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胃靜脈曲張簡介
1、食管胃靜脈曲張分級型:日本、歐美及我國有關食管靜脈曲張的分級標準不同,本共識推薦我國的分型方法。
按食管靜脈曲張形態及出血危險程度分輕、中、重3級Ⅱa,C。輕度G1:食管靜脈曲張呈直線形或略有迂曲,無紅色徵。中度G2:食管靜脈曲張呈直線形或略有迂曲,有紅色徵或食管靜脈曲張呈蛇形迂曲隆起但無紅色徵。重度G3:食管靜脈曲張呈蛇形迂曲隆起且有紅色徵或食管靜脈曲張呈串珠狀、結節狀或瘤狀不論是否有紅色徵。
胃靜脈曲張的分類主要根據其與食管靜脈曲張的關係以及在胃內的定位。食管胃靜脈曲張,GOV是食管靜脈曲張的延伸,可分為3型。最常見的為1型GOV1靜脈曲張,顯示為連續的食管胃靜脈曲張,沿胃小彎延伸至胃食管交界處以下2~5釐米,這種靜脈曲張較直,被認為是食管靜脈的延伸,其處置方法與食管靜脈曲張類似。2型GOV2靜脈曲張沿胃底大彎延伸,超過胃食管結合部,通常更長、更迂曲或呈賁門部結節樣隆起。3型GOV3靜脈曲張既向小彎側延伸,又向胃底延伸。孤立的胃靜脈曲張IGV不伴食管靜脈曲張,分為2型。1型IGV1位於胃底,迂曲交織,呈串珠樣、瘤樣、結節樣等。2型IGV2位於胃體、胃竇或幽門周圍,此型十分罕見。出現IGV1型胃底靜脈曲張時,需除外腹腔、脾靜脈栓塞IIa,C。
2、食管胃靜脈曲張的自然史
食管胃靜脈曲張及出血主要原因是門靜脈高壓。國外研究顯示,肝臟功能儲備及肝靜脈壓力梯度HVPG是決定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重要因素。HVPG正常值為3~5毫米Hg。若HVPG<10毫米Hg,肝硬化患者通常不發生靜脈曲張。肝硬化伴食管胃靜脈曲張患者的HVPG至少為10~12毫米Hg。若HVPG12毫米Hg,則可控制門靜脈高壓相關的併發症。因此,理論上長期用藥持續降低門靜脈壓力,可降低門靜脈高壓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但目前仍無理想的預防與治療方法。
食管胃靜脈曲張可見於約50%的肝硬化患者,與肝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Child-PughA級患者發生率約40%,而Child-PughC級患者發生率升至85%。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可在病程早期即發生靜脈曲張及出血,甚至在沒有明顯肝硬化形成前即可發生。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