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狹窄一定要手術嗎

膽管狹窄是由於膽管損傷和複發性膽管炎所致或是先天性而導致的膽管腔瘢痕性縮窄。膽管狹窄可由醫源性損傷、腹部外傷和膽囊結石、膽管結石、膽管炎症等刺激,導致膽管壁纖維組織增生、管壁變厚、膽管內腔逐漸縮窄。臨床表現為腹痛、寒戰、高熱、間歇性黃疸等。早期可行抗生素治療,但手術治療是本病的根本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對於大多數損傷性膽管狹窄的病例,膽管-空腸吻合術是遠期療效最為確切的膽道重建術式。保留括約肌的膽管修復手術包括膽管對端吻合和自體帶血管蒂的組織瓣修復術。對於膽總管中段的侷限性狹窄、膽管壁及周圍組織瘢痕增生輕、近遠端膽管口徑差異較小的患者也可以採用狹窄段膽管切除後膽管對端吻合術。對於狹窄段較長的膽管切開後,侷限性膽管缺損可以考慮用自體帶血管蒂的組織瓣進行修復,適用的替代性組織包括胃漿肌瓣、空腸漿肌瓣、臍靜脈瓣和膽囊瓣。但由於缺乏大宗病例的長期隨訪結果,這種修復技術的確切治療價值尚待進一步評估,需嚴格掌握其手術適應證。

還可以藥物治療:免疫抑制藥:皮質激素已被廣泛用於狹窄性膽管炎的治療,皮質激素不僅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膽管壁纖維化,而且具有直接利膽、減輕黃疸的作用。臨床中心對新一代免疫抑制藥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皮質激素類藥物:能緩解病人的面板瘙癢,但不能改變其病理過程。服用熊去氧膽酸,以抑制膽固醇的生物合成,且與卵磷脂結合形成一種混合晶體,使過飽和的膽固醇可溶性增加,改善膽汁的流動性。

內鏡和介入技術在醫源性膽管損傷診治中的應用逐漸增多,但是對於損傷性膽管狹窄或手術後膽腸吻合口狹窄採用狹窄段膽管球囊擴張或支架支撐並不能獲得滿意的長期療效。只有少數沒有組織缺損的輕微膽管損傷,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和放置支架可以作為其確定性治療方法。內鏡和介入技術在損傷性膽管狹窄治療中最重要的價值是作為輔助性治療手段用於確定性手術前控制膽漏和感染以及手術後複發性膽管狹窄的處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