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癌臨床表現

(1)基底細胞癌

好發於50~60歲,男略多於女,部位以表皮菲薄富有皮脂腺及經常受陽光照射的暴露部位為最多見,如鼻翼、內外眥、額、顳、頸等處,發生在軀幹者佔10%左右。基底細胞癌早期為淡黃色或粉紅色略高出皮面的小結,表面光滑,伴毛細血管擴張,質地硬,常無疼痛或壓痛。如病灶位於較深面者,經過相當長的發展階段後,其表面出現鱗片狀脫屑,之後反覆結痂、脫屑,表面出現糜爛、滲血。當病灶繼續增大時,其中央形成一表淺性潰瘍,潰瘍邊緣參差不齊,似蟲蝕樣。部分基底細胞癌伴有黑色素沉著,此小點色素播散於病灶內並彼此融合呈棕色、黑色或藍色,稱為色素性基底細胞癌,易與惡性黑素瘤相混淆。但根據其病程長、發展緩慢,常無區域淋巴結轉移等特點,可與黑素瘤作鑑別。臨床上難以區別時應作活檢予以確診。另一方面一種比較少見的硬斑病樣基底細胞癌,呈光滑的纖維斑樣病變,酷似疤痕組織,此表面並無明顯的毛細血管擴張、潰瘍或隆起等改變,但邊界很不清楚;病灶於軀幹者多於頭頸部,常於確診時已廣泛浸潤,所幸者此型非常少見。基底細胞癌發展緩慢,主要呈區域性浸潤性生長,發生於鼻翼、耳廓的基底細胞癌可浸潤、破壞軟骨,發生在頭皮者可腐蝕顱骨累及硬腦膜。雖然domarus等曾報道過因此病而發生轉移死亡的病例,但一般基底細胞癌不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有轉移者實屬罕見。

(2)鱗形細胞癌

早期鱗形細胞癌與基底細胞癌相似,一般為紅斑樣皮損,伴有不同程度的鱗形脫屑和痂皮形成,臨床上常難以鑑別。但鱗形細胞癌常在老年性角化過度、慢性潰瘍及燒傷疤痕等病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表現為紅色、堅硬、高出皮面的結節;當其表面角化層脫落後可癒合結痂,但不久痂皮脫落而現糜爛面,伴有滲液、滲血,起初糜爛面可癒合結痂,但不久痂皮脫落而再向深部浸潤時則形成邊緣略隆起的潰瘍,基底高低不平,呈紅色顆粒狀,常伴有壞死組織及肉芽樣增生,腫瘤質脆,有繼發性感染時常伴有惡臭的分泌物。部分鱗形細胞癌生長迅速而突出於皮面,呈典型的菜花樣塊物。部分則呈蕈樣隆起或疣狀突起,表面無潰瘍形成,稱乳頭型鱗形細胞癌。與基底細胞癌相比,鱗形細胞癌發展較快,且易轉移至區域淋巴結,其轉移率隨病灶部位而異,頭面部鱗形細胞癌轉移至耳前、耳後及頸淋巴結者佔5%左右,發生於手背者滑車淋巴結的轉移率約為20%,位於下肢者腹股溝淋巴結的轉移率為33%左右;發生血道轉移者罕見,肺為最常見的轉移部位。

(3)面板原位癌

bowen 於1912年首先描述此病,故又稱bowen病。有學者報道,本病好發於60~70歲,男女之比為0.8~1.2:1,部位以頭頸部最多見,佔44%~54%。亦可發生於手、軀幹、臀部、肛門及生殖道粘膜、口腔粘膜及甲床等處。發生在受陽光照射的暴露部位者約佔72%,多為單發,亦可有2~3個病灶,表現為淡紅色或暗紅色稍隆起的皮損,表面有許多脫屑及痂皮,病灶逐漸擴大呈邊緣清楚的圓形或環狀丘疹,覆以棕色或灰色厚痂,不易脫落,若強行剝離,則顯露出細顆粒狀或細乳頭狀溼潤面,區域性有輕微刺痛感。病程發展緩慢,可持續5~35年不等,很少發生潰瘍,有20%~30%可演變成浸潤癌,約20%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面板原位癌合併有其他器官癌瘤者則預後較差。

(4)乳腺外paget病

1895年paget首次描述了此病及乳暈溼疹樣癌,故名之。因本病系大汗腺癌向表皮內播散所致,故好發於肛周、會陰、外生殖器和腋窩等大汗腺發達的部位。病灶多為單個,少數為多發。與乳腺paget病相似,病灶邊界清楚,直徑大小自0.5~10cm不等,呈褐色或淡褐色,中央潮紅、糜爛、其表面覆以少許鱗屑或痂皮。發生於肛周及會陰部者可呈疣狀或呈乳頭狀瘤樣突起,患者常感區域性瘙癢、刺痛或灼痛,潰破後可併發出血。此病發展緩慢,可侷限於區域性數年,但亦可發展為浸潤性腺癌而導致致命的轉移。手術切除後容易發生區域性復發,其複發率達31%~61%。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