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宮頸糜爛的鑑別依據是什麼

每一種疾病在患者的身體上都有一個由早期到晚期的發展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若及早治療了,病情就會慢慢好轉。專家介紹,宮頸糜爛亦是如此,若只在檢查之後,治療較早,病情就不會繼續惡化。那麼,臨床上診斷宮頸糜爛的依據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診斷真性和假性宮頸糜爛的依據

1、假性糜爛

糜爛的病理學概念是指表面上皮的脫落,而臨床工作中常見的宮頸糜爛,多為宮頸外口周圍的紅色區域。陰道鏡檢查時,在紅色區表面塗以百分三醋酸後,可見到紅色區域區域性呈“葡萄串”改變,此乃柱狀上皮水腫引起。

在宮頸糜爛的診斷過程中,如對該處行活體組織檢查,顯微鏡下可見到表面被覆柱狀上皮。因此,如嚴格按照糜爛的病理學定義,此處並不屬於糜爛,故有人建議稱為假性糜爛。臨床工作中所見到的宮頸糜爛,多是屬於這種型別。

 2、真性糜爛

由於宮頸表面經常有較多的粘液或膿性分泌物覆蓋,這些分泌物長期刺激、浸漬宮頸外口周圍的鱗狀上皮,再加上宮頸深層組織的炎性浸潤,使覆在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失去活力而脫落,形成潰瘍,這就是真性宮頸糜爛的診斷依據。

但這一糜爛面很快就被其周圍的柱狀上皮所覆蓋,形成表面呈顆粒狀、有一定光澤的紅色區域,即假性糜爛。我們日常工作中所發現的子宮頸糜爛,多屬於假性糜爛,而真性糜爛只是這一病變過程中的一個短暫階段,其轉歸將是表面被柱狀上皮覆蓋而成為假性糜爛。

 診斷宮頸糜爛和宮頸炎的依據

1、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根據病灶糜爛面的深淺度,可分為輕度糜爛、中度糜爛、重度糜爛3種,其中輕度糜爛面積一般不超過整個宮頸的三分之一;中度糜爛面積在整個宮頸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間,而重度糜爛可侵佔真個宮頸的三分之二以上。而根據糜爛的性質又可分為單純型、顆粒型、乳突型3種,其發病原因主要與區域性清潔不當或不良性生活等因素有關,診斷時需根據宮頸刮片檢查以及活檢判斷來明確判定。

 2、宮頸炎

宮頸炎在臨床上有急性和慢性2種型別,其中以慢性宮頸炎更加多見,按照病原體的不同可將宮頸炎分為葡萄球菌性宮頸炎、鏈球菌性宮頸炎、大腸桿菌性宮頸炎、厭氧菌性宮頸炎等,其發病原因與分娩、流產、手術、放射線等損傷宮頸有關,診斷是需進行病原菌測試以及白細胞檢查。並且在宮頸管體徵檢查中,肉眼可見到膿性或粘液膿性分泌物。

宮頸糜爛在某些症狀上與早期宮頸癌較為相似,若不注意觀察,很難辨別其到底是一種什麼疾病。以上是關於宮頸糜爛的鑑別診斷依據是什麼的簡單介紹,希望能對您正確診斷出自己的疾病有幫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