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蛔蟲團腸梗阻的流行病學

蛔蟲病呈世界性分佈,感染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22%。糞內含有受精蛔蟲卵的人群,與可使受精卵孵化為具有感染性蟲卵的外界條件是蛔蟲感染的來源。由於蛔蟲產卵量大,卵對外界理化因素的抵禦力強,雖處惡劣環境,卵可長期存活達5~6年之久。人糞中的蟲卵汙染土壤,未經無害處理的糞便即用來施肥,沾染蟲卵的蔬菜生吃或製成泡菜、醃菜等,即可將蟲卵帶入口中。衛生習慣不良,飯前便後不洗手,小兒喜用嘴含東西或吮指,均可將蟲卵帶入口。發病率農村高於城市,兒童高於成人。

蛔蟲性腸梗阻是兒童期較常見的一種腸梗阻,尤其在20世紀60~70年代極為常見。佔同期小兒蛔蟲外科併發症的42%,為同期283例小兒各型腸梗阻的31.1%。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蛔蟲引起的包括腸梗阻在內的外科疾病也在逐年減少。小兒蛔蟲引起腸梗阻較成人多見,多在幼兒及兒童期發病,臨床上常分蛔蟲性腸梗阻和蛔蟲性腸扭轉兩種型別。

在正常情況下,蛔蟲不成團,多寄生於空腸和迴腸,以腸腔內食糜為生,平時安靜,在腸腔內是分散的,與腸管縱軸平行寄居。當某些因素使蛔蟲體受刺激,增強活動,在腸內扭結成團時,腸內容物仍可沿蛔蟲體周圍透過,故多為不完全性腸梗阻。如果梗阻時間過長,蟲團不散,加以腸管持續痙攣,可變為完全性腸梗阻,蛔蟲頭部唇齒可直接損傷腸黏膜,使腸黏膜充血、水腫,代謝的毒物又刺激腸壁,使腸管產生反射性痙攣,增加腸腔梗阻。在迴腸末端最常見。

蛔蟲聚集於腸段發生不完全性腸梗阻的基礎上,由於近端腸管劇烈蠕動可誘發腸襻發生扭轉,即發生蛔蟲性腸扭轉。另外,蛔蟲或其毒素刺激所致的腸痙攣可誘發腸套疊,致使梗阻加重並有絞窄。蟲團長期壓迫腸壁可發生點狀壞死、穿孔,引起侷限性或瀰漫性腹膜炎。有時充滿蛔蟲的一段腸襻,因重量下垂可突然發生扭轉、腸管很快發生壞死、病情急劇惡化。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