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骨折我們要了解哪些內容?

我們都知道骨折是很難預料的,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這種病多發生在胳膊、小腿等骨頭比較脆弱的部位,當患上骨折之後需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嚴重影響骨骼健康。其實除了胳膊小腿骨折之外,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骨折,那就是蹠骨骨折,那麼什麼是蹠骨骨折呢?

蹠骨骨折多因重物打擊足背、輾壓及足內翻扭傷引起。

一、第五蹠骨基部撕脫骨折腓骨短肌附著於第五蹠骨基部結節處。足嚴重內翻扭傷可造成裂紋骨折或完全的撕脫骨折,X線照片檢查時應注意與兒童的正常骨骺相區別。

治療方法:一般無移位,可用膠布固定,繃帶包紮,必要時用石膏靴(帶橡皮跟可行走)固定約6周。其它蹠骨基部骨折無移位也可用同法治療。

二、第2、3、4蹠骨頸骨折如有移位,應手法復位,短腿石膏固定,否則畸形連線後影響走路。又復位不成功,可手術復位,鋼針固定。

三、行軍骨折較少見,發生於長途走路,在第2、3蹠骨頸或幹骨折,也可發生在脛骨。一般無移位,又稱疲勞骨折。骨折多在不自覺中發生,無外傷史,症狀不重,僅早期患足稍痛,區域性輕度腫脹,感覺足部疲勞不適,有時有較多骨痂發生才發現。

治療:適當休息,早期用足弓支援,膠布固定包紮或石膏固定約3周,可防止過多骨痂形成。以後可用足弓墊(橫弓及縱弓墊),分散重力,至症狀消失。癒合後無後患。

全身表現:1發熱症狀:骨折後一般體溫正常,出血量較大的骨折,血腫吸收時,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開放性骨折體溫升高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

2、產生休克症狀: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特別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發性骨折,其出血量大者可達2000ml以上。嚴重的開放性骨折或併發重要內臟器官損傷時亦可導致休克。

區域性表現:骨折的一般表現為區域性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骨折時,骨髓、骨膜及周圍組織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處形成血腫,以及軟組織損傷所致水腫,使患肢嚴重腫脹,甚至出現張力性水皰和皮下瘀斑,由於血紅蛋白的分解,可呈紫色、青色或黃色。骨折區域性出現劇烈疼痛,特別是移動患肢時加劇。區域性腫脹和疼痛使患肢活動受限,如為完全性骨折,可使受傷肢體活動功能完全喪失。

以上內容就是對骨折常識的介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我們知道骨折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也是危害比較大的建議大家在平時一定要注意,避免發生蹠骨骨折,如果不幸引發蹠骨骨折,必須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希望骨折患者能夠早日康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