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腦的作用

又稱丘腦下部,位於大腦腹面、丘腦的下方,是調節內臟活動和內分泌活動的較高階神經中樞所在。

通常將下丘腦從前向後分為三個區:視上部位於視交叉上方,由視上核和室旁核所組成;結節部位於漏斗的後方;乳頭部位於乳頭體。下丘腦位於丘腦下鉤的下方,構成第三腦室的下壁,界限不甚分明,向下延伸與垂體柄相連。下丘腦面積雖小,但接受很多神經衝動,故為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的中心。它們能調節垂體前葉功能,合成神經垂體激素及控制自主神經和植物神經功能。下丘腦的神經分泌物是透過門脈流如垂體前葉的,有的激發垂體前葉的釋放,稱釋放激素;有的抑制垂體前葉激素的釋放,稱抑制激素。抑制的促激素釋放或抑制激素有:促甲狀腺激素釋放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釋放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釋放激素、促黃體生成激素、生長激素釋放激、生長激素抑制激素、泌乳激素釋放激、黑色細胞刺激素一直激素及黑色細胞刺激素釋放激素等十種。下丘腦分泌的釋放抑制激素、垂體分泌的促激素和靶腺合成的激素,形成一個激素網,調節著集體的許多活動。

下丘腦能透過下述三種途徑對機體進行調節:①、由下丘腦核發出的下行傳導束到達腦幹和脊髓的植物性神經中樞,再透過植物性神經調節內臟活動;②、下丘腦的視上核和室旁核發出的纖維構成下丘腦——垂體束到達神經垂體,兩核分泌的加壓素和催產素沿著此束流到神經垂體內貯存,在神經調節下釋放入血液迴圈;③、下丘腦分泌多種多肽類神經激素對腺垂體的分泌起特異性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稱為釋放激素或抑制釋放激素。下丘腦透過上述三途徑,調節人體的體溫、攝食、水平衡、血壓、內分泌和情緒反應等重要生理過程。如損毀雙側下丘腦的外側區,動物即拒食拒飲而死亡;損毀雙側腹內側區,則攝食量大增引起肥胖。體溫調節的高階中樞位於下丘腦,下丘腦前部受損,動物或人的散熱機制就失控,失去在熱環境中調節體溫的功能;如後部同時受損傷,則產熱、散熱的反應都將喪失,體溫將類似變溫動物。

損壞下丘腦可導致煩渴與多尿,說明它對水平衡的調節有關。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