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開啟“孤獨”的心門

  一個兩歲多的男孩,被診斷患有孤獨症。他一直只會重複簡單的詞語,還時常發出怪聲。在經過幾個月的專業康復訓練後,孩子會叫爸爸媽媽,會和老師說再見了。

幫孩子開啟“孤獨”的心門

  在復旦大學某醫院,這樣的例子時常發生。2006年底,該院兒保康復科開設了兒童發育行為專科門診,專為孤獨症的患兒開展短期康復訓練,併為家長進行理論培訓。醫生們想透過一年多的實踐告訴更多的家長,千萬別以為孤獨症的孩子只能永遠緊鎖心門。及時為他提供長期高效訓練,這些“天使的孩子”溝通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耐心“狠心”幫助康復

  復旦大學某醫院兒保康復科主任坦言,不少家長初來就診時,對孩子的好轉並無信心。事實上,比起一般孩子,孤獨症的孩子視覺能力和機械記憶能力更強,利用他們這方面的優勢進行訓練,能夠有效地助其改善症狀。

  例如,為了讓孤獨症的孩子學會注視別人的眼睛,家長可以分“三步走”。先告訴他“寶寶,看媽媽的眼睛”,並將一塊糖放在兩眼之間,吸引他注意,等到他抬頭的時候,就把糖給他作為獎勵;完成這一步後,將糖放進口袋裡,同樣等孩子抬頭之後,掏出糖給他;漸漸地,家長會發現,即使不給糖,孩子也已經會在你呼喚他名字的時候有反應。

  在主任看來,孩子康復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能沒有信心,持之以恆最重要。與此同時,為了幫助孩子建立生活規則,有時家長還得“狠狠心”。孩子不願按照家長指令做事,更有一些孩子有攻擊傾向,必須與人隔離。這時,任憑他們哭鬧,家長也要堅持原則。孤獨症孩子觀察能力出眾,家長可以將用餐、洗漱、遊戲等各個生活場景拍成照片,引導孩子行動。研究發現,這些照片往往能有效幫助孩子們建立他們的“程式日程表”。

  2至5歲干預最佳

  孩子過了兩歲、三歲,一直不會說話,有些老人認為這是“貴人語遲”,沒什麼要緊。主任告訴記者,2至5歲是孤獨症患兒的早期干預最佳時期,但遺憾的是,一些錯誤的育兒觀點往往耽擱了孩子的病情。她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出現以下症狀,請儘快帶孩子就診: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