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龍陽 為什麼古代把男同性戀叫龍陽
什麼是龍陽?龍陽之好的故事典故來源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愛講講龍陽之好的由來,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古時對男同性戀的專指詞,即“龍陽之好”的簡稱。又代稱“安陵之好”、“分桃”、“斷袖”。
“龍陽”典取《戰國策-魏策-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魏王的同性戀伴龍陽君與魏王一同釣魚,釣得10多條魚卻哭起來,自言初喜第一條魚,待釣得大魚,便捨棄初釣上的小魚,以此喻示“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果然誘使魏王下令不準任何人再推薦美人:“有敢言美人者族。”足見魏王對龍陽的戀情之深。同性戀又一代稱為“分桃”。典取《韓非子-說難》:衛靈王與彌子瑕為同性戀伴,二人如膠似漆,曾有“分桃而食”的記載。
舊時又稱同性戀為“斷袖”,典取《漢書-佞幸傳》:漢哀帝對其同性戀伴董賢,寵愛至極。一日,哀帝與董賢共眠,董入睡後壓住了皇袖,哀帝不忍驚醒於董,竟執劍“斷袖而起”。中國自古對帝王同性戀的記載頗多,潘光旦根據《史記》、《漢書》中有關佞幸傳略的記載,認為西漢十幾個皇帝“幾乎每一個皇帝都有個把同性戀的物件,或至少有同性戀傾向的嫌疑”。魏晉南北朝,“狎暱孌童”遍及到士大夫和普通百姓。至唐和五代,男色之風漸衰,而到宋代又起,且京都有男妓娼寮,宋徽宗為此曾下禁令。元代好男之風再衰,明代則是中國歷史上盛行同性戀的王朝,當時朝廷禁止官僚狎妓女,因此,朝野上下以蓄納男色為榮,從帝王大臣,富賈豪紳,到布衣百姓,囚徒戍卒,都有狎男者。正德帝曾選“年少俊秀四內臣”入宮,供為狎呢。熹宗朱由校更設“男院”,“徵美妓於不夜宮,徵召孌童(作為淫慾物件的美少年,也稱嬖童)於長春院”,京師並興起供官吏玩弄的伶人,是為“相公”(原指扮演旦角的男演員,後則成為男伶而兼同性戀物件的人的一種稱呼)。當時的官僚、貴族將他們充作妓女,對其進行纏足、束腰、纏胸等變性矯治,使男人女性化。清代仍有此風,士大夫狎戲子,百姓尋“相公堂子”,因而盛起“相公業”,有人專門收買優伶男童賣淫,官僚富豪競相狎呢。直到民國,男風漸息,但同性戀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從未絕跡,至今在中國仍有存在。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