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家長要留心
出生僅14天的嬰兒張研浩因出現全身性嚴重黃疸,在縣人民醫院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被緊急送到川大華西第二醫院。在經過詳細檢查之後,醫生診斷小研浩得的是溶血性黃疸,並無大礙,經過光照治療,幾天之後黃疸消退就可出院回家。
小研浩的問題雖不太嚴重,但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卻嚇得不輕,因為縣醫院的醫生沒找到原因,懷疑孩子肝臟有問題,才要家長緊急轉院。川大華西第二醫院新生兒科的陳大鵬醫師說,新生兒出現黃疸是一個普遍現象,其中90%為生理性黃疸,足月生產的嬰兒一般在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7-10天達到高峰,兩週之後自行消退,不用治療。但是,當嬰兒黃疸出現時間提前,發展速度異常,或久久不退等異常情況,家長就應警惕,因為除生理性黃疸外,還有10%的病理性黃疸。其中部分病理性黃疸可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產生膽紅素腦病,故應加強對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觀察,找經驗豐富的新生兒科專業醫師,儘快查明原因,並對症治療。如果延誤時間,將造成嚴重的後果。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常有以下特點:一是黃疸出現時間提前,多在出生後24小時內
出現。二是情況嚴重,血清膽紅素高。三是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4周。四是黃疸消退後可出現反覆。
引起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感染性原因中以新生兒肝炎多見,大多為胎兒在宮內由病毒感染所致,以鉅細胞病毒最常見,其他為乙型肝炎、風疹、單純皰疹、柯薩基、eb病毒、李斯特菌、梅毒螺旋體、弓形體等。感染可經胎盤傳給胎兒或在透過產道分娩時被感染。常在出生後1-3周或更晚出現黃疸,病重時糞便色淺或灰白,尿色深黃,患兒可有厭食、嘔吐等症狀。
母乳性黃疸為非感染性,大約有1%母乳餵養的嬰兒可發生母乳性黃疸,其特點是非溶血性未結合膽紅素增高,常與生理性黃疸重疊且持續不退,嬰兒一般狀態良好,黃疸於4-12周後下降,無引起黃疸的其他病因可發現。停止母乳餵養後3天,如黃疸下降即可確定診斷。目前病因不清,有人認為發生這種情況的母乳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過高,使膽紅素在腸道內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黃疸;也有學者認為是此種母乳餵養的患兒腸道內能使膽紅素轉變為尿、糞膽原的細菌過少所造成。
其它非感染性的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原因還有:新生兒溶血癥、膽道閉鎖、遺傳性疾病、藥物性黃疸等。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