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胃輕癱中醫辨證治療研究

糖尿病性胃輕癱是搪尿病的常見併發症,一般認為與糖尿病性植物神經病變相關。患者常有明確糖尿病病史,臨床出現餐後飽脹、厭食、噁心、嘔吐、上腹不適等症狀,x線鋇餐檢查或胃鏡檢查示胃蠕動減弱、排空遲級,不伴有消化性潰瘍、幽門梗阻、腫瘤等其他疾病。西醫主要以西沙必利、嗎丁嗽、紅黴素等具有促胃動力作用的藥物治療,但存在療效不持久、有一定副作用(尤其是紅黴素)等情況。相比之下,中醫藥治療效果明顯,副作用很少,複發率低,而筆者複習了近幾年來的中醫文獻,對該病的辨證治療及相關機制作一綜述。

1 辨證分型
對於糖尿病性胃輕癱根據症狀表現多屬於中醫“消渴病、痞滿、唆氣、嘔吐”等範疇。其基本病機多為素體陰虛或久病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或由此產生食滯、氣滯、溼阻、血癬等標實,以致胃氣上逆,而發為本病。綜合文獻,證型可以根據標本虛實的主次不同作如下分類。
1.1 本應
①脾氣虛弱;②胃陰不足;③氣陰兩虛;④脾胃虛寒。
1.2 標實
①肝胃不和;②胃中積熱。
1.3 本虛標實
①痰溼中阻;②脾虛血;

2 治療
單味藥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報道很少,孫恩予等運用蒼朮浸膏治療15例胃輕癱患者,發現能明顯改善胃排空時間,減輕症狀。複方治療臨床報道主要有辨證分型治療和單法單方治療兩種形式。

2.1 辮證分型治療
宋恩峰等辨證為胃陰不足和脾氣虛弱兩型,分別治以①健脾益氣和胃,選方六君子湯加減,藥用太子參、懷山藥、蓮子米、白範仁、神曲、白朮、法夏、陳皮、獲等、厚朴、積殼等,有效率為82.4 % 。②滋陰養胃,選方麥門冬湯加減,藥用麥門冬、太子參、沙參、花粉、生地、石解、白芍、姜半夏、竹茹、佛手、蘆根、甘草等,有效率為78.3%。療效判斷依據症狀改善和x線鋇餐檢查胃蠕動情況。

黃福斌等辨證為肝胃不和、痰溼中阻、胃中積熱、胃陰不足、脾胃氣虛。分別治以①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積殼、蘇葉、木香、青皮、佛手、獲等、白芍、焦三仙、砂仁、甘草等,有效率100%0(②化痰和中,方用蒼朮、白朮、厚朴、陳皮、半夏、霍香、佩蘭、獲荃、竹茹、萊旅子、砂仁等,有效率100%。③清熱通腑,方用黃連、積實、大黃、石膏、知母、玄參、生地、雞內金等,有效率100%a(國養陰益胃,方用北沙參、麥冬、生地、山藥、石解、天花粉、葛根、雞內金、山植、白芍、佛手、綠粵梅、甘草等,有效率為87.5%.⑤健脾和胃,方用黨參、獲等、白朮、山藥、黃蔑、木香、陳皮、佛手、焦麥芽、焦山植、焦六曲、雞內金、砂仁、甘草,有效率為92.31%。療效判斷依據症狀改善和x線鋇餐檢查胃蠕動情況。與嗎丁琳或西沙必利對照,總有效率95.24%,療效高於對照組(85.00%).

陳允旺氏辨證為脾胃虛寒、脾虛血癖、脾虛溼困、脾虛氣滯、脾虛食滯。治以健脾和胃為主,基本方用黨參、獲菩、白朮、陳皮、甘草、砂仁、蒼朮、惹茵仁、半夏、白芍、木香、焦植曲。虛寒者加黃蔑、山藥、乾薑,益氣溫中;血痰者加丹參、赤芍或失笑散;溼困者加霍香、佩蘭、厚朴,芳香化溼;氣滯者加積殼、佛手;食滯者加雞內金、檳榔。療效判斷依據症狀改善和x線鋇餐檢查胃蠕動情況。總有效率92.76%,與嗎丁琳對照無顯著差異(88.57%)。

2.2 單法、單方治療
王小超等認為病機關鍵在於陰虛,日久血疲,治以益氣養陰兼以活血,方用太子參、石解、山藥、黃蔑、谷麥芽、積實、砂仁、白朮、羲術、甘草等。採用症狀評分,根據分數改變和胃排空時間改變判定療效。與嗎丁琳對照,總有效率%.9%,療效高於對照組(有效率80.0% ),

陳曉氏認為屬氣陰兩虛、日久陰損及陽,治以益氣健脾、和胃溫中,方以參等白朮散合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藥用白扁豆、太子參、黃蔑、白朮、獲荃、烏藥、砂仁、木香、陳皮、積殼、半夏、生薑、山藥等。療效判斷依據症狀改善和x線鋇餐檢查胃蠕動情況。總有效率94.44%.

勞國平氏認為屬脾胃虛弱,聚溼生痰,‘治以益氣健脾、燥溼化痰、理氣寬中,自擬健胃湯(四君子湯合二陳湯),藥用人參、白朮、獲等、法半夏、陳皮、厚朴、蒼朮、砂仁、白豆範、甘草、積殼、雞內金等。觀察症狀和血糖改變。與嗎丁琳對照,總有效率94.4%,療效高於對照組(有效率72.0% )。

彭有祥氏認為屬脾鬱食滯,治以和胃降逆、運脾消食,選方旋復代儲湯加積術丸,藥用旋復花、代賭石、黨參、半夏、生薑、甘草、白朮、積殼等隨證加減。根據症狀改善和胃排空時間改變判定療效。與甲氧抓普胺片對照,總有效率90.6%,與甲氧抓普胺片對照無顯著差異(有效率90.0%)。隨訪一月和三月,複發率顯著低於對照組。無不良反應。

衡先培等認為屬脾胃不和,氣機鬱滯,治以健脾和胃、理氣降逆,以勝紅丸加減,藥用半夏、積殼、陳皮、青皮、萊旅子、羲術、黃連等,隨證加減。採用症狀評分,根據分數改變和x線鋇餐檢查胃蠕動情況判定療效。與西沙必利對照,症狀治療總有效率94.1%,胃蠕動療效有效率91.2%.療效均高於對照組。無不良反應。

楊衛文等治以健脾益氣、活血化痕,自擬糖胃康(由白朮、積實、雞內金、石解、玄參、丹參組成)。採用症狀評分,根據分數改變和b超檢查胃排空情況判定療效。搪胃康治療前後對照有效,與西沙必利對照無顯著差異。

鄒世昌氏採用烏梅丸煎湯口服。藥用黨參、當歸、桂枝、烏梅、黃柏、花椒、黃連、乾薑、細辛、附子。採用症狀評分,根據分數改變和x線鋇餐檢查胃蠕動情況判定療效。與嗎丁琳對照,治療四周有效率為81%,療效高於對照組(有效率78.6%);不良反應發生率11.9%,低於對照組(發生率33.3%);隨訪六個月,症狀複發率8.3%,低於對照組(複發率30.0% ),

肖萬澤等認為屬氣陰兩虛,兼有血疲,治以益氣養陰、活血通絡,藥用搪胃康煎劑(黃蔑、黨參、獲荃、積實、檳榔、玄參、石解、丹參、全蠍等)a採用症狀評分,根據分數改變、血糖和b超檢查胃排空情況判定療效。總有效率89.28%(25/28)。

孫維峰等認為總屬虛實夾雜之證,治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濁,方以升降散(黃蔑、白朮、草豆範,乾薑、甘草、積殼、酒大黃、竹茹、代儲石、檳榔等)。對照組僅使用降糖藥物,不加其他促胃動力藥。採用症狀評分,根據分數改變、血糖和b超檢查胃排空情況判定療效。症狀改善(82.1%)和胃排空改善(96.66%)療效均顯著高於對照組(分別為23.5%, 78.00% ),

透過上述可看到,每一證型都有標本虛實的不同,而治法方藥也是針對該證型而設。有些還兼有其他病機變化及臨床表現,治療也相應隨證加減。而且多數報道中醫治療療效均高於西藥對照組,並具有副作用低、複發率低等優勢。

3. 機制探討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中醫藥(中藥仿劑)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的機制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暱進胃腸蠕動,或者說促進胃動力作用。也包括了所謂對胃腸道運動的雙向調節作用。具促進胃腸蠕動作用藥物見諸報道的有烏藥、木香、積殼、白豆落、砂仁、蒼朮、積殼、厚朴、積實、檳榔;而勝紅丸加減方能改變胃電圖測試下的胃波動頻率、波幅及波形。升降散對胃腸道運動具有雙向調節作用。
②改善微迴圈。根據現代研究,微迴圈障礙也是造成糖尿病性胃輕癱的一個原因。中藥的活血化寮作用也起到了改善微迴圈作用。全蠍、丹參活血通絡,能改善糖尿病慢性血管、神經病變。藍宇等提出不同階段糖尿病性胃輕癱均有微迴圈障礙,而運用活血化癖中藥可以改善微迴圈,降低血粘度。產生治療效果。
③提高胃動素水平,降低生長抑素水平。升降散就具有該作用。
④降血糖作用。雖然血糖高低與糖尿病性胃輕癱的嚴重程度無直接關係,但是也有學者報道了一些在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過程中兼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藥:黃蔑、太子參、白朮、山藥、獲荃、人參、白朮、蒼朮、陳皮、石解、玄參等。

綜上所述。糖尿病性胃輕癱的中醫病機主要是陰虛或脾胃氣虛,並在此基礎上形成食滯、氣滯、溼阻、血寮等標實,而產生各種臨床症狀。治療上相應予以辨證論治,都取得一定療效。而且中醫治療不良反應少,複發率低。但臨床研究中也有某些不足之處。如有的療效判定僅憑症狀改善,科學性不夠強;採用症狀打分.根據分值改變結合胃排空時間改變等理化檢查來判定就要好一些。實驗研究尤其微觀機制研究報道較少。見於報道有朱方石等研究了糖尿病性胃輕癱不同證型的胃動力學改變,提出可考慮將血漿胃動素(mot)、胃電引數值的高低作為糖尿病性胃輕癱中醫辨證分型的依據之一,血清胃泌素(gas)尚不能作為辨證分型依據。另外未見逆轉糖尿病性胃輕癱植物神經病變方面的報道。因此,在肯定中醫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取得較好臨床療效的同時,如能開展進一步相關實驗研究,則有利於揭示中醫病機變化、辨證分型和取得臨床療效的微觀機制。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