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脊柱側彎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病史

1、早期發現:脊柱側凸首次大多被家長或老師無意發現,表現為雙肩不等高,單側肩胛骨向後突出,對於ais,初次發現常在10~13歲。

2、臨床症狀:脊柱向一側彎曲常為首診時的主要症狀,另外還有站立時軀幹不對稱如雙肩不等高、一側肩胛骨向後突出、前胸不對稱等表現。嚴重的脊柱側凸可導致胸廓塌陷、軀幹不平衡、軀幹縮短和由於胸腔容積下降造成的耐力下降、氣促、心悸等,少數病人可出現腰背痛。部分病人的脊柱側凸是無意中發現的,畸形可以不明顯。

3、家族史:雖然目前尚未明確ais與遺傳的關係,但臨床觀察發現ais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瞭解平時的健康狀況、智力水平、母親的妊娠分娩史對於排除非特發性脊柱側凸有重要意義。例如瞭解患者的出生史及有無小兒麻痺症病史,可以幫助區分難產引起的腦癱和脊髓灰質炎後的脊柱側凸。

4、個人史:詳細瞭解個人史有助於判斷脊柱側凸的自然病程,如要了解脊柱側凸的發病年齡及病程進展情況。特發性脊柱側凸大多發病在青春發育期,而且在快速生長期進展迅速。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凸可以在任何年齡發病。

二)體格檢查

1、前屈試驗是特發性脊柱側凸的重要檢查,囑患者站立,兩足併攏,膝伸直,腰前屈,雙手並齊,兩臂下垂,醫生從病人的前、後及側面觀察背部兩側是否有一側高,一側低和後凸或前凸畸形。用脊柱側凸尺測量不對稱的角度,如果在5~7o,則x-線上cobb角在15~20o。病人站立位可以檢查有無軀幹的傾斜,判斷脊柱的柔軟性,另外需要檢查雙肩、兩側髂脊是否等高。當有背疼存在時,要注意檢查疼痛的部位。

2、詳細的神經系統檢查,仔細檢查感覺、運動、肌力、肌張力和反射是否存在異常,是否有腹壁反射的減弱、消失與不對稱以及病理徵。檢查面板有無牛奶咖啡斑,面板和關節有無過度的鬆弛,有無marfan氏綜合徵的表現。有助於排除非特發性脊柱側凸如:先天性脊柱側凸,大腦性癱瘓,脊髓灰質炎,脊柱裂,神經纖維瘤病,marfan氏綜合徵,ehlers-danlos綜合徵,chiari畸形等引起的脊柱側凸。

三)影像學檢查

x線平片是診斷和評價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主要手段。可以確定側凸的型別、部位、嚴重程度和柔韌性,有助於判斷病因,進行術前設計。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x線特徵表現為:①無脊椎骨性結構的改變:少數早期側凸的頂椎可有輕度楔形變。②側凸的彎曲度呈均勻性改變,不會出現短弧及銳弧。⑧具有一定的呈均勻變化的柔韌性,從頂椎到端椎柔韌性逐漸增加。④側凸在胸椎以右側凸多見,如左側凸則要考慮非特發性脊柱側凸的可能性。⑤特發性胸椎側凸在矢狀面上大多表現為胸椎的生理性後凸減少或消失。⑥特發性脊柱側凸的前柱(即椎體)大多轉向凸側,而後柱(棘突)則是轉向凹側,如旋轉方向相反,要排除腫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側凸。

x線平片要求是站立後前位胸1至骶1全脊柱片,手術者需要拍側位片和bending片。在冠狀面上測量側凸的角度常應用cobb法,首先在正位片上定出側凸的上下端椎,端椎在整個彎曲中傾斜最重,沿上端椎的上終板和下端椎的下終板各畫一條直線,兩線垂直線的交角即為側凸的cobb角。骨骼成熟度的評價在預測脊柱側凸進展和決定治療措施中非常重要,最常採用骼骨骨骺進行估計,即risser。骨化由髂前上嵴逐漸移向髂後上嵴,將髂嵴分成四等分,骨骺移動25%為i級;50%為⒓叮75%為級,移動到髂後上嵴為n級,骨骺與髂骨融合為v級,此時標誌骨髂系統發育停止。

特發性脊柱側凸一般不需要進行ct和mri檢查。對"非典型性"特發性脊柱側凸,如胸椎左側凸,伴有區域性感覺或運動的缺失,腹壁反射異常,病理反射陽性,異常的面板表現等,mri可排除椎管內病變,如脊髓空洞、chiari畸形、脊髓栓系和脊髓縱裂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