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食管的內鏡診斷

正常食管黏膜為粉白色,胃黏膜為橘紅色,兩者界處形成不規則的波浪線即為齒狀線,也被稱為鱗柱交界處。生理情況下,鱗柱交界處與胃-食管連線處在同一部位,當發生巴雷特食管食管時,z線向口端移位,內鏡下診斷巴雷特食管食管的關鍵是明確食管連線處和鱗柱交界處的位置,以食管下端柵狀血管網作為食管末端的標誌。他們認為,發生巴雷特食管時,儘管柱狀上皮代替了鱗狀上皮,但其下方的血管網仍為柵狀,以此判斷鱗柱交界處下的組織為胃賁門黏膜還是巴雷特食管。內鏡下染色有助於診斷:美藍可使腸化的上皮呈現藍色,正常的食管和胃黏膜不染色;盧氏碘可使鱗狀上皮呈褐色,巴雷特食管上皮不著色;乙酸可使食管色澤變蒼白,巴雷特食管上皮呈微紅色。

巴雷特食管在內鏡下按形態可分為3型:1、全周型,橘紅色黏膜向食管延伸累及全周,與胃黏膜無明顯界限,其遊離緣距食管下括約肌在310釐米以上;2、島型,齒狀線110釐米處以上出現斑片狀紅色黏膜或紅色黏膜內殘留島狀灰白色黏膜;3、舌型,與齒狀線相連,伸向食管呈舌形或半島狀。另一種分類方法是,根據內鏡下病變的長度,分為3型:1、長節段巴雷特食管,食管下段黏膜受累長度≥310釐米;2、短節段巴雷特食管,病變長度310釐米;3、超短節段巴雷特食管,內鏡下無法確定位於食管連線處上,病理學檢查有柱狀細胞存在。

內鏡下對巴雷特食管的診斷應包括:明確描述鱗柱交界處和食管連線處的位置;病變遠端到門齒的距離;病變近端到門齒的距離;病變的形態。美國胃腸病學會芝加哥會議,專家組建議診斷巴雷特食管必須進行組織學檢查,活檢方法為用大活檢鉗進行系統的四象限間隔210釐米活檢。有前瞻性研究顯示,這一活檢方法可在首次內鏡檢查時,發現大多數在5年中進展成癌的病灶。對於高度異型增生的病例,活檢密度增加到110釐米。

在臨床工作中,內鏡醫生應掌握巴雷特食管內鏡診斷標準及活檢原則,病理醫生利用病理診斷標準和內鏡醫生相互配合,才能得出合理、正確的診斷,提高巴雷特食管的診斷率。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