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腦癱容易與哪些疾病相混淆?

在兒童發育時期,尤其是6個月前某些寶寶可有哭鬧時肌張力緊張、頭偶後仰、手握拳及扶站尖足等類似腦癱的症狀,但只要在寶寶心情好時觀察其有無異常姿勢、原始反射是否延遲消失、以及粗大運動的發育情況可相應鑑別。

因此,有沒有一些常常被誤解為腦癱的症狀?這些被誤解的症狀和腦癱的症狀區別在哪裡?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常燕群

其實,以下疾病或症狀與腦癱症狀相像,但仍可以作出鑑別。

進行性脊髓肌萎縮症,於嬰兒期起病,多於3~6個月後出現症狀,少數病人生後即有異常,表現為上下肢呈對稱性無力,肌無力呈進行性加重,肌萎縮明顯,腱反射減退或消失,常因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覆患呼吸道感染,患兒哭聲低微,咳嗽無力,肌肉活組織檢查可助確診,本病不合並智力低下,面部表情機敏,眼球運動靈活。

運動發育遲緩,有些小兒的運動發育稍比正常同齡兒落後,特別是早產兒。但其不伴異常的肌張力和姿勢反射,無異常的運動模式,無其他神經系統異常反射。運動發育落後的症狀隨小兒年齡增長和著重運動訓練後,症狀可在短期內消失。

先天性肌弛緩患兒生後即有明顯的肌張力低下,肌無力,深腱反射低下或消失。平時常易併發呼吸道感染。本病有時被誤診為張力低下型腦癱,但後者腱反射一般能引出。

智力低下常有運動發育落後,動作不協調,原始反射、vojta姿勢反射、調正反應和平衡反應異常,在嬰兒早期易被誤診為腦癱,但其智力落後的症狀較為突出,肌張力基本正常,無姿勢異常。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