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的起因會有哪些
小兒腹瀉對於健康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會有很多的孩子出現這種疾病的症狀,導致患兒的腸胃疼痛,給他們帶來了相當嚴重的傷害,大家應當將腹瀉的主要病因關注起來才行,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引發了腹瀉的出現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兒腹瀉的病因:
1、飲食不當導致的腹瀉無季節性,由於嬰兒的消化系統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餵養不當很容易發生腹瀉。如食物中缺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食物易在腸道內發酵而造成腹瀉。進食過多、過少、不定時的餵養,過早進食大量澱粉類和脂肪類的食品,以及突然更換食物種類,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飲食因素導致的腹瀉不要使用抗生素,只要適當地調整食物的比例和量,停止吃那些不適宜的食品,多飲水,防止發生脫水,大部分病兒即可自愈。
2、病毒性腹瀉:病毒性腹瀉多發生於秋季,又稱為“秋季腹瀉”,可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起病較急,開始多在咳嗽、流涕、流淚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小兒發燒,體溫可達39-40℃。發病的當日可排出水樣便或蛋花湯樣便,常有粘液,無腥臭味。小兒脫水比較嚴重。這種腹瀉為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藥物是無效的,應給以對症治療或服用中藥。
3、氣候因素導致的腹瀉。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強;天氣過熱使消化液分泌減少,而由於口渴又易吃奶過多,增加消化道負擔,這些均易誘發腹瀉。這種腹瀉有明顯的氣候因素,所以在冬季要注意小兒的保暖和衣服增減,尤其到戶外活動要更加註意。夏季小兒的水分蒸發較多,要及時補充足夠的水,不要以奶水,同時要有必要的降溫措施。如果出現這種腹瀉,只要在飲食和飲水上稍加調理即可痊癒。
預防小兒腹瀉的措施:
培養兒童衛生意識,積極進行衛生宣傳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要洗燙,堵住“病從口入”這一致病環節。提倡母乳餵養,由於母乳中含有一種稱為分泌性的免疫性物質,對保持和增強消化道區域性的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使消化道具備強有力的抵禦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保證孩子消化道的機能健全,不易發生腹瀉病及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可以說,母乳是嬰幼兒最好的健康食品。母乳餵養對生後4-6個月的小兒及孩子的第一個夏天尤其重要,並應注意避免在夏天給孩子斷奶。
餵養要得當,在小兒的腹瀉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餵養不當所引起的。小兒的胃腸道比柔弱,其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因此,母乳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孩子在新增輔食時都應持慎重態度。注意一要按時新增;二要作到新增一種食品時遵守“從少到多”的原則;還要避免同時新增幾種食品。這樣就可有效防止因餵養不當造成的腹瀉。注意餐具的衛生,食品及食具的衛生相當重要。特別是人工餵養的孩子, 應注意飲食衛生及水源衛生。保證食品製作過程的清潔衛生;所用的食具必須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餵食前還應用開水燙洗。
清除了食具上附著的病原微生物,孩子就會少得腹瀉病了。小兒消化道原本嬌嫩,患病(如發熱、呼吸道感染、食慾不振等)時消化功能 明顯減低,在餵食過程中,應減少奶或食物的量,稍大的孩子則應給予容易消化又營養豐富的食物,切忌生冷油膩之品。病情需要時還可用口服補液鹽配製成飲料,隨時口服,以避免患其他疾病時因餵養失誤,發生腹瀉,反使孩子病情加重。
看完了上述中的知識之後,相信家長們對於小兒腹瀉的發病因素有了一些認識了,腹瀉的出現已經嚴重的傷害到了患兒的健康,為此我們要正確的去了解小兒腹瀉的知識,應當將這種疾病的病因瞭解透徹,平時還應當展開腹瀉的預防。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