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兩對半是什麼?

乙肝兩對半是目前國內醫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檢測血清標誌物,包括五項指標,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抗hbe)和乙肝核心抗體(抗hbc)等。

1.hbsag

hbsag又稱為肝炎相關抗原(haa),出現於患者血清alt升高前28周,至恢復期hbsag滴度逐步降低乃至消失,抗hbs出現,但有部分患者hbsag可持續存在,此時即使hbv已從人體內消除,肝細胞仍能不斷複製hbsaghbv感染後,大部分人沒有臨床表現,稱為hbsag攜帶者,小部分人可發展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

絕大多數hbv感染者外周血中可出現hbsag,含量在5ng600μgml之間,高者可達2000μgml以上。但有少部分hbv感染者血清hbsag測定為陰性,如暴發性乙型肝炎、hbvs基因發生變異等。急性重症肝炎很少或不合成hbsag,從而使外周血中無hbsaghbv的自然感染或注射hbsag疫苗產生的抗體對變異株無作用,且可引起患者血清中同時出現hbsag和抗hbs,同時乙肝疫苗接種也不能預防此類變異病毒的感染。

血清hbsag僅為hbv感染的標誌,並不反映病毒有無複製、複製程度、傳染性強弱及預後。

2.hbs

急性乙肝病人恢復期後,隨著hbsag的逐步消失,血清中出現抗hbs,對hbv的感染具有保護性免疫作用。10mlum1hbs為具有免疫力的臨界水平.低於此值,說明免疫失敗。接受乙肝疫苗接種者,血中一旦出現除抗hbs以外的標誌物,則應視為既往hbv感染。

一般情況下,血清中抗hbshbsag不同時存在,若同時檢出,可能為抗hbs產生的早期,或屬於不同亞型的hbv感染,或由hbvs基因變異所致。

3.hbeag

hbeaghbcag的可溶性成份,兩者約有75%共同的氨基酸序列,在血清中的出現時間稍後於hbsag,一般hbeag陽性者,hbsag亦為陽性。hbeag陽性說明傳染性強,持續陽性3個月以上,則有慢性化傾向。有時臨床實驗室可見到hbsag(-)、抗hbs(+)、hbeag(+)的模式,則很有可能在病毒編碼hbsag的基因區發生了突變。

4.hbe

當血清hbeag轉陰後,可出現抗hbe,兩者同時陽性較少見。抗hbe陽性說明病毒複製減少,傳染性弱,但並非沒有傳染性。抗hbe不是保護性抗體,這一點與抗hbs不同。

5.總抗hbc和抗hbcigmhbcag的免疫原性最強,隨後才發生抗hbc,總抗hbc包括抗hbcigmigaiggige等。抗hbcigm在肝炎急性期呈高滴度,是判斷急性乙肝的重要指標,隨著急性乙肝的恢復,抗hbcigm滴度(以及抗hbciga)降低乃至消失,如持續高滴度,常表明有慢性化傾向。在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中,抗hbcigm檢出率及滴度亦較高,說明hbv複製活躍,是傳染性強的指標之一。

hbc不是保護性抗體。抗hbc在血中呈低滴度且與抗hbs同時存在,是既往感染的標誌。

6.乙肝兩對半應用檢測的誤區

因為絕大部分hbv感染者只是攜帶者,但其同樣會有免疫應答的產生,而得到不同的兩對半結果模式。因此,從根本上講,兩對半結果的陽性,反映的只是感染了hbv,與臨床病情較重之間可以說毫無因果關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