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焦慮症有哪些表現

我們身邊經常有這樣的事例:他們時常表現出情緒躁動不安、吵鬧、膽怯,不想去幼兒園或者待在不熟悉的環境,纏著媽媽說不要去學校,不要獨自一個人。這種情形會持續幾周、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就是兒童焦慮症。

兒童焦慮症的臨床特點

焦慮症的主要表現是焦慮情緒、不安行為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不同年齡的患兒表現各異。幼兒表現為哭鬧、煩躁;學齡前兒童可表現為惶恐不安、不願離開父母、哭泣、輾轉不寧,可伴食慾不振、嘔吐、睡眠障礙及尿床等;學齡兒童則上課思想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不願與同學及老師交往,或由於焦慮、煩躁情緒與同學發生衝突,繼而拒絕上學、離家出走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以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功能興奮症狀為主,如胸悶、心悸、呼吸急促、出汗、頭痛、噁心、嘔吐、腹痛、口乾、四肢發冷、尿頻、失眠、多夢等。

兒童焦慮症的臨床分型

根據起病形式、臨床特點和病程臨床上可分為驚恐發作與廣泛性焦慮症。

1.驚恐發作為急性焦慮發作,發作時間短,表現為突然出現強烈的緊張、恐懼、煩躁不安,常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2.廣泛性焦慮症為廣泛永續性焦慮,焦慮程度較輕,但持續時間長,患兒上課緊張、怕被老師提問、怕成績不好等,也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表現。

根據發病原因和臨床特徵分為分離性焦慮、過度焦慮反應和社交性焦慮。

1.分離性焦慮多見於學齡前兒童,表現為與親人分離時深感不安,擔心親人離開後會發生不幸,親人不在時拒不就寢,拒絕上幼兒園或上學,勉強送去時哭鬧並出現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症狀。

2.過度焦慮反應表現為對未來過分擔心、憂慮和不切實際的煩惱。多見於學齡期兒童,擔心學習成績差、怕黑、怕孤獨,常為一些小事煩惱不安、焦慮。患兒往往缺乏自信,對事物反應敏感,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表現。

3.社交性焦慮患兒表現為與人接觸或處在新環境時出現持久而過度的緊張不安、害怕,並試圖迴避,恐懼上幼兒園或上學,有明顯的社交和適應困難。

現在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疼在心裡的寶貝,也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孩子患上焦慮症,爸爸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又束手無策。我們應該透過上面對於焦慮症的表現,營造一個好的氛圍,給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來緩解他/她的焦慮。相信,孩子的焦慮症一定會迎刃而解。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