,無名腫毒。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跌打損傷:花櫚木根皮9g。水煎服,米酒為引。另用花櫚木鮮根皮適量,甜酒糟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2、治感冒:花櫚木莖3g。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手冊》)
3、治腮腺炎:花櫚木根30g,青木香12g。共研細粉,用酒調成糊狀塗患處。如全身症狀較重,可同時服上藥70%的酊劑,成人每次5ml,小兒每次2ml,每日2次。(《全國中草藥彙編》)
4、治腰肌勞損,扭傷:花櫚木根皮84g,用高粱酒400ml浸7d,常加搖動。成人每服6ml,每日2次,7d為1個療程;另用藥液外擦患處。(《江西草藥》)
5、治骨折:花櫚木根皮、骨碎補各125g,樟腦粉30g。加酒糟搗爛,復位固定後敷患處。1星期內不必換藥。(《福建藥物志》)
6、治燙傷:花櫚木葉研末,調茶油塗患處。(《福建藥物志》)
7、避孕:花櫚木根9g。煎水,月經乾淨後3d服。(江西《草藥手冊》)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曬乾或鮮用。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豆科紅豆樹屬植物花櫚木。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16m。樹皮灰綠色,光滑,幼枝密被黃褐色茸毛。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13-33cm;小葉5-9,革質,葉片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6-10cm,寬2-5cm,先端短尖,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無毛,下面密被灰黃色茸毛。花排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狀,生於枝端或葉腋,花序軸及小花梗均被黃褐色茸毛;萼簡倒圓錐形而短,先端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與筒部幾等長,萼簡內外均有灰黃色茸毛;蝶形花冠,中央淡綠色,邊緣綠色微帶淡紫。旗瓣近圓形,具柄,翼瓣、龍骨瓣斜倒卵形;雄蕊10,全分離,不等長,花絲淡綠色,花葯淡灰紫色,內彎,開花時突出;子房邊緣具疏年毛,花柱線形,柱頭偏斜。莢果扁平,長橢圓形,長5-12cm,寬1.5-4cm,木質,稍有喙,熟時紫褐色,被蠟質。種子4-8顆,稀l-2顆,種子橢圓形,長8-15mm,成熟時鮮紅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1300m的山坡、溪谷兩旁雜木林內。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