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婆的接生手法 有哪些

 穩婆擱在過去主要的任務是接生的,那時候跟現在不同,醫療水平不在一個層面上。那麼,穩婆的接生手法有哪些?

穩婆擱在過去主要的任務是接生的,那時候跟現在不同,醫療水平不在一個層面上。那麼,穩婆的接生手法有哪些?

順產接生

清末民初,西醫雖已由美國傳教士帶入永安,但本地民眾仍習慣以舊法接生。城區南北穩婆已達數十人,但多為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婦,所幸地方中醫多數兼及婦科。如聶詩增精通脈學,尤擅婦科,診病準確、辯證施治,可謂藥到病除。穩婆以此為盾、唇齒相依也平安無事。本地孕婦臨月時,富貴之家往往早辦桶盆等器具,預備參藥、紅糖、生薑、草紙等。尤須慎擇穩婆,尋訪技高之人。能覓四十歲以外,六十歲以內極好。如或不能,寧取老者。孕婦臨產時,穩婆令諸閒雜人等迴避,不許大聲喧譁,以免使產婦驚惶。

穩婆用老婦兩人幫助撐扶孕婦或憑物站立,倦即仰臥,將粗紙鋪床,以枕安於腿中,直到漿水湧潮,腰腹齊痛時,穩婆知胎已離經,見嬰孩頭抵產門,方扶上淨桶或就在床上,大呼用力即生下矣。若遇產婦橫生、倒產、偏產、礙產等,均謂曰“難產”。穩婆如處理不好,便可要了母子的性命。老練的穩婆臨危不亂、處變不驚,遇橫生即知產婦用力甚急,當著其安然仰臥,以熱水溫手後,先推兒身順直,使胎兒頭對產門,並以中指探其肩,不使臍帶羈絆。然後,以湯藥催之,再令產婦努力,兒即可順生。倒產,為兒居母腹,未順生路,手腳先出,險象環生。穩婆從容令產婦仰睡,以輕手推入,候兒自順。

難產接生

若良久不生,穩婆旋施巧手入產門,撥兒轉順產門,再配以催生湯藥,可應聲即出。當時,人們常把婦女生產分娩,比作“下地獄”、“過鬼門關”等,永安婦女有諺曰:“有福雞酒香,無福四塊板。”又曰“有福吃雞公,沒福鑽泥洞。”真是兩命維繫,生死攸關。僅略舉一二,已令人心驚膽戰。須知,要這些沒有多少醫識、只靠經驗,幾乎是赤手空拳的穩婆,僅憑著一雙手需應對諸如傷產、凍產、盤腸產等險狀。加之產婦交骨不開、產門不閉、胞衣不下、血崩不止等百般疑難。更有死胎、鬼胎、葡萄胎等,令神鬼莫側。即便是華佗再世,神仙下凡也奈若如何,穩婆者,雖名列江湖,地位不尊,然世間收生者,非精良妙手、菩薩心腸,怎敢承此重任。

斷臍

孕婦生產之後,穩婆將嬰兒的臍帶剪斷時,要預留一小段,用細麻線纏扎,再仔細摺疊盤結起來,外敷軟棉布包紮好,切不可沾水,以免引起“臍風”,待三、五日後,殘存的臍帶脫水乾枯自然脫落,形成一個略為下凹的臍眼,這便見的穩婆下剪的功夫。若臍帶脫落後,臍眼外突,穩婆的賞銀自然少去許多,話傳開去還可能砸了飯碗。故穩婆在“交臍”時最肯下心,冬日恐剪刀太涼冷氣內侵,往往以綿布相裹用齒咬斷臍帶,亦有用大麻油紙慢慢燃斷。

鄉間穩婆有用鐮刀斷臍,寓意可連生貴子,有的則用竹製舊吹火筒,將其剖成兩片以代刀斷臍。“胞衣”即胎盤,又稱“紫河車”等,因醫家認為可益氣補精,是大滋補藥,尤以頭胎男嬰胞衣最為難得。傳統民間以為胞衣為嬰兒的一部分,二者可相互感應。本地人擔心若被外人拿去配藥吃掉,會對嬰孩不利。

慎埋胞衣

因此,慎埋胞衣也是穩婆一大職責。穩婆先用清水略洗,盛於新瓷瓶或陶罐中,入古錢一枚復以青布扎口,擇向陽坡地深埋,以免貓狗野物刨食。有的則與產褥水汙血穢等不潔之物,一同拋入河中。孕婦產後多體弱身虛,舊以厚葛布圍額避風,深居內室。本地習俗甚少梳頭洗面,更忌濯足,惟恐招風受溼,引發後疾。飲食也多禁膏梁、遠厚味,時以吉山老酒、當歸等燉雞,以湯下福州線面為主食。閉門臥床以三十日為期,俗稱“坐月”。

產後三日,由穩婆為嬰孩“洗三”,或稱“洗三朝”。永安傳統民間多以黃花蒿、清風藤、桔皮、柚皮、艾草、枇杷葉等祛風解毒、舒筋活血的中草藥煎湯,為之洗浴。有的穩婆還能邊洗邊唱,如“洗洗頭、作王侯;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博得賓客滿堂喝彩。

穩婆的接生手法有很多,跟現在的很多情況有類似之處,穩婆憑藉經驗應對各種孕婦。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